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隧道施工缝为隧道衬砌最薄弱部位,其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及后期运营的安全性,尤其是电化铁路,对隧道渗水要求极为严格。一般隧道设计施工缝防水为"三防",纵向施工缝采用背贴式止水带、钢边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工人技术水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止水带的安装经常出现安装线形不顺直、埋设位置偏移、止水带破损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防排水效果。在采用测量定位、钢筋卡固定、垫层施工后,止水带施工质量可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埋式止水带因其结构形式简单、防水效果较好而在隧道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中埋式止水带定位、固定难度大,在衬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产生变位、不居中甚至局部脱落,使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隧道衬砌防水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的研究,提出在二次衬砌模板台车端模上采取特别设计并改进安装工艺来解决止水带的施工质量问题,从而提升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隧道衬砌防排水工序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衬砌施工缝处的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必将对其实体强度及后期运营造成巨大影响,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衬砌台车端头模板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是决定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防排水质量是否合格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新建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在衬砌台车L型折页式端头模板的创新设计及施工应用的介绍,探讨衬砌施工缝处混凝土施工工艺和防排水的质量控制要点,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难题,施工效果显著,可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止水带与衬砌结构的锚固性能是衡量衬砌接缝防水能力、变形能力及施工适应性的关键参数。基于普通橡胶止水带与自粘橡胶止水带的锚固机理,对二者的锚固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粘橡胶止水带在水泥砂浆中的锚固强度远大于普通橡胶止水带,提高了衬砌接缝防水能力及其与衬砌结构的变形适应能力,能满足铁路隧道衬砌接缝防水及工程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 漏水是铁路隧道严重病害之一,已逐渐得到设计、施工和养护人员的重视。近10多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出现,铁路部门为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新建隧道防水和既有隧道漏水整治进行了大量的科研、试验和推广应用。如新建隧道采用塑料防水板作夹层的复合式衬砌,防水混凝土在二次衬砌的应用,三缝处理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既有隧道采用喷涂乳化沥青整治大面积渗漏,衬  相似文献   

6.
隧道衬砌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衬砌结构自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效果较差,常常导致隧道渗漏病害。目前采用的防水方法存在很大的不足,而且防水指导思想上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提出防排结合、可维护性的指导思想。在此指导思想下,提出隧道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采用多道设防,同时设置备用止水带和维护注浆管增强防水可靠性,提高隧道服役后期的防水能力。该防水方法不但可以有效进行防水,而且可以减小渗水对衬砌的压力和侵蚀。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暗渠、倒虹吸引水工程中,采用自防水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和652型橡胶止水带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大秦铁路部分长大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出现大量涌水和严重漏水进行综合防治技术。根据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变化和涌漏水情况,采取设计、施工、科研三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层次和多道防线的防、排、堵、截相结合的措施,以达到防治漏水的效果。并重点阐述了新型背贴式橡塑盲沟、背贴式橡胶止水带的性能和安装工艺,大面积防水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海底沉管隧道的防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家门港海底隧道为例,介绍了海底沉管管段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构造措施(施工缝、后浇带防水设计)达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在管段接头处采用GINA橡胶止水带、OMEGA橡胶止水带构成可靠的两道柔性接头防水;在结构顶板和侧墙外涂刷一薄层防水涂层,形成一道能适应微小变形以及抵抗酸碱介质的侵蚀而达到防水防腐的要求的防水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历来是隧道施工的难点与重点。而防排水施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寿命。特别是地铁车站暗挖隧道其防水施工的难度更大,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影响重大。因此,对地铁暗挖隧道的防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确保隧道工程质量、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州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为例,对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论: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体系。本隧道防水施工采取全包防水方式即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外防水(附加防水)为辅的施工方案,重点抓好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关键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结构预留孔等薄弱环节的防水质量,使隧道防水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遗失声明     
<正>衡水兆维橡塑有限公司不慎遗失CRRCC认证证书原件:证书编号:CRCC10214P11706R0S产品名称:铁路隧道用止水带规格型号:变形缝用背贴式橡胶止水带B-R-T,宽度≤500mm,厚度6~10mm,凸高30~50mm,模压;变形缝用钢边止水带B-G,宽度≤400mm,厚度6~12mm,模压;变形缝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B-R-Z,宽度≤400mm,厚度10~20mm,半径10、15mm,模压;施工缝用背贴式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中,传统防水板与混凝土面的密贴性较差,在隧道初支面凹凸不平整时,极易形成皱褶,背后形成空鼓,特别是在寒区山岭隧道中,防水板背后空鼓可能会聚集水,冬季寒冷季节发生冻胀,对隧道结构造成破坏,威胁运营安全。反粘式防水板体系主要包括反粘式防水板、盖口条、固定垫片和土工布。施工中采用反粘法先铺设防水板,然后在防水板的高分子自粘胶表面上浇筑二衬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结构,防水板与后期浇筑的二衬混凝土结构形成紧密附着粘结的结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隧道衬砌施工缝是隧道衬砌受压及防排水的薄弱部位,是隧道衬砌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在我国大部分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后,仰拱、二衬施工缝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开裂、掉块、脱空、渗漏水等质量缺陷,直接影响隧道的使用功能,甚至对后期运营安全问题埋下隐患。本文结合在建成兰铁路隧道工程实体质量缺陷防控情况,对隧道工程已出缺陷进行分析,针对隧道仰拱、二衬施工缝质量过程控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缝质量控制措施提供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铁路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原因分析,从隧道开挖、初期支护、防水板施作、混凝土浇筑、拱顶注浆回填质量控制以及二次衬砌质量检测等方面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并就二次衬砌脱空问题提出具体处理措施,对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用CCR991橡胶防水板新材料制作隧道防水天棚,将拱顶漏水集中后引入边墙嵌管的方法。它具有省工省费,对行车干扰小的特点,是整治运营铁路隧道拱顶漏水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6.
韩爽 《铁道建筑》2004,(2):26-31
结构防水是地下铁道工程至关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营使用效果。文章结合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四站的防水工程 ,阐述从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防水夹层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隧道防水型衬砌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隧道防水等级要求为一级:衬砌不渗水、无湿渍。当高速铁路隧道下穿城市市区,采用"V"形纵坡时,为保护环境,减少运营期间的抽排水费用,应采用防水型衬砌。结合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沙洲隧道,对防水型衬砌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结构防排水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建兰渝铁路兰州—广元段多座隧道出现的二次衬砌渗漏水问题,通过现场专项检查、查阅资料等手段对渗漏水病害进行了分类,从工程地质环境、防排水结构设计与施工、防排水设施及衬砌完整性3个方面分析了病害原因。提出区域渍水及单点、线状裂缝渗漏水缺陷,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缺陷和止水带外露缺陷的整治措施,实施后治理效果明显,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隧道接缝防水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分析国内外隧道防排水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铁路及其他行业工程防水规范和防水材料质量标准及规定,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材料配方与性能试验、制备与型式试验等方法,研发铁路隧道用自粘式橡胶、钢边橡胶、钢板及塑料止水带,并设计配套卡具,形成接头与安装工艺,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应用试验,验证自粘式止水带综合防排水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武广客运专线大断面双线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基础设施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为了满足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减少通车后的维修,隧道防排水成为武广客运专线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根据隧道特点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防排水设计,把防排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提高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提高初期支护质量,以及防水板、止水带施工的注意事项等关键工序要点的论述,解决防排水施工过程中一些难题,对武广全线的防排水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