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广东省内虽然整体泥石流发灾频率低,但由于低频泥石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不为人们了解,其造成的灾害往往远高于高频泥石流。以2010年5月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的泥石流理论计算为依据,探讨低频泥石流的特征。对低频泥石流的防治进行工程措施、预防措施相结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胡婷 《路基工程》2017,(2):225-228
泥石流具有较大粘滞性,且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其搬运堆积能力及冲击能量远大于一般水流,对山区穿越泥石流的道路交通线破坏性较大。以滇西北地区丽香铁路项目海巴洛泥石流为依托,结合工程特点,对泥石流沟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泥石流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来势迅猛、破坏性极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给工程建筑设施带来巨大威胁。双家沟为一条较为活跃的泥石流沟,通过现场踏勘、区域资料收集、室内试验,分析总结双家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计算相关的动力学特征参数,包括泥石流的容重、流速、流量及一次泥石流总量,据此对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双家沟属于轻度易发性泥石流沟,为中频稀性泥石流,现状处于泥石流的发展期,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郭毅  刘俊龙 《路基工程》2013,(3):186-189
为防治四姑娘山景区泥石流危害,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景区群发性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景区泥石流具有典型的群发性特征,活动性强,危险性大,成灾可能性大,应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由于影响泥石流的危险性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很难精准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安县枇杷沟为例,采用基于粗糙集-改进层次分析法综合定权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选取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道两侧坡度、弯曲系数、流域相对高差、最大日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共10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沟泥石流为轻度危险。该方法对泥石流的监测、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地区山区泥石流的类型,泥石流形成机制的分类以及动力特征,研究泥石流的类型和形成机制对山区公路设计及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是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公路的建设及行车安全。文章以西藏某通乡公路泥石流沟为例,从该泥石流沟基本特征、成因分析、发展趋势、计算参数等方面分析,最终提供合理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对以后类似泥石流沟的评价及设计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10):38-43
针对重庆綦江~万盛高速公路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形成的坡面泥石流,采用消费级无人机航拍生成坡面泥石流点云数据。采用C++编程语言对点云数据进行切片、投影、排序、深度计算、体积计算等操作,提出了基于点云切片提取泥石流各断面侵蚀-堆积极值点平面/剖面分布、侵蚀-堆积体积等地貌特征的方法。结合该研究区进行分析可知,坡面泥石流内部存在侵蚀-堆积优势区域;该坡面泥石流侵蚀-堆积体积与平均侵蚀-堆积深度重合度高,与坡面泥石流宽度大、侵蚀深度浅的特点有关。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坡面泥石流形态特征提取方法可从不同角度对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对坡面泥石流侵蚀-堆积关系与其产流-汇流-堆积演化过程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大量前期逐渐积累的物质和巨大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在泥石流所到之处,常常毁损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设施,良田被冲毁,江河被堵塞。泥石流的综合防治对区域内的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灰坝桥沟泥石流地处四川省攀枝花市西部山区,又处于金沙水电站附近区域,它的爆发会给当地人们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四川省近年来泥石流灾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泥石流主要特点,并利用现场勘察资料、室内试验数据及部分相关资料,对灰坝桥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彻底解决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病害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区地质背景复杂、地貌起伏大和地质灾害分布广的特点,以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系统研究都汶公路泥石流危害特点,查明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分析泥石流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归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针对泥石流灾害现状,对都汶公路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有益探讨,为山区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两相冲击力及冲击时间计算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泥石流体概化为两相流体,即具有相同粒径的固相颗粒和具有相同力学性质的液相浆体。基于泥石流体为沿流动方向的一维流假定,通过计算固、液分相流速和分相运动加速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液相浆体和固相颗粒的冲击力计算式,并据此构建了计算泥石流两相冲击力的综合表示式;运用泥石流在防治结构表面产生的冲击坑或在泥石流沟岸产生的冲蚀槽等冲击形迹,建立了泥石流冲击时间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显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3%以内,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可通过研究泥石流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来判定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特征。对此,在对贵州望谟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12条典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对比划分,以此确定了该地区泥石流形成机理所对应的地貌信息熵H的区间。运用此结果可对该地区沟谷型泥石流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预先判断,并对危害性较大的泥石流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小突发性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12)
中巴公路奥依塔克镇~布伦口段路线主要位于山岭重丘区,地质条件复杂,泥石流暴发频率极高,对公路具有极大的危害。通过分析中巴公路奥依塔克镇~布伦口段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爆发频率、分布规律、危害方式以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对路线区典型的泥石流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路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及公路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少数泥石流难以避让;部分泥石流沟判别困难;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特大型泥石流对公路的毁灭性破坏等。在大型公路泥石流防治思想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公路泥石流的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泥石流对公路路基的冲蚀、受力以及泥石流体本身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天山公路泥石流路段路基耦合数学方程、物理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软件对其进行耦合数值分析.发现泥石流路基易损部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解释了泥石流路段路基产生破坏的早期成因,为泥石流病害的治理提供了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集成昆铁路赤普沟泥石流的数据资料,建立泥石流数据库,对主要泥石流影响因素构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数据库评判系统,为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作为一种山区典型地质灾害,具有破坏能力强、预警预报困难、防治难度大的特征特点,同时具有不可重复作用因素导致其规律性不强,相关研究多以分类相应开展类比法调查研究分析为主。相对常规泥石流物源、水源分布作用相对较为固定的特征,针对当前国内相关水源、泥源、石源客观分离的多源泥石流研究较少的现状,以某铁路病害工点为例,利用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和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多源泥石流开展成因分析、整治方案论述及治理、预警预报思路探究,为开展多源泥石流相关勘测调查、方案治理、预警维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运用动力学建构了泥石流最大抛程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