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平面设计是路线设计的基础,圆曲线最小半径选择是公路平面设计是否合理、经济的关键影响因素。文中对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及实际工程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解决思路及实际工程设计中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建议,为公路路线设计及相关规范编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用光电测距仪任意测站点圆曲线及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方法,给出了各种放样数据的计算公式。用本法测设曲线,不必测定路线转角,只需安置一次仪器,能够完成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主要点及细部点的全部测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超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确保车辆行车安全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值,引入可靠度理论,以汽车在圆曲线路段行驶时不产生横向滑移为约束条件构建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圆曲线半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圆曲线半径的可靠度功能函数.对功能函数中的车辆运行速度、路面横向摩擦系数、道路超高值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求解设计速度分别为1...  相似文献   

4.
陈四平  宁晓霞 《公路》2021,66(11):63-67
公路路线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3个要素组成,标准的螺旋线从平面曲率上看是圆曲线.文中探讨的螺旋线是圆曲线与回旋线的组合.所谓单螺旋线,是路线起讫点切线方位角发生了360°变化.分别以四川省雅西高速公路和青海省大循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为依托,探讨螺旋线在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另外,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和服务区选址与选型受地形、桥隧占比较高、基本农田保护严格等条件制约,在近些年的工程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两者合建形式,以山西省长安等3条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为依托探讨两者合建方案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结合承德山区某公路设计,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线形选择、沿河溪线设计、线形标准选择、圆曲线设计、凹凸曲线设计、环境保护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依据为法国规范ICTAAL- 1985,本文阐述了该高速公路的几何设计及其与我国的异同,通过对路线平面的圆曲线半径、超高、回旋线以及纵面的纵坡、竖曲线半径取值的对比研究表明:欧洲规范在几何设计上,对于平曲线最小值、最大纵坡的要求基本一致,但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回旋线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的要求差异较大,总体上欧洲规范的要求要宽松些,给了设计者以更大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7.
停车视距作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公路设计中的强制性控制指标之一。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和路侧护栏、边坡等均可能限制驾驶人的视线,导致停车视距不足。根据《路线规范》中现有高速公路横断面组成及其宽度,采用无人机采集了3条不同设计速度、不同横断面类型的高速公路不同车道内不同车型的横向位置视频,采用图像等比例的分析方法,提取了车辆横向位置数据后,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85%位的高速公路不同车道内不同车型驾驶人视点横向位置,进而确定了填方、挖方、隧道3种路段不同车型和偏向情况下的横净距。基于《路线规范》停车视距,考虑不同曲线偏向时视线受影响最不利车道与车型,根据曲线路段停车视距与横净距和圆曲线半径之间的几何关系,推导了曲线路段满足通车视距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填方、挖方、隧道,这3种路段曲线右偏与左偏两种情况下满足停车视距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指标建议值。结果表明:对右偏圆曲线,《路线规范》中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能满足小客车的停车视距要求,也能满足曲线隧道内纵坡大于3%时货车停车视距,但不满足下坡或纵坡小于等于3%时货车停车视距;对左偏曲线,不满足小客车和大货车的停车视距,应取《路线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1.8~2.25倍。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与国外标准对接,该文系统梳理了南部非洲几何设计规范的直线、圆曲线、超高和圆曲线加宽的设计条件及要求。相对于中国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南部非洲几何设计强调在公路项目设计中评估直线线形的走向,减小眩目现象对驾驶者的影响;圆曲线最大长度的极限值不应大于1 000 m;当圆曲线超高小于等于最大超高值的60%时,宜设置缓和曲线;当设置缓和曲线时,超高曲线过渡段与缓和曲线重合,超高直线过渡段设置在直线上;当不设置缓和曲线时,习惯做法是将2/3的超高曲线过渡段设置在直线上,将1/3的超高曲线过渡段设置在圆曲线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84>>提出的使线形连续,协调,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最好设计成1:1:1为前提,导出了既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又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基本型和S型曲线的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并确定了临界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缓和复曲线中插缓和曲线弧长的直接精确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坤宜  杜宏彪  魏德宏 《公路》2004,(8):102-105
说明路线工程中插缓和曲线连接的问题 ,介绍中插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的连接特点 ,分析圆心坐标表达式 ,推证求解回旋曲线 l M弧长方程的形式 ,说明以弧长方程解决问题的几点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