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庆春 《船电技术》1998,18(5):22-26,24
国内直流轧钢电机通过引进和合作制造。异槽式电枢绕组在一些电机厂内正稳妥地推广使用。本文用换向的能量理论和互阻尼理论地异槽式绕组作进一步分析,正确地选择异槽 式绕组的参数,以改善直流电机的换向性能。  相似文献   

2.
叶舟涛  王庆春 《船电技术》2007,27(3):141-146
本文从换向阻尼理论出发,对异槽式电枢绕组的换向特性作了深入分析研究.指出异槽式电枢绕组仅在特定的绕组参数条件下,才能有效地提高电机的换向性能.如果绕组参数设计不当,不但不会改善换向,反而会恶化换向.文中给出了工程实用异槽式绕组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3.
胡国葆 《船电技术》2001,21(4):11-14,42
针对双电枢他励直流电动机两电枢回路并联稳定运行问题,从分析理想并联状态开始,逐步分析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参数可变问题,从而得出满足并联稳定运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胡国葆 《船电技术》2001,21(4):11-14
针对双电枢他励直流电动机两电枢回路并联稳定运行问题,从分析理想并联状态开始,逐步分析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参数可变问题,从而得出满足并联稳定运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雷雯 《船电技术》2021,41(2):57-59
某型直流电机的电刷长时间磨损产生碳粉而导致电机绝缘电阻低,其相关的结构还存在优化空间。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分析直流电机的结构,并对电机加以优化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优化设计的电机性能优良,证明优化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7.
同步电机软起动是由静止变频器(StaticFrequencyConverter,SFC)将同步电机从静止逐渐拖动至额定转速。但SFC短时和频繁起动会造成大量谐波,该谐波施加在同步电机电枢绕组对同步电机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本文首先图解分析了同步电机软起动低速和高速阶段的换相过程,由此推导出各阶段电枢电流模型,从而分析得出电枢电流谐波特性。最后,搭建出同步电机软起动的Matlab/Simulink模型,验证本文推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刘伟杰 《中国造船》2003,44(Z1):233-234
泥浆泵由两台马达通过链条同轴驱动,两马达速度相同,负荷相同.通过马达励磁电流的调整达到电流相同.如果电流不相同,而励磁不能完成调整功能时,马达电枢电流不平衡功能将产生保护.  相似文献   

9.
永磁推进电机的电枢反应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铭 《船电技术》2005,25(6):9-12
本文介绍了永磁推进电机的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和切向式转子磁路结构电枢反应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这两种磁路结构的电枢反应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研制永磁推进电机的动态.提出了带极靴的表面式磁路结构并分析了这种磁路结构交轴电枢反应的影响,强调应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解决船用双电枢直流推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一型具体的船舶直流电力推进系统数学模型,对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确定系统的最佳控制器模式。在计算仿真的基础上,确定控制器的具体参数,通过仿真及系统试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器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许-克变换针对转子偏心凸极永磁电机建立了磁场计算模型。首先计算方波磁势作用下电机的直、交轴电枢磁场;然后计算不规则磁势分布条件下的直、交轴电枢磁场;电枢磁场即为两者叠加。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偏心情况下的电机磁场计算。将本模型计算的电枢磁场分布与有限元比较,结果吻合,证明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提出和分析异步电动机负载特性动态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电枢电流复合控制原理框图,并结合可控条件,给出了恒转矩型负载、线性转矩负载、风机泵类及推进器负载的控制规则.结合复合控制算法,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通过系统调试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负载仿真控制系统在各种传动负载高性能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各种复杂控制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运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在分析永磁电机磁路特点的基础上,对十二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直轴电枢反应、气隙导磁系数进行了分析,推导了电枢反应与永磁体工作点(向外界提供磁通)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电枢反应引起永磁体工作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亚旭 《船电技术》1999,19(5):58-64
在到达换向极限之前,多路连接的无槽电枢比传统电枢可在更高的线圈电压及电流下工作,故可以得到更大的额定功率,直流电动机可以设计到数十兆瓦功率级而适合于直接驱动船舶。励磁系统可以是传统线绕磁极、永磁体或超导线圈。使用可选励磁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无槽电枢设计同传统的有槽设计在10MW、150rpm下进行了比较。超导励磁无槽电枢设计具有重量最轻,整体结构紧凑,满 效率最高的特点。然而,永磁励磁设计制造简单且最  相似文献   

17.
林洪贵 《船电技术》2011,31(4):15-18
本文对一起发电机电枢绕组发生的匝间短路事故进行分析,论述发电机电枢绕组的制造缺陷,对电枢绕组绝缘漆中的空隙所引起的热效应和热应力进行分析论证;探析同步发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短路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十二相交流发电机电枢绕组的基本构成,分析了带整流器负载时电枢绕组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十二相绕组的合理选择型式和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电枢直流推进系统维修训练器材与装备匮乏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基于PAC的维修训练平台,阐述了平台软硬件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实现了故障的集中设置和训练结果的智能化评判,解决了舰艇直流推进系统岸港维修训练的难题,提高了院校维修训练器材的建设水平和电工专业艇员维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80-83
针对工程中常用的电枢材料,通过改变弹丸配重,寻找各配重情况下电枢的最佳初始位置,应用数值仿真对舰载线圈炮的能量转换效率进行研究,得到电枢材料和弹丸配重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一个特定的舰载线圈炮系统,存在一个最佳的弹丸配重使有效载荷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最大,为舰载线圈炮的电枢和弹丸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