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款热点车型安全性大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汽车》2007,(3):90-97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选车时开始越来越重视汽车安全性能。作为媒体,我们有义务帮助读者选一款安全放心的车型。对于C-NCAP已经测试过的车型,成绩自然就是最公正的评价标准,但对于那些尚未经过C-NCAP测试的车型又当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C-NCAP自2006年8月29日正式揭开碰撞测试序幕以来,截至2008年7月3日,已经成功完成了累计8批次52款车型的测试。2008年7月10日,C-NCAP管理中心公布了第8批即2008年第2批C-NCAP测试结果。2年的历练,对于C-NCAP这一新鲜事物而言,从稚嫩逐步走向成熟。那么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C-NCAP究竟对中国汽车消费者、汽车企业乃至汽车行业都带来了哪些触动呢?  相似文献   

3.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自2006年8月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这近2年的时间里,C-NCAP共测试了50款车型(截至2008年6月16日),对中国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标准要与时俱进,在整个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C-NCAP会有怎样的完善与提升?技术难度会提高吗?试验项目会增加吗?评分规则会变化吗?……所有这些问题既是企业关心的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那么C-NCAP近期到底会有哪些变化,C-NCAP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卫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SAM 《汽车杂志》2007,(9):218-221
现如今,国外品牌的SIN不断进入中国市场销售,而最近多部新款SUV又将或已经踏上中国的土地。与以往引进多为传统越野车或都市CUV不同,新款引进的多为类SUV的混种车型,近似于SUV的Crossover车型。或许是国际厂商需要在中国市场寻找新的卖点,也或是国内SUV消费者喜好取向有所改变,总之这些SUV的到来将带来不一样的亮点。 我们将最近国内上市或将要上市的一些进口另类SUV挑选出来,或许从它们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中,又可以找到相互之间的相似之处。那么你会不会选择它们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到底是一家什么机构?或者说到底是谁在对这个C-NCAP负责?根据C-NCAP官网的介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独立性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是政府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准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在国内外汽车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自美国1979年最早采用NCAP体系—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即新车评价规程以来,汽车安全性逐渐被广大的汽车消费者所了解。30多年来,世界各国家/地区都相继开展了NCAP评价。在充分研究并借鉴其他国家NCAP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标准、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于2006年正式建立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14年来,C-NCAP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10,(4):62-63
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超过,1360万辆之后,做汽车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汽车强国?搜狐汽车作过一个调查,综合出十项标准:拥有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自主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有几家大型的汽车制造商;有又可持续的研发能力;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有成熟的汽车文化;有成熟的企业管理;自主品牌占多数份额;汽车消费市场足够大;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事出有因:要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公正、更权威的汽车安全性能标准随着"3C认证"、"汽车双碰撞标准"的相继出台,中国汽车消费者希望通过这些高标准,促使广大汽车厂商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在2006年1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联合推出了"中国新车评估体系":C-NCAP,将NCAP这一国际权威汽车安全评估系统引入中国,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公正、更权威的汽车安全性能标准。2006年8月29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一辆红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超过700万辆,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第三、汽车消费世界第二的汽车产销大国。  相似文献   

10.
对于很多首次观看C-NCAP碰撞试验的人来说,都会有些许惋惜之情。只数秒时间,一辆新车就变成了一堆废铁。而对于观看过C-NCAP碰撞试验的人来说,则会有些期待:C-NCAP什么时候才能测试奔驰、宝马这些高档豪华车呢?C-NCAP没有令大家失望,2007年5月6~8日,在众多目光的期待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宝马320i C-NCAP试验。  相似文献   

11.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1):12-13
2006年12月.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来说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安全,这是继油耗、配置、外观等不断创新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辆提出的又一个新要求。C—NCAP对中国自主品牌车辆的安全检验.正是基于对消费者提供车辆安全性能准确信息,引导中国汽车企业更加重视对产品安全性的技术开发,以最终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奇瑞A520作为C-NCAP首款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它的结果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12.
一、主题:世界各国著名汽车品牌正大规模进入中国,世界汽车产业有哪些的知名品牌?中国自己的品牌在与日俱增,中西合璧技术也不甘示弱,所有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市场。数一数,哪个品牌属于哪家汽车制造商?别克、丰田、本田等几个标志有人能很快认出它,当你见到布加蒂、道奇、宾利,你是不是一下也能认出它们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型车市场的推陈出新,可挑选的余地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消费者在挑选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以便大家对号入座选到适合自己的车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选车时开始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作为媒体,我们有义务帮助读者选一款安全放心的车型。对于C-NCAP已经测试过的车型,成绩自然就是最公正的评价标准,但对于那些尚未经过C-NCAP测试的车型又当如何呢?本文精选市场上较为热销的14款新车,从原型车国外测试成绩、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三方面给出一个简单评价。本文为编辑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1,(8):31-33
1933年创立的日产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作为日本第二大汽车企业,2010年日产汽车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超过410万辆的汽车产品,日产如何在中国推广其最新研发的安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的历史背景下,日产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打造自己的安全品牌?日产汽车公司技术企划部部长山之井利美先生和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先生就这些问题同本刊记者进行了畅谈。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你亲身经历并关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新月异,那么你是幸运的。你见证了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铿锵步伐,陪伴了"中国制造"日渐壮大的伟岸身影。这一时期,整车技术突飞猛进,汽车越跑越快,但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为了给公众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如今各个车型的安全性能对比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这背后离不开C-NCAP的倡导与推动。为了让公众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C-NCAP,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带您走进C-NCAP大讲堂,了解C-NCAP的前生今世,回忆C-NCAP成立十四年来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7.
秋霜  建明 《汽车知识》2008,(6):56-61
随着油价以及物价的节节上涨,新车价格的一降再降,售后费用在车主的消费成本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参照成熟汽车市场的惯例,我国汽车产业的利润重心正在不断地向售后倾斜。然而汽车售后保修服务这一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往往被很多消费者忽略。在买车之前,你了解你的车的售后情况么?厂家向你提供多长时间、里程的质保?这个质保与世界另一角落的同一型号产品是否一致?对你来说它是短了还是长了?你是否需要更长的质保服务?  相似文献   

18.
钟师 《轿车情报》2008,(3):140-143
车大车小、价高价低、貌平貌靓只关乎汽车消费者个性选择的问题,而汽车安全事关驾驶者、同车乘员、它车驾乘员,以及行人安危的社会问题。因此,汽车安全性的高低怎么评价?NCAP是车型安全性的终极评判标准吗?世界上真有少花钱就能让新车型达到高标准安全性吗?这些疑惑总在困绕着许多汽车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马亮 《时代汽车》2007,(3):22-24
2006年7月C-NCAP正式在我国启动以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公正、公平、透明的监督之下,先后两次对市面上的十余款车型进行了碰撞试验并将数据公布于众。对消费者而言,准确、清晰的安全数据为其购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参加碰撞试验的厂家而言,优异的表现不但验证自己产品卓越的安全性能及良好的品质,更为其销售“锦上添花”,同时对表现欠佳的厂家也起到了一个有力的促进作用,促使其加工资金投入和产品研发。 业界人士认为,C-NCAP的问世,将会整体推动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提升,实现产品优胜劣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假人能代替你吗?碰撞试验假人介绍系列之简介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强  杨絮 《世界汽车》2007,(3):86-89
C-NCAP实施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买车时开始考虑所购买车型拥有几颗星。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碰撞试验中的神秘假人又显得异常好奇,本刊作为C-NCAP的惟一官方平面媒体特策划了假人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