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电是GSM—R技术的倡导者,在GSM—R市场上拥有60%以上分额,成功地为欧洲的主要铁路组织部署了GSM—R系统,并投入了商用。为了支持中国青藏铁路建设,北电于2003年10月向铁道部提出了在青藏线进行GSM—R试验的方案,2004年3月得到批准,2004年7月开始建设和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2.
GSM-R系统用于列车控制的服务质量(Qo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GSM—R系统应用于欧洲列控系统的需求入手,对相关服务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合青藏线、大秦线实际应用,进一步分析了服务质量指标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我国铁路开始大规模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这意味着铁路既有模拟无线通信系统逐步改用GSM—R系统已成定局。目前大秦线、青藏线和胶济线正在建设GSM—R系统,并陆续投入运营。GSM—R移动通信工程投资相当大,欧洲GSM—R的建设投资每公里约8万欧元。以胶济线为例,包含传输配套设施的GSM—R系统总投资约为2.5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50余万元。而且,GSM—R系统对运营维护技术要求较高,维护费用也相当高。按照近年来铁路对通信资产处置的方式,铁路一般是将建成后的通信资产无偿移交给铁通公司,其价值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给铁通公司。铁通公司负有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和维护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完全责任,并按年度收取通信服务费用。然而,在铁路通信运营部门与铁路企业已成为电信运营商与客户关系的情况下,对于GSM—R系统通信服务费清算的普遍方法,双方还没有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GSM-R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国内外GSM—R网络应用现状和最新发展成果,分析国外GSM—R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进展情况,针对我国铁路GSM—R网络的发展目标,结合国内青藏线、大秦线和京津城际等GSM—R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国内GSM—R网络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出中国铁路GSM-R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秦线GSM-R应用业务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秦线GSM-B络现已开通机车同步操控(LOCOTROL)业务、调度命令与无线车次号传输业务、可控列尾业务等。其中,LOCOTROL与GSM—R的结合是大秦线GSM—R的第一业务和最关键业务。为保证GSM—R网络通信安全,提出LOCOTROL业务的网络运营维护体系与措施,介绍面向业务维护的LOCOTROL通信监测系统组成中的PRI接口监测系统、A接口监测系统和Abis接口监测系统等子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GSM—R智能网系统,简述GSM—R系统的编号方案,阐述接入矩阵业务的概念及其在铁路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接入矩阵业务的信令消息,并且提出消息中的必选参数。  相似文献   

7.
GSM—R网络建设决定了GSM—R系统能够提供的业务功能多寡及服务质量,GSM—R双层网络也有不同的组网方案,因此对不同的组网方案进行探讨有助于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满足相应的铁路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藏线的特殊环境特点,用于青藏铁路的铁路信号设备必须满足更高的要求。介绍了ITCS系统的原理及功能,引入了虚拟自动闭塞的概念。信号专业人员还要掌握GSM—R技术、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以及GPS卫星定位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秦铁路GSM—R系统的组网结构、各子系统的作用以及提供的业务,并介绍了大秦线应用GSM—R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GSM-R是基于GSM技术并结合铁路专用通信特点而发展起来的无线通信系统,它除了具备GSM系统公众网的业务功能外,还开发了具有铁路特色的ASCI(高级语音呼叫)、功能寻址、位置寻址等新的业务,这些新业务的启用给铁路运输指挥带来了便利。与450MHz无线列调系统相比,GSM—R系统在运用质量和业务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客运专线对GSM—R系统所提出的业务需求和服务质量指标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提供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无线网络,在覆盖设计方案上进行了探讨,可供GSM—R系统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GSM—R系统能够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改善运营质量。从系统构成、系统功能和系统业务等方面介绍了GSM—R无线通信系统在大秦铁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GSM-R系统双层网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SM—R系统小区重选和越区切换的几个网络参数,根据GSM—R双层网的特点和测试数据分析了GSM—R双层网网络参数设置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双层网优先级的看法和网络参数设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GSM—R是在GSM的基础上,针对铁路移动通信的特点而开发的一种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其安全性受到网络结构与用户终端移动性本身的制约。本文通过分析GSM—R网络的体系结构特点,讨论了GSM—R系统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结合青藏线超低温、高海拔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和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为实现信号系统设备的技术先进、少维护、无人值守、高可靠运行的目的,开展高原信号器材适应性和信号系统集成的研究,采用GSM—R和GPS技术,确立适用于青藏线特殊要求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论:根据青藏线的特殊要求,经过试验研究,确立了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于一体的信号系统集成设计方案。采用GSM—R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信号安全信息车地双向传输;采用GPS和EOT设备,不设轨道占用检查设备,实现了列车占用检查和完整性检查;采用GPS差分定位技术提高了列车的定位精度,满足了高速行车和虚拟闭塞系统控制的安全需求;取消地面信号机和区间轨道电路,实现了车站联锁和区间自动闭塞;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和维护管理方式,实现了免维护、少维修的既定目标。采用RBWT虚拟技术,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安全防护,保证了试验列车和地面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GSM—R智能网是在GSM—R网络基础上设置的附加网络。它除了能够快速、有效、经济、灵活地提供铁路特定业务,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多厂家设备组网环境下业务互联互通的问题。为此,对GSM—R智能网组网设计方案及主要原则进行研究,包括业务需求分析、用户预测和组网方案,探讨网络规模和容量设计等关键问题和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GSM—R无线场强测试的基本特点,对于GSM—R机车车载台,给出其接收电平的基本性能要求:场强最小电平值及覆盖概率。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场强测量方法,包括系统组成、数据采样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该方法可以正确全面的评估GSM—R的网络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智能网技术在GSM-R网络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制定我国GSM—R智能网技术条件的经验,对智能网在我国GSM—R网络中的应用和业务进行分析,并探讨网络建设策略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GSM-R系统在我国铁路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GSM—R系统的介绍,分析了GSM—R系统在我国铁路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首先介绍了我国铁路引入GPRS技术的背景情况,针对我国拟采用的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GSM-R)的不足,结合GSM-R的功能和新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提出了基于GSM-R的GPRS技术实现方案和业务承载方案,以改造GSM-R移动通信网,更好地承载铁路内部业务和满足旅客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