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混凝土裂缝低压灌胶法由于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胶囊压力低,充填裂缝主要靠胶液渗透,胶液渗入裂缝深处需要较长的流动时间.根据环氧树脂固化的特点,求出不出现固化加速进行(出现凝胶体)的临界体积,作为胶囊的体积,使胶囊中胶液能长时间渗入裂缝.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消石灰、矿渣两种材料作为改性剂,通过流变仪对改性的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改性剂对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掺上述改性剂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水稳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加矿渣粉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的表观黏度提高不明显,消石灰-矿渣组合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表观黏度提高明显,且屈服强度也有提升;掺加消石灰-矿渣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酸酐组分对环氧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探讨优化酸酐与环氧树脂、固化剂等材料掺配比例,文章采用拉伸试验分析酸酐组分、养护参数等对环氧沥青断裂自愈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环氧沥青中酸酐组分的不断增加,拉伸强度也相应增加,拉伸应变逐渐劣化,环氧沥青断裂的自愈合能力显著下降,酸酐成分增加1倍,其拉伸性能恢复能力下降约50%;随养护时间的延长,环氧沥青的断裂自愈合拉伸强度、拉伸应变均显著增加,且养护8 h样品的拉伸应变能恢复到原样的90%以上;随养护温度提高,环氧沥青自愈合能力改善效果越显著,养护温度50℃条件下,其拉伸强度、拉伸应变能够恢复到80%左右;拉伸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拉伸应变的温度敏感性更强;环氧沥青的自愈合能力与环氧树脂固化行为、沥青自身结构存在密切关系,通过优化降低酸酐组分比例,能够改善环氧沥青的自愈合能力,为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管道顺序输送混油黏度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研究分析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段的混油特性和水力特性 (例如水力摩阻 )时 ,需要力求准确地计算油品物性 (如密度和黏度 )的变化。依据GB 2 6 5 - 88《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进行了 90 #无铅汽油、0 #柴油和航空煤油以及它们相互间混合油品的运动黏度的实验测定 ,取得了混油黏度实测数据 ,提出了确定混油黏度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中设计一种凝胶配置与注入装置,进行了海底管道封堵凝胶性能研究,获得了适用于海管清管的凝胶配比,并搭建了凝胶封堵试验线,对凝胶在管道中的通过性和封堵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越高、交联剂质量分数越高,凝胶成胶时间越短,黏度越大;当聚合物溶液质量分数为1.5%,交联剂溶液质量分数为0.4%时,凝胶黏度、成胶时间、流动状态等综合性能较好;成型后的凝胶能顺利通过水平管段、竖直管段和弯头,管壁没有残余凝胶,段塞前后液体没有发生串流现象,凝胶段塞封堵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含水率、压力和温度等对稠油乳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品乳状液的反相点大约在含水率70%左右,温度对乳状液黏度和流变性影响较为明显,压力对乳状液黏度和流变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注浆是土木、水利和矿山等工程建设中重要的防渗和加固技术。文章基于国内外注浆技术研究文献,总结了水泥等颗粒性浆液的“渗滤效应”及“黏度时空变异性”等理论研究成果,论述了非水反应高聚物、CW环氧树脂和微生物菌液等注浆新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了细观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可为地下工程注浆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高粘沥青加工工艺,提升高粘剂对母体沥青的改性效果,文章选取剪切温度、慢剪时间、快剪时间及恒温发育时间四种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60℃动力黏度、170℃布氏黏度对加工的高粘沥青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因素对高粘沥青的针入度和动力黏度指标影响较大,而对软化点、延度、布氏黏度指标影响相对较小。以针入度和动力黏度为主要影响指标确定的四种因素的显著性影响程度为:快剪时间发育时间慢剪时间剪切温度。以动力黏度指标为主,兼顾其他技术指标,最终确定高粘沥青最优加工工艺为:剪切温度170℃+慢剪时间0min+快剪时间50min+发育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曙光特油2号站至石化分公司输油管线输送原油为超稠油。超稠油的输送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以降低黏度。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需要对稠油管道进行优化设计,这就需要掌握目前管道中超稠油的黏温特性。在利用HAAKE RV-3旋转黏度计测出不同温度超稠油的黏度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超稠油流变方程与黏温指数,用以指导超稠油管道的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绿色高性能水泥是一种高性能无机聚合物复合硅酸盐水泥,可直接胶结土体中土壤颗粒,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网状胶凝结构。主要成份是CaO、SiO2、Al2O3、激发剂等,因其配料组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能,可任意固化各类中低液限土壤,页岩,泥砂石混合料,建筑废渣、矿产废渣等,绿色、环保、就地取材,减少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选用新疆地区各地天然级配砂砾为配料的低造价绿色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动弹模量优于普通水泥。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速溶型SBS聚合物对橡胶改性沥青黏滞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掺量0%、5%、10%、15%及20%的橡胶改性沥青与掺量8%的速溶型SBS改性剂进行复配,成功制备出不同掺量的RPCSBS改性沥青,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转速及不同橡胶粉掺量下的Brookfield黏度试验,并采用Brookfield黏度、施工温度及黏流活化能作为技术指标对不同掺量下RPCSBS改性沥青的黏滞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橡胶粉掺入,会增加RPCSBS改性沥青的黏度、黏流活化能及施工温度。当橡胶粉掺量达到15%时,RPCSBS改性沥青的黏度、黏流活化能及施工温度均达到最大,不利于RPCSBS改性沥青的现场施工,故实际现场复配时,应精确控制橡胶粉和干法SBS改性剂的掺量,避免使用15%CR+8%SBS掺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普通橡胶改性沥青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温度敏感性研究,综合分析了针入度指数、针入度黏度指数和黏温指数等指标的适用性,并将橡胶沥青的使用温度分为低、中、高三个温度区段,不同温度区段应采用不同的指标评价温度敏感性.结果 表明:随着胶粉和SBS掺量的增加,这两类橡胶沥青在低中温区段的温度敏感性逐渐降低,说明改性剂的掺入...  相似文献   

13.
在含蜡热油管道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油品的一些物性参数,如比热容、黏度、密度等均随油温的变化而变化。在加热站间管道沿线,流态和流型随着温度的变化也会发生转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对加热站间管路划分了区间,各自应用不同的摩阻特性公式进行摩阻损失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各种因素对温拌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文章基于DSR试验研究投料次序、沥青类型、温度及粉胶比对温拌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料次序对温拌沥青胶浆性能影响不大,室内温拌沥青胶浆可通过分次投料后采用玻璃棒搅拌制备;沥青类型对温拌沥青胶浆性能影响明显,温拌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更佳;高粉胶比的温拌沥青胶浆具备更好的抗车辙能力;温度对温拌沥青胶浆的流动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明确温拌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机理,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温拌剂掺量时,沥青软化点、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和黏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温拌剂对基质沥青高温性能、感温性能和黏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拌剂掺量的增大,沥青的软化点增大,温拌剂的掺入能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随着温拌剂掺量的增大,针入度逐渐降低,针入度指数逐渐增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逐渐变好;当温度低于100℃时,增大温拌剂掺量会使沥青黏度增大,而当温度高于100℃时,增大温拌剂掺量反而会使沥青黏度降低。综合考虑,当温拌剂掺量为2%~4%时,沥青的黏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能够正确认识胶浆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便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准确确定橡胶沥青胶浆体系组成即粉胶比,文章分别对不同粉胶比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三项路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工程用适宜的粉胶比范围。分析结果表明粉胶比变化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环氧树脂砂浆耐酸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酸性物质侵入水泥路面病害加重路面破坏程度,文章采用防腐效果较好的环氧树脂与水泥基材料搅拌得到环氧树脂砂浆。环氧树脂砂浆在搅拌构成中形成高分子薄膜包裹细集料,并与较粗集料向结合形成防腐网状结构。经硫酸侵蚀表明,环氧砂浆不仅能够维持较高的质量和强度,还能提高环氧砂浆的质量和强度,主要是因为酸侵过程中生成的难溶性CaSO_4·2H_2O附着于砂浆空隙、表面中提高环氧砂浆的质量和强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开发措施的应用以及采出液腐蚀性的不断增加,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管柱偏磨和腐蚀问题。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开发出了一种含有耐磨无机材料的硼酚醛-环氧树脂复合防腐耐磨涂层材料。性能测试和摩擦学性能实验表明:该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可以减小管杆之间的摩擦系数。现场应用表明:该种材料应用于油管内涂层,能有效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缓解了油管的腐蚀和偏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供液方式下的液氮冻结存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冻土发展较为不均衡的问题,而供液管开孔的供液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层度上改善冻结的均匀性,但也存在供液分配不易控制的缺点。在液氮原型试验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采用多供液管的供液形式在液氮冻结系统控制以及冻结效果均匀性提高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多供液管的供液形式不但提高了冻结管管内温度、管壁温度、土体温度以及冻土轮廓沿冻结管纵向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克服了供液管开孔的供液形式不易控制液氮供给在各供液孔的分配问题,保证了冻结管管内温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环氧树脂的抗压、抗折、抗劈裂等强度试验,证明环氧树脂及其配方在处理桥梁工程缺陷中切实可行,同时简要介绍了一些使用成功的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