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郑州城市规划布局的不断加快,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也不断加大,地铁盾构隧道下穿管线不可避免,如何保证地铁隧道施工不影响管线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针对郑州地铁某工程中盾构下穿某大直径污水管线引起地层扰动的问题,首先,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结合荷载-结构法建立管线结构的三维力学数值模型,采用地层损失率的概念对区间内大直径污水管线变形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然后,结合目前规范规定及管线特性提出大直径污水管线变形的控制标准,依据控制标准提出风险控制等级;最后,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盾构安全下穿污水管线。该方法可为相似类型工程的变形特征分析和风险等级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工程建设成为中心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主要手段。随着基坑深度的不断增加,地铁施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基于此文章构建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安全做出评价,从而明确深基坑施工各环节施工风险等级。首先,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和深基坑施工特点,建立基于“人员、管理、技术、材料、环境”5个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灰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基于G-COWA的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有效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角海路站深基坑工程实例,确定其施工风险等级为“中等”,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相关研究可为类似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邻近暗挖地铁建筑物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地铁结构与邻近建筑物间的空间距离、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和邻近建筑物倾斜的程度,将受单个地铁隧道施工影响的邻近建筑物的邻近程度划分为很邻近(极邻近)、邻近、较邻近和不邻近4个邻近等级,并给出划分标准以及邻近地铁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的计算方法.基于建筑物破坏等级和建筑物重要性将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3级,并给出建筑物的破坏等级、重要性和安全风险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采用一般调查、初步评估、二次评估和三维有限元评价4种方法对不同等级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典型工程实例应用证明提出的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灰色层次评价法在地铁基坑施工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铁施工对周围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建立了风险分析的灰色层次模型。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白化权函数将信息不完全的工程风险灰色系统白化,使定性分析通过数理方法转化为定量分析,进而判断出地铁施工的安全等级。结合西安市某地铁站工程施工介绍灰色层次评价法的应用,得出了该地铁建设工程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可为地铁施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及建筑物本身抵抗变形的因素,对地铁施工引起的环境建筑物的风险进行评价.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地铁施工区间多个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排序模型及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各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进行排序,并进一步评价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通过风险评价,可为地铁隧道施工前期风险源排查、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及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从而在保证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地铁隧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时汛期不得不在周边施工条件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深基坑开挖,由于对地层、地下水、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在汛期变化情况不明以及控制地下水和地层变形的措施未到位,汛期施工中易造成地下管线断裂、地面塌陷事故,因此从安全角度对汛期深基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汛期近邻河道、管线的地铁深基坑开挖,为了保证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建筑物及构筑物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地进行,浅析地铁基坑在汛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的识别,并提出在汛期基坑施工过程中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暗挖车站施工对管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开挖对近邻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问题。通过隧道支护结构-土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及施工监控量测相结合,对北京地铁黄庄站10号线地铁施工对管线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管线的性质、埋深、管线与隧道的位置不同,考虑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对管线分区段进行地表沉降控制,并结合有关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对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开挖完成后的最大地表沉降预测值为94.7mm,未超过管线安全性要求,但由于黄庄站地层存在着比较多的空洞,地层富水和管线下漏水,因此为保证管线的正常使用,对管线及地层提出具体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铁工程的快速发展,邻近管线(沟)受地铁施工影响的安全评估是一项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北京地铁大兴线黄村火车站基坑施工对邻近雨水方沟的影响评价,详细介绍了安全评估的工作流程。在现状调查及检测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勘探资料,选取适当的计算参数,建立合理计算模型,并考虑管线(沟)周围地层的变形特征,计算确定管线变形控制标准。结合当前施工技术水平,提出管线(沟)保护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宁波地铁I号线Ⅲ标深基坑工程,指出基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对风险源进行辨识,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对该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及权重。结果表明,在各种施工风险中,基坑开挖施工风险的权重最大,风险等级较高,而换乘节点施工风险量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繁华地区修建铁路隧道除了要考虑隧道本身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安全等因素外,还必须要兼顾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如地面交通、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各种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对各类风险点进行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对关注程度高、危害程度大的风险点编制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通过培训和演练在施工中严格执行,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实施。通过对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工程风险点的辨识及风险评价,以及制定相关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的过程介绍,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地铁施工造成邻近建(构)筑物危害及其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安全影响问题,分析地铁施工邻近桥梁安全风险管理流程,构建地铁施工邻近桥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不同风险等级的邻近桥梁安全管理控制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论:结合桥梁基础的型式、深度及桥桩与地铁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等因素,将桥梁邻近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根据桥梁下部和上部结构的现状外观、工作状态以及动力特性等进行检测和诊断,评估桥梁现状承载能力状况;基于桥梁与地铁结构的邻近等级划分、桥梁现状评估结果等因素,将地铁施工邻近桥梁的安全风险划分为"Ⅳ、Ⅲ、Ⅱ、Ⅰ"四个等级,采取相应风险等级的应对保护措施;在武汉地铁施工邻近现有轻轨桥的工程实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有些已经投入运营的地铁车站逐渐无法满足乘客的出行及换乘需求,需对其进行针对性拓建。地铁车站拓建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受力体系多次转换,极易发生安全风险事故。以北京地铁宣武门站接驳拓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重点考虑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建立多层次运营地铁车站接驳拓建施工风险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接驳拓建施工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宣武门站接驳拓建施工为三级风险,既有地铁、周边管线和既有结构破除3个指标达到四级风险,需采取专项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研究成果对相关工程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及安全风险特点,简要介绍国内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详细论述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模式,包括涵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风险管控责任体系、设计阶段风险分级标准和专项设计及审查论证体系、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测管理模式及预警响应体系,风险管控咨询保障体系、政企互通多层协调的安全风险协调机制。介绍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近年来取得的风险管控成效。  相似文献   

14.
某市地铁运营指挥中心大型基坑临近运营地铁车站及区间,其施工会对临近的运营地铁车站及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超近距离的基坑施工,必须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文章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对大型基坑施工对临近运营地铁安全性进行评估,并针对近接地铁施工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以期为本地区类似工程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广州地铁土建工程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阐述在地铁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开展此项工作的切入点.提出工程建设"三评一管"的安全管理新模式:一方面,对安全管理体系、工程安全风险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安全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另一方面,对于五级工程安全的风险工点,开展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这种安全风险管理模式被全面运用在广州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管理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降变形有很大的影响,为实现对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价,基于大量工程实践,从隧道工程条件、土质条件、建筑物自身条件、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四方面提出了涵盖19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提出一套基于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以物元理论计算关联度作为基本可信度分配,再基于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安全状态,并基于蒙特卡洛原理确定敏感性因素。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邻近的6栋建筑物为例,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敏感因素确定,得出1栋建筑物状态较危险,1栋建筑物状态较安全,4栋建筑物状态安全的结论,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覆跨比、地层损失、泊松比、上部完损情况和管理水平对该区域建筑物的影响较为敏感,这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10号线呼家楼站的主体结构邻近桥桩且多处下穿管线,通过施工安全、工期、技术等方面的比较,并用数值计算分析不同施工方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终选定"站厅层、站台层顺作,整体逆作"的"PBA"法作为临近桥桩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8.
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国内首个"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为技术支撑的新型轨道建设安全管理模式及思想"创新应用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案例.该系统是由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子系统、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及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等组成.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实践,实现了地铁建设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地铁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必要有效解决安全管理的核心和难点问题,以便在整个地铁建设施工阶段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文章以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地铁建设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系统阐述地铁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由此提出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