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水雾喷射技术冷却舰船烟囱能够有效降低舰船红外辐射强度,对于提高舰船海上生存能力有重要意义。由于水滴蒸发和气流浮升作用相互影响,细水雾和热烟气在烟囱表面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相湍流流动。建立水雾在烟囱壁面空间中的蒸发和运动方程,应用多相湍流大涡模拟方法对舰船烟囱壁面空间的热烟气-水雾流动进行建模与数值仿真,分析烟囱壁面热气流浮升作用对水滴到达壁面能力和蒸发过程的影响,以及水滴直径与流量对烟囱壁面区域内热烟气下沉区域大小和流场分布参数的影响,得到水流量和水滴直径与烟囱壁面冷却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舰船烟囱或其他热固表面冷却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灭火车洒出的水流很难一下子扑灭火焰。为提高灭火效率,德国科隆的Fogtec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式灭火器,它能产生高密度的细小水雾覆盖在着火的物体上,从而可迅速将火扑灭。 这种水雾是由压力达100个大气压的高压水通过一个喷嘴产生的,喷嘴可使通过的水快速蒸发,形  相似文献   

3.
射水清淤船作为一种新型的疏浚及整平航道的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其管道压力损失和喷嘴流量强度将直接关系到该船抽水泵的选取及清淤效果.以某一射水清淤船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喷嘴形状和分布情况,建立了3种计算模型,分别对其管道压力损失和喷嘴流量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圆台形喷嘴的管道局部压力损失比圆柱形喷嘴小.此外,喷嘴的流量强度与该船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泥层的速度及厚度有关,可以通过改变喷嘴流量强度来实现更好的清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排气烟羽辐射是舰船红外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排烟参数对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对发展舰船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利用气体辐射逐线法模型求解含气体的辐射传递过程,计算得到不同排烟温度和流量条件下的红外辐射图像,并分析排烟参数对辐射亮度、光谱辐射强度和3~5μm波段的总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排气烟羽在4.18和4.43μm处具有明显的强度峰值,而在4.26μm处具有明显的强度谷值。[结论]排气烟羽的红外辐射特征受排烟温度的影响较大,受排烟流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技术出口     
《船艇》1990,(10)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水提高压力,并使紊流的高压水复成顺流,通过喷嘴系统,经聚能、加速形成一股超音速的细射流,打击在需清洗的物体表面,达到清洗的效果,适用于船舶、大楼表面清、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海洋平台消防灭火方式存在的不可持续性、灭火介质的有害性等问题,提出在半潜式修井及生活平台Delta CAT500上采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系统在一定的高压条件下经过特殊喷嘴喷射出水雾,喷出后与外部空气充分卷吸、破碎、雾化产生很小的高速均匀细水雾,从而增大水粒与热源的作用表面积并降低一定范围内的氧气含量来达到良好的灭火目的。经实船应用证明:与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系统相比,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一种安全、清洁、环保、高效的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水润滑条件下,利用雷诺方程,对稳定状态下赛龙径向轴承的流体动压润滑与等温弹流润滑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偏心率、载荷和转速对水润滑膜压力和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率对润滑水膜的压力与厚度影响明显,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轴承润滑水膜的压力峰值不断增大,润滑水膜厚度的呈现减小趋势。转速对赛龙轴承润滑水膜压力的影响不明显,但是转速对润滑水膜厚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转速升高,润滑水膜厚度增大;载荷对赛龙轴承润滑水膜压力和厚度影响显著,随着载荷增大,水膜最大压力减小,膜厚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舰艇红外隐身技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智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9-11,20
定性分析了影响舰艇红外辐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的红外辐射源。根据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外一些典型的舰艇红外隐身设计,从降低舰艇的红外辐射强度和改变舰艇的红外辐射特性两个大方向探讨了舰艇红外隐身有效的技术,并对光谱转换技术做出简要介绍,对于提高舰艇的生存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水润滑橡胶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其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确定了表面粗糙度的分布函数;考虑轴颈倾斜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建立润滑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水膜厚度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不同倾角及表面粗糙度对膜厚和膜压的影响,并与无倾角、表面光滑的轴承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不同倾角、粗糙度幅值和波长下的最小膜厚及最大膜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倾角及粗糙度时的膜厚沿周向呈连续的波状分布,沿轴向逐渐减小;膜压沿周向有微小的连续波动,沿轴向呈尖角形状且分布极为不均;与无倾角表面光滑的轴承相比,倾角和粗糙度使得最小膜厚更薄,膜厚差值变大,膜压迅速增大,出现轻微的局部压力突变。表面粗糙度幅值和波长对水膜厚度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粗糙度幅值对水膜压力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水润滑轴承板条结构对其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2D轴承底部中心板条的流固耦合模型,得到水膜压力分布,板条的综合位移和垂向位移分布,分析凹面型、平面型和凸面型板条以及橡胶厚度对水膜压力分布和板面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平面型和凹面型板条能够促进轴承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凸面型板条减少水膜的承压区,不利于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增加橡胶厚度,会降低水膜压力分布,增大橡胶的变形,从而降低了轴承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龚旭诚  杨震峰  俞赟 《船舶》2021,32(1):49-56
升降式甲板作为一种滚装船舶专用的特种设备,适用于需要在装载小型车与大型车间切换的滚装船舶。配置升降式甲板的船舶可根据装载需求,灵活切换装车甲板状态,提高运输效率。然而,在升降式甲板底部设置的传统压力水雾管路与消防总管的固定连接会对甲板升降造成阻碍,需要拆除部分管路并在甲板位置调整后重新连接。这无论从安全性和便利性来看均极为不利,一方面无法保证管路每次拆装后的密性,同时每次改变升降式甲板状态都需要拆装大量管路。该文主要提出侧向压力水雾喷淋的设计方案,用于解决升降式甲板的压力水雾消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比并推荐MSC.1/Circular.1430规范中列举的服务于滚装处所的几种水雾系统。以某货物滚装船为例,介绍该船滚装处所配备的水雾系统,指出该水雾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及其在实船应用时对船舶系统设计的影响,并对舱底水系统和疏排水系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林锐  周榕 《中国修船》2010,23(5):17-19
船舶细水雾灭火系统根据压力可以分成高压、中压和低压系统,文章对船舶高压和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船舶行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用户可以根据实船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采用高压还是低压细水雾系统。  相似文献   

14.
李广武 《船舶工程》2015,37(S1):308-310
作为国际火灾科学前沿的研究热点之一,细水雾灭火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已经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哈龙替代技术。本文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及船用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船用泵-罐联用式中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实现对船舶的消防保护。  相似文献   

15.
舰船细水雾灭火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舰船上的应用优势和可行性。以泵组式细水雾系统为例,阐述了该系统应用于舰船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阐述在船舶机舱内设置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给出了低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较为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法,认为低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船舶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饶慧  张晖 《造船技术》2014,(6):20-25
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趸船是一种新型的LNG动力船燃料水上补给方案。加注趸船的火灾以自救为主。为了对LNG加注趸船的火灾风险进行控制,总结了LNG火灾的特点及其对人员及船上结构和设备的危害,提出了围堰、耐火结构、功能分区及水雾、水幕、高倍泡沫覆盖保护等火灾控制措施和热辐射隔挡措施,给出了固定式化学干粉灭火系统、固定式甲板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的配备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金军  王闻嘉  衡霖  朱灵 《船舶工程》2018,40(10):40-46
大型豪华邮轮是一种载客超千人的国际航线大型客船,因其舱室数量大、功能区间复杂多样、可燃物多、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且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文章结合高压细水雾灭火原理、大型豪华邮轮上的结构及处所特点,研究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系统设计方案,探讨大型豪华邮轮高压细水雾消防灭火的设计原则,总结得出大型豪华邮轮高压细水雾消防灭火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舰船机舱油雾浓度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计重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舰船机舱不同存在形态的油雾污染物进行浓度测试.结果表明:直通舱室的冒气口是舰船机舱油雾污染的主要来源,虽然油雾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高(90%以上),使舱室环境的油雾浓度保持在较低浓度水平(1.6~3.1 mg/m3),但机舱的空气质量状况与船员对于空气品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建议加强对油雾的排放控制,增强净化装置的处理能力,同时继续开展对机舱油雾的深化研究,切实改善和提高舱室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船用汽轮机组油雾产生的原因、性质、组分和危害,并对各种油雾净化技术作了分析研究,最后确定了采用过滤吸附式油雾净化技术,样机经使用验证,不但完全解决了油雾污染问题,而且运行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