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海啸是一种突发性灾害,其对沿岸航行及停泊中的船舶安全影响是非常大。通过简要地介绍了海啸与地震海啸的成因、探讨了海啸发生前的异常现象,分析海啸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得出海啸中的船舶应急应建立海啸的应变部署。在海啸的应变部署中,阐明了船舶甲板部、轮机部及事务部的各部门及各人员具体的海啸应急措施,并提出海啸中船舶应急操纵的方法和应急操纵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刘燕起  刘彤 《世界海运》2011,34(7):7-9,19
概述地震海啸的成因、发生状况及危害,介绍海啸预警机制以及航海人员及早发现海啸的辅助方法,讨论航海人员在不同状况下应对地震海啸的措施,以期对遭遇海啸威胁的航海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海啸种种     
海啸!提及它,人们无不为之胆颤心惊、毛骨悚然。即使在海啸经常出现的日本、夏威夷群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半岛、堪察加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沿岸地区,人们虽已司空见惯,但仍不免谈虎色变。海啸神出鬼没,让人捉摸不定,不可思议。那么海啸是怎样生成的呢?原因诸多。由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导致海啸,只有当震源位于10~60公里的海洋深处,而且发生垂直位移时,才会产生海啸。海  相似文献   

4.
杨猛 《珠江水运》2011,(7):54-55
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海啸警报。日本"3?11"地震发生12分钟后(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58分),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预报台从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中心接到"7.9级"地震信息,并在北京时间14时20分发布了第一份海啸预警信息。最初发出的是信息不是警报。"当时预计有海啸,但没有海啸的监控数  相似文献   

5.
刘少才 《航海》2011,(2):50-51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场面极其惨烈,损失无法估算。强震引发的海啸使环太平洋多个国家发出海啸预警。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看视频直播,触目惊心。海啸发生瞬间,几米高的黑浪,肆无忌惮地冲向陆地。仅仅一天时间,海啸横扫日本沿海地区,震后多地发生大火、强震后海上出现大旋涡、海啸使大量民房被冲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各地沿海海啸灾害多发,如2006年的印尼海啸、2011年的日本海啸,这些海啸的破坏力极大,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在海啸灾害的援救过程中,无论是救援者或是被救援者都极需要更安全的水上救援设备。台湾巧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鉴于全世界各地水患不断,故致力开发世界级安全性及多功能的新专利PU救生艇。该公司采用俄罗斯军规最高级救生艇为基础,加上自制研发高分子PU复合材料,及重心平衡技术,使其不易翻覆、不沉没,以达更高安全系数的救生艇。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国从意大利Envirtech公司进口一套海啸预警浮标,并在南海海域成功布放,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海啸预警浮标业务。浮标的布放和数据资料接收过程中,发现该海啸浮标标体长度太长,对布放作业船只要求太高,布放操作相当困难,数据接收率也不高。针对该海啸浮标的运行情况,本文研究了意大利海啸浮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布放方法,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原海啸浮标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海上布放验证发现,改造后的海啸浮标布放操作明显方便,数据接收率由80%提高到100%,该研究为我国自主开展海啸浮标设计研发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读图     
《珠江水运》2011,(3):50-51
海啸来袭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大地震,瞬息而至的海啸吞没大量房屋、人群,造成大面积伤害。地震和海啸或许不可避免,但人类征服与过度开发自然的理念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武毅峰  孙巍 《世界海运》2010,33(5):35-37
针对中国部分海域可能会遭受海啸影响以及中国在海上安全领域还没有建立相应应急管理体系的情况,分析海啸对海上安全特别是船舶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重视海啸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加强船舶安全监管、对助航设施采取防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危机的继续深化,第二波金融海啸大有袭来之势,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波金融海啸,是摆在航运企业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航运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预测,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提出了积极应对第二波金融海啸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各地海啸灾害频发,严重危害海工建筑物的安全。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研究海啸波对结构物的冲击作用十分重要。已有室内实验或数值模拟中常用溃坝波来模拟海啸波。文章采用多物质ALE方法构建了海啸波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数值模型,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双柱顺排和三柱错排布置形式下海啸波对方柱体的冲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前柱受力与单柱接近,而跟结构布置形式无关;双柱顺排布置会呈现明显的屏蔽效应,当间距较小时,后柱受力相比单柱会降低50%以上;三柱错排布置会产生聚焦效应,在某些间距下,后柱受力相比单柱增大约10%。因此,在海工建筑设计和滨海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当地海啸风险大小适当考虑建筑布置形式,以最大程度减少海啸破坏。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海啸警报。 日本“3·11”地震发生12分钟后(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58分),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预报台从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中心接到“7.9级”地震信息,并在北京时间14时20分发布了第一份海啸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洋地震引起的海啸波浪的性质、传播以及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危害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海啸中的船舶安全操纵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地震频发,且地震级别大,造成损失严重。作为航运业人士和广大船员了解海啸的有关知识以及船舶遇到海啸时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地震频发,且地震级别大,造成损失严重。作为航运业人士和广大船员了解海啸的有关知识以及船舶遇到海啸时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一、海啸基本情况介绍 海啸(tsunami)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岸山体和海底滑坡等产生的特大海洋长波,在岸边浅水区,波高陡涨,骤然形成水墙,来势凶猛,严重时可高达20~30米以上。海啸灾害指特大海洋长波袭击海上和海岸地带所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18.
雷海 《水运管理》2011,33(7):1-4
1日本3·11地震概况 在人类百年的地震观测史中,2011年日本3.11地震以其9.0级的震级排在第五位,并且此次地震引起强烈海啸,袭击日本北部沿岸数十座城市和乡村。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11座核反应堆停运,并引起严重核泄漏事故。概括而言,9级地震、4级海啸、7级核污染相继发生,对日本乃至全世界而言都是极大的灾害。  相似文献   

19.
1 惊天海啸席卷印度洋 2月26日,一场40多年来世界最大的地震引发了灾难性的海啸,无情的海啸袭击了东 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岸地区,给环印度洋所有地区造成了破坏,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印尼 的亚齐省、斯里兰卡沿海地区、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沿海地区、泰国旅胜地普吉岛。海啸 造成至少15万人丧生,经济损失目前还无法估算。2 胡锦涛主席视察外高桥 7月27日,胡锦涛主席视察上海外桥造船有限公司并作出重要指示:中国船舶工业应 该在世界造船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造船工业和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有 距,我们的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为什么会造成巨大伤亡 这次海啸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伤亡,是因为这次地震发生在日本的海沟里,震级又非常高,震源离地面只有20km深,造成了极强的上下搓动力,与1960年5月23日发生在智利的大海啸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