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路面车辙形成过程的系统分析,结合车辙形成的各种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型车辙、失稳型车辙及磨耗型车辙三种车辙成因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对纯沥青路面,高、低强度玻纤格栅沥青路面、聚酯玻纤布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发展规律以及动稳定度的对比分析,表明高强度玻纤格栅通过抑制裂缝及车辙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在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以及已有的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结构组合、厚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综合性能为目的,针对贵州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抗车辙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并推荐了适合贵州地区的sAc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期车辙现象的种种可能原因,并提出了在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材料选择、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为减少沥青路面早期车辙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减轻沥青路面早期车辙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广西某高速公路三种结构沥青路面(石墨烯橡胶复合改性沥青路面、高模量EME-14沥青路面、广西高速典型路面结构)开展野外MMLS3加速加载试验,采用车辙深度、蠕变速率、断面形态等指标,分析评估不同沥青路面结构抵抗永久变形的性能差异,同时积累野外实测数据.结果 表明:高模量路面结构具有最优的长期抗车辙能力;石墨烯橡...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出现车辙,路面结构的级配是主要内因.为彻底解决路面车辙出现,大碎石沥青混合料LSAM是一个很有效的级配结构,经实际应用验证,能够满足高速公路抗车辙变形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车辙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主要形式之一。结合青海气候、交通、路面结构、路面材料特点,对车辙成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度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某试验路段车辙凹陷位置及隆起位置进行钻芯取样试验,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不同位置处芯样的厚度、毛体积密度、油石比、级配的变化规律,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广西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问题,介绍了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阐述了混合料的铣刨重铺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及施工过程控制措施,并对铣刨重铺路面的各项技术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铣刨重铺技术能有效处治沥青路面结构车辙病害,改善道路使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道路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形成的原因,探讨如何高效维修和管理沥青路面,实现沥青路面的长久使用,减少因路面车辙病害而导致的事故。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路面破损状况、路面透水性指标、路面车辙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等早期损坏,文章结合广西自然条件,从集料加工生产与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等方面开展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出在源头控制集料加工指标,采用均匀防离析-骨架稳定密实型沥青中、下层混合料和优化的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实施施工过程标准化管理,以有效提升机械化施工效率和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结合G205、G312等沥青路面不同程度出现的沉陷、接缝台阶、波浪、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分析、探讨造成沥青路面平整度差的路基、桥涵、路面基层施工方面、材料方面以及路面摊铺、碾压等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WLDPE抗离析性能差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裂化法加工WLDPE作为改性剂制作改性沥青的新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WLDPE与裂化废旧低密度聚乙烯(CWLDPE)改性沥青结合料的马歇尔性能指标、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CWLDPE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良好,具有较好改善抗车辙性能的特点,且在高温环境下有着良好的路用性能,可以作为气候炎热地区沥青路面设计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
长寿命沥青路面是当前国际上备受重视的一种新的路面设计理念。文章通过分析世界各国长寿命路面的研究成果,探讨路面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提出了基于长寿命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设计理念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不同温拌改性沥青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文章对掺加温拌改性沥青材料Sasobit和材料A后的沥青胶结料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粘度试验,并对分别掺加了这两种材料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相比,改性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粘度降低,软化点提高,且Sasobit的改性效果更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较大改善,且不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及路用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现行的<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为依据,结合1999年颁布的国家<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应用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理论,考虑设计参数的变异性,阐述了沥青路面可靠度概念,提出了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assess sustainability of products and processes,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in the last years. In the road pavement construction area, most methodologies used for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are essentially foc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he present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phase of a road in the LCA of different paving alternatives, namely by evalu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aseous emissions throughout the road pavement’s life. Therefore, a new LCA methodology for road pavements was developed, and the results of its application to a case study invol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lternative pavement structures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intends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using more sustainable paving construction alternatives (asphalt recycling vs. conventional asphalt mixtures), and/or different surface course materials (which have a higher influence on the rolling resistance and, therefore, affect the performance during the use phase). The LCA results obtained for this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aseous emissions obtained during the use phase, for pavement alternatives with a lower rolling resistance surface course, are higher than the total amou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as emissions produced during construction. It is therefore clear that some improvement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course may have an effect over the road use phase that will rapidly balance the initial costs and gas emissions of those interventions. The LCA results obtained also showed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pavement construction may also be improved using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s.  相似文献   

19.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能有效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和提高承载能力、延长服务年限,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文章介绍了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原水泥路面的技术状况,通过对多种沥青加铺方案的比选论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加铺改造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