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杭长客运专线中与既有车站并站设计的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从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的配置方式、到发线数量、跨线设备、工区设置、渡线设置等几个方面讨论高速与普速铁路并站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车站设计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车站设计车场布置及有关设计标准,提出客运专线车站设计采用标准的具体建议。研究方法:结合客运专线车站设计存在的问题,车站作业的要求和特点,对车站设计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站场设计高、普速车场布置方式;对旅客通道站台出入口的宽度给出计算公式;对安全线设置要求提出了建议;分析计算了车站到发线数量确定的参数和方法,分析了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的组成因素、道岔型号的选用、道岔配列及铺设要求等设计标准。研究结论:客运专线车站高、普速车场应采用分场分线布置;到发线数量为0.063 3倍的旅客列车换算对数;旅客站台出入口最小宽度,始发站岛式站台为5.0 m,侧式站台为4.5 m,中间站为2.5 m;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为700 m;列车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列车追踪间隔或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时,建议在车站到发线接车末端设置安全线;道岔应离开竖曲线起终点或变坡点不小于20 m的距离布置。  相似文献   

3.
张鹏 《铁道货运》2010,28(2):18-20
根据拉萨铁路地区布局,结合拉萨西站附近地形、地貌,针对拉萨西站货场布置方案,分析研究了货场与车场纵列式和横列式两种布置方案,经过方案比较,以采用货场与车站纵列布置方案为优,并对纵列布置方案的布置情况做论述。  相似文献   

4.
《铁道建筑技术》2006,(5):46-46
2006年9月29日开工的武汉站总投资41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5.5万m^2,工期2年。设客运专线、普速两个车场,客运专线车场设客车到发线15条、站台8座,普速车场设客车到发线5条、站台3座。车站远期(2030年)设计高峰时段每小时旅客发送量为9300人,最高集结人数为6000人。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本文总结重力式挡墙在设计和施工中的不同形式,对比其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归纳出墙型的选择方法和布置原则,供设计、施工及标准图的编制参考.研究结论:对于普速铁路,当地面横坡陡峻或需要收坡时,首选衡重式路肩墙,其次可选择凸形折线墙型;对于路堤和路堑墙以及高速铁路上的重力式墙,宜采用仰斜式.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高速和普速铁路的不同、是否浸水、占地是否受限等因素,决定墙型的选择和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建设时预制箱梁制梁场的布置形式影响到其生产能力和质量,并关系到工程施工进度和投资。以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中两个制梁场为例,对纵列式布置形式和横列式布置形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结论表明:纵列式制梁场占地少,设备投入较小,施工组织便利,节省能源和材料,但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横列式制梁场占地多,设备投入高、建设费用高,但具有较强生产能力;应综合考虑铁路桥梁施工周期、制梁场地形、拟投入的设备、产量和施工安全性,选择合理的制梁场布置形式,以使得建设规模合适,经济投入合理。  相似文献   

7.
单线铁路会让站布置图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单线铁路会让站的性质、布置图型,分别介绍横列式布置及纵列式布置,重点介绍横列式布置的几种图型,从其站坪长度、站线轨道工程量、车站接发列车的便利情况、增二线或扩能为中间站时改造工程量的大小及对车站运营的影响、列车进入到发线迎面经过道岔的数量等各种情况,比较分析各种布置图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车站联锁与翻机车联系电路的主要技术条件,并结合站场介绍了横列式车场联系电路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速铁路按固定闭塞方式组织列车追踪运行的控车模式不同,高速铁路由于装备了CTCS-2/3级列控系统和调度集中设备,故采取以车载信号作为行车凭证、按一次连续速度模式曲线监控高速列车运行的控车模式.基于高速铁路的这一控车特点,综合考虑列车的长度、运行速度、常用制动距离、安全防护距离、车站作业时间和闭塞分区长度等影响因素,借鉴普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给出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4种追踪间隔时间和7种车站间隔时间)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为制定规范和统一的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计算办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铁路和民航均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从国内高速铁路引入机场的现状、需遵循的原则、民航规范规定的要求、线路敷设方式、设计需开展的专题以及线路方案、站场布置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结论为: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宜采用地下线形式,区间隧道应尽量避免穿越机场跑道,车站布置应根据运输组织模式和车流特点选择合适的站型,并实现与航站楼间的无缝衔接,设计要充分重视民用机场的相关规范、规定,重视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后,对机场电磁环境、微振动环境等的影响,保证机场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提供方案图型及到发线有效长、道岔类型等相关技术标准。研究结果:应根据高速铁路引人大城市的具体情况设置高速铁路客运站:当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时,集中一个主要客运站设置;当在既有客运站前方站汇人高速铁路时,在引入既有站设置;当高速线不具备引入既有站的条件时,考虑修建联络线接至既有站旁与既有站并列设置;当高速线从市区边缘通过时,高速站与既有站分别设置;其他情况,高速铁路引入城市与既有站平行并列设站(与既有站并行可设计等高方式或不等高高架方式)。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铁路站场排水系统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条件,探讨系统的选择和减少埋深的方法。解决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排水出路的选择不可靠;流量计算中,设计参数的选取不准确;水力计算与工程实际不符;基础埋深太浅影响使用寿命,地板太厚增加投资等。  相似文献   

13.
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由道岔部件、预制道岔板、CA砂浆调整层、底座板及纵横向限位结构等部分组成,道岔板的铺设精度直接影响道岔铺设的精调,对桥上岔区的平顺性具有较大影响。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桥上岔区道岔板的施工,详细阐述了桥上道岔板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铁路编组场通信的应用需求,提出对GSM-R中的语音组呼业务(VGCS)流程进行修改来实现调车作业,填补了GSM-R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并且这一新的通信业务流程已经获得国际标准组织3GPP的批准,将写入新发布的规范中。  相似文献   

15.
铁路编组站GIPS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未来编组站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沿用传统运营模式和技术装备进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CIPS研究的技术要点是:面向生产工艺重构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用总体计划下挂各个生产环节子计划的组合体构成单一指挥体系,实现管控一体化及货运功能.CIPS在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搭建一个智能调节闭环通道,提高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京雄城际铁路箱梁预制场建造水平,体现"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理念,打造资源节约、智能创新、绿色环保的智能化梁场,通过京雄城际铁路固安制梁场实践,研究出一套铁路智能梁场建设标准.智能梁场建设应遵循"安全科学,经济实用,功能明确,资源便捷,绿色环保,智能创新,标准统一"的基本原则,通过吸取国内外梁场建设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以管理为主线,以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为支撑,提出了梁场分区域智能化总体要求,研制出箱梁预制成套智能化设备,形成智能化安全管理模式,为梁场智能建造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编组站自动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编组站驼峰自动化五十年发展的回顾,阐述了我国驼峰的发展历程及驼峰基础设备、控制系统的研究、发展过程和目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铁路站场遍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所在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卫星定位技术GNSS(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已经逐渐应用到列车定位技术中,在对列车进行定位时需要对定位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车站的定位数据可靠性验证工作建立在对车站站场进行多次遍历获得定位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列车在站场内遍历能够对现场很难实现的遍历情况进行重复测试。本文对铁路站场与有向图的相似性进行研究,建立基于铁路站场结构的拓扑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站场实际遍历的情况与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思路,提出一种基于链表数据结构的连续遍历站场的算法。结合实际站场图进行遍历算法仿真,较好地实现了连续遍历并获取较高的遍历效率。  相似文献   

19.
北京高速铁路动车段垃圾填埋场地基处理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高速铁路动车段中位于垃圾填埋场区域的路基,详细介绍对垃圾场地基进行渣土桩、注浆现场及效果检测等试验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两种地基处理方案施工及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大型深厚层杂填土地基处理的推荐意见。根据本次试验的成果,首次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将渣土桩用于处理地基,填补了我国铁路在大型、深厚层垃圾填埋场地基处理方面的空白,为今后类似工程地基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就目前国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建设及施工管理,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及石武客运专线项目进行了分析综述,着重阐述梁场各组成单元的规划建设、移运梁方法、设备组合和施工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