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在系统分析现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确定方法的缺点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沥青作介质准确测定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和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沥青浸渍法可以准确测定集料有效相对密度及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可较准确地检测混合料沥青含量,进行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舰船科学技术》2014,(8):133-136
以各向同性的高温沥青(软化点为280℃)为主要原料,采用悬浮法制备含萘沥青球。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沥青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萘含量以及成球温度、成球时间和搅拌速度等成球工艺条件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成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萘含量为30%的调制沥青在成球温度为110-115℃,搅拌速度为300 r/min,成球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制得的沥青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沥青的热解、燃烧及阻燃机理;以高粘度沥青为基础,采用添加适宜的阻燃剂的方法制备阻燃高粘度沥青,并对阻燃高粘度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等使用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沥青站燃烧系统各环节的特点,对影响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维护改造提出实践性的措施,保证了燃烧系统能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所做的四组分分析和显微结构、聚焦态结构等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橡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橡胶粉与沥青在高温条件下混溶,一方面橡胶粉吸收沥青中的轻组分体积溶胀,橡胶粉力学特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沥青中轻组分含量减少,沥青粘度增加,温度敏感性得到改善。同时,在溶胀过程中橡胶粉与沥青中活性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橡胶粉部分氧化解聚,胶粉中的抗老化剂、碳黑、锌化合物活性成分进入沥青胶体体系,使沥青温度稳定性、老化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岚 《水运技术》2001,21(1):34-35
本文介绍了沥青运输船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内容涉及沥青的物理特性,常用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沥青舱形式,沥青加热设备和驳运设备的选择。为液态运输沥青船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透明的沥青     
沥青是什么颜色的?黑色。 还有另一种答案——透明。这是沥青在沥青船上的状态。运输途中,160度的高温锤炼让黑色的沥青变得晶莹,而接近透明。如同沥青运输市场,有人几经翻腾,却依然暗淡无光。黯然退出。有人却在市场的锤炼下将透明的沥青变成利润的流水,在沥青运输市场上舞动奇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橡胶沥青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在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中,原有的设计方法是在最佳油石比试验中得出基质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确定橡胶粉和催化剂的用量后,保证橡胶粉和催化剂用量不变,减少原最佳基质沥青用量。这样以来胶粉的比例明显增大,导致了橡胶沥青粘度过大。为了得到更科学的橡胶沥青配合比设计方法,在试验中保持橡胶沥青中基质沥青和胶粉的比例不变,采用了减少基质沥青用量的折减法和将橡胶粉纳入胶结料的直接法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试验指标分析,得到两种方法不同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张宏华 《中国水运》2009,(8):265-26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无论哪一个设计阶段,其工作的中心就是进行矿料的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笔者现就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表中材料如何利用EXCEL中的图表法和规划求解法计算矿料组成并绘制出符合要求的级配曲线谈点看法,希望此方法能在工程中进行矿料的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选取更加快捷。  相似文献   

10.
沥青运输船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岚 《武汉造船》1999,(5):8-12
介绍沥青运输船设计特点,沥青的物理特性呆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沥青加热设备和驳运 选择。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宁夏同沿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实践,对路面施工监控在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中的作用,以及施工监控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采用简单性能试验(SPT)对矿粉、添加剂和沥青三者组成的沥青胶浆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纤维和水泥用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胶比、纤维和水泥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沥青胶浆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水泥后均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性能。随着加入纤维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减小,而粘性增大;在胶浆中加入水泥对提高混合料粘弹性的效果不明显。另外,混合料动态模量随粉胶比的减少,先增大后减小,相位角逐渐增大。因此,在混合料设计时应注意对胶浆构成的比例,以达到改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统疲劳强度理论,用修正系数的方法来估计裂缝扩展阶段的寿命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提出两阶段方法预估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路面进行疲劳断裂分析,研究沥青路面裂缝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差的特点,采用不同抗剥落措施,研究各种方案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对比试验表明,常规水稳定性试验在评价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方面明显缺乏有效性和区分度。而通过增加冻融循环次数、调整空隙率,以n次冻融循环劈裂强度比(TCSR(n))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改进法,可较客观地评价不同抗剥落方案的优劣性及耐久性,并准确地反映路面早期的水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5.
使用新型除冰盐除冰雪后,沥青路面出现沥青软化、沥青膜剥落、混合料松散等新型病害而导致沥青路面耐久性下降。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沥青路面受除冰盐侵蚀环境,对沥青结合料性质、沥青-矿料界面黏附状况以及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沥青、沥青-矿料界面及其混合料在不同除冰盐浓度、不同侵蚀时间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型除冰盐的侵蚀作用下沥青结合料发生软化;沥青与矿料的黏附性下降,出现沥青膜剥落现象;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通过对比试验可知SBS改性沥青在抵抗除冰盐方面性能要优于基质沥青,微量增加沥青用量对混合料抵抗除冰盐侵蚀性能提高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道金 《水运工程》2004,(3):134-138
通过孟加拉国某公路项目的施工实践,介绍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配合比及最佳沥青含量及相应参数,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片麻岩在全国分布广泛,其储量仅次于石灰岩。文中对掺杂有片麻岩细集料的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以及粗集料骨架间隙率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下,掺杂片麻岩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与全部使用石灰岩的混合料存在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片麻岩细集料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和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不尽相同,路面结构设计的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结合巴哈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设计的实践经验,介绍了 AASHTO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的设计思路及主要设计参数的定义与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大量国外文献,分别从交通量等级、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表处路面及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津巴布韦沥青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与我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等类似非洲国家的道路交通量非常小,所采用的路面结构主要以低等级路面为主。  相似文献   

20.
以17 000 t沥青船为例,研究沥青船独立液货舱垫块的布置设计优化与选取。针对当前沥青船市场两种主要的垫块ULEPSI和FEROFORM,基于法国船级社(BV)的舱段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垫块的受力分析,对两种垫块的布置设计进行优化,并对两种垫块的选取进行分析。该研究可为其他沥青船独立液货舱垫块的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