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深惠城际铁路走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据点分布、相邻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等因素的匹配性问题,从途经经济据点数量、客流指标、工程数量与投资、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定量比较,从客流吸引、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分布匹配性、运输组织及运营管理、工程实施难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深惠城际东方案和西方案进行综合比选。东方案近期修建惠州至惠阳段,而惠阳至深圳段则利用厦深铁路引入深圳,虽然途经经济据点略优,近期线路长度和工程投资较低,但是厦深铁路能力日益紧张,其节约初期投资的目的难以达到,并且与深圳、惠州规划的城市轨道快线路径和功能均有重叠,不利于城际铁路功能的发挥;而西方案线路走向与城市组团分布、综合交通体系配合较好,客流指标优于东方案,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具有明显优势,工程投资及实施难度较小。推荐采用西方案。  相似文献   

2.
穆清 《铁道勘察》2013,(6):54-57
通过对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线路走向的研究,结合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及车站分布原则,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根据城际铁路的性质及客流出行特征与服务要求等,结合区域城际网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从宏观及分段方案两个层次对穗莞深城际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线路走向的经济点分布、与其他轨道交通设施的接驳方式、地方建设规划、线路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3.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是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项目,线路方案受沿线城镇布局、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区、煤矿采空区、旅游开发区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规划选线、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工程选线以及站位选线等不同方面,以综合选线的研究方法在众多的控制因素中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和利益平衡选择出一个能够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线路方案。目前本项目已经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初步评审,评审专家和沿线地方政府均对推荐的线路方案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中南部通道翻越吕梁山越岭方案为例,从区域地形、地质出发,结合沿线经济据点、煤矿分布、泉域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分布,综合经济、技术比选,确定了合理的越岭方案,阐述了越岭选线需要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和条件,才能选择出经济合理的线路走向。铁路越岭选线不仅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而且需要合理处理线路走向和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全方位的关系,做到综合社会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新长铁路江阴城区段线路的选线中,我们对铁路走向与城市布局、综合交通体系、水利规划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目的是使新长铁路江阴城区段线路成为江阴市多层次、立体化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创建经济繁荣、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江阴市而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城际铁路选线设计中,沿城市道路选线是重要的选线思路。但在部分项目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性原则,选线过程较为随意,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大量问题,引起项目工期滞后、投资超限,为项目建设带来巨大困难。结合实际项目建设经验,就城际铁路沿路选线中的通道选择、通行道路技术条件论证、敷设方式选择、环境保护要求、迁改实施难度评估等方面原则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7.
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全局性的总体设计,选线质量的高低对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建设难度甚至运营维护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为尽可能提高选线质量,文章对综合选线的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影响铁路线路方案的因素众多,包括政治、经济、国防、地方规划、环境敏感点、地形条件、重大不良地质、水文等,文章分析了选线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选线原则,包括规划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等。铁路选线工作应注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选择相应的选线原则,当不同原则出现冲突时,应抓住主要制约因素确定原则,做到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骨架线路和核心部分,主要承担着长沙至株洲、湘潭间城际客流运输并兼顾主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结合既有及规划的铁路客运设施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从既有及规划铁路资源利用、城际铁路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研究4个引入长沙铁路枢纽研究方案。通过对吸引客流能力、工程可实施性、与其他线路衔接情况、点线能力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分析,建议长株潭城际铁路引入长沙铁路枢纽采用引入长沙站方案。  相似文献   

9.
汕汕铁路中,汕头湾段现有沈海高速公路汕头湾跨海大桥、规划疏港铁路,通道条件较复杂。结合濠江区城市规划、既有跨海大桥、规划疏港铁路、环境保护等,基于汕头湾地段的工程条件、地质条件、工程投资、环境保护、地方规划等影响因素进行多方案的综合比选,科学确定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重载,是我国铁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选线,是铁路工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决定着投资规模。重载铁路的选线又有其独具的特点。张唐铁路是我国新时期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重要干线,寻找到合理的线路走向,是张唐重载铁路建设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重载铁路的特征、影响铁路选线的各种因素,提出合理的选线原则和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走向。研究结论:在进行重载铁路选线时应综合考虑铁路功能、安全节能、工程投资、城镇规划、环保影响、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使得线路功能完善、技术经济合理、环境影响小,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1.
张元 《铁道勘察》2015,(3):91-95
结合泉州市城市规划、既有交通设施布局、综合交通规划发展趋势等因素,重点从与城市规划协调性、与综合交通衔接分析、土地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工程可实施性、工程投资等方面,对福厦高铁泉州段线路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比选,推荐台投区设泉州南站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冯慧淼 《铁道勘察》2012,38(4):57-59
孙瓦地方铁路为山区重载铁路,受各种控制因素影响,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是本项目建设的基础。从重载铁路的特征、影响铁路选线的各种因素分析,提出合理的选线原则和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走向。在全面、准确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铁路路网功能、工程投资、环保要求、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特殊工点处理措施。对线路走向进行综合研究,确保实施方案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3.
对锡二铁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对线路跨101省道、穿阿巴嘎旗砖厂的线位走向从工程经济、地质条件、地方规划等诸多因素考虑,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前提下,选择地质条件好、满足地方规划的线路走向才是最为合理的。通过对线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的方案比选,阐述了铁路选线除了要考虑工程投资和工程地质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意见,与地、县市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铁路综合选线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总体性工作,综合考虑工程可实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结合环境敏感点分布、重大不良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工程条件、地方规划等控制和影响因素,按照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综合开发选线等选线原则开展综合选线工作,通过技术经济、工程条件等综合比选,最终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各方取得最大共识的方案。综合选线思路对区域内其他高速铁路选线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线路走向与工程概况 (一)线路走向 沪宁城际铁路是长三角城际客运铁路规划线网的主骨架。线路走向基本并行于既有沪宁铁路。它与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既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共同构成了沪宁沿线城市群的综合交通运输走廊。  相似文献   

16.
城际铁路引入城市会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及既有铁路资源布设城际铁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文章对城际铁路引入城市的站址选择、引入方式和车场布置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不同引入方式的优缺点。城际铁路引入城市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客运站站址,站址的选择优先考虑引入既有主要客运站或辅助客运站,次之为其他条件好的车站或独立新建。城际铁路按其引入城市内的线路走向和既有铁路的关系,可采用并行、并线、分线引入3种方案,按线路的空间形态有平面、高架、地下3种方式。车场布置有贯通式和尽端式两大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引入既有客运站可采用分场或共场布置,新建车场有地面、地下、高架3种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城际轨道交通引入日照市的规划选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日照市纳入山东半岛城际轨道交通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布局结构与轨道交通互动、构建城市复合交通走廊的城际轨道交通选线思路.从城市发展、交通发展等角度研究了日照市城际轨道交通选线和站点布局,总结了日照城际轨道交通选线规划对其它中等城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对两处典型地段的选线分析,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经济技术、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线位选择方式。研究结论:(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闽赣交界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结合利用既有线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地方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等情况,进行经济合理的工程选线,是本线的主要特点;(2)扩能改造工程应尽量贴近既有铁路通道,便于接入既有车站,车站布置采用快速、普速分场并站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设备,方便运输组织管理,节约用地,减少地方市政配套建设。但对部分既有线路标准低,呈"弓背"线型地段,结合线路经由经济据点的比选及工程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裁弯取直,结合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另设新站方案;(3)对细部线位的比选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以工程可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4)宏观与局部,总体与细部相结合的选线方式,能做到线路方案服从大局,具体工程安全经济,技术方案合理,现场施工可行;(5)该成果可供其他既有线扩能线路方案比选和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发展,城市交通日渐拥堵,城际交通出行需求日渐旺盛。政府决策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在采取新建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等措施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为节省工程投资,部分城市逐渐开始关注区域内的规划或既有铁路设施,考虑能否利用规划或既有疏港铁路等支线铁路的设备设施及富余能力,解决区域或城市内的旅客出行需求。通过对粤东三条港口铁路建设方案和能力的研究,港口铁路部分区段存在延缓或替代粤东城际轨道交通相关线路的可行性,线路部分区段开行城际车是对粤东城际网的重要完善与补充。  相似文献   

20.
叶伟 《铁道勘察》2023,(2):59-64
新建通苏嘉甬高铁为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重要干线铁路,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所必需的城际铁路,地跨江苏、浙江两省,所经区域经济发达,沿线大型企业密布,道路、河流、高压线路错综交叉,生态保护区分布广泛,控制线路方案因素较多,需要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经过现场实地走访、调查,从城镇规划、重点企业拆迁、环境敏感区、高压走廊、公共设施、车站综合开发、建设条件等方面,进行反复比选论证,最终推荐对两省城市规划和环境影响最小,企业厂房拆迁最少,建设条件最好,经济性较优的短隧道穿越水上训练基地经陶庄镇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