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车间空气中PAPI最高容许浓度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甲撑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属聚氨酯类化合物。聚氨酯是由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羟基化合物作用而制成,其主要单体为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对上呼吸道、眼结膜以及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其刺激作用随化合物的分子量增大而减弱。其中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还有明显的致敏作用,主要为过敏性哮喘和皮炎。因此,国内外已大量应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PAPI代替TDI,因其蒸气压低(25℃时MDI为0.000005mmHg,PAPI为0.000003 mmHg),  相似文献   

2.
MDI及TDI等很多二异氰酸酯类,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弹性剂和粘合剂等的生产。二异氰酸酯类的测定,过去用化学分析法(Marcali法),高速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及Ebell的气相色谱法等。但Marcali法芳香族胺有干扰。HPLC法的缺点是作衍生物的N-P-  相似文献   

3.
在聚氨酯工业上TDI为一重要的和广泛应用的异氰酸酯。其理由为生产原料甲苯二氨价格便宜,在室温为液体,运输、发泡和喷涂都较方便。但TDI蒸气压高,液体和蒸气均有刺激性,可产生皮肤和呼吸道刺激作用。并可使过敏工人在极低浓度下再接触即发生哮喘反应。 TDI允许浓度为0.02 PPM,美国职业病安全和健康研究所建议允许浓度为0.005PPM,上限为0.02PPM。为评价接触TDI对健康的影响,在一新建TDI生产工厂进行了深入研究。工人在此工作前未接触过TDI。在开始工作前,询问主观感觉,肺功能和免疫学资料,由1973年开始和以后继续观察。用个人监测器和空气环境监测器对工厂空气进行连续监测,本文对环境监测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产品的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并广泛应用于造船、机车、客车、汽车、管道、电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以及玩具、家具、游泳制品等。聚氨酯是由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羟基化合物作用而生成。其中主要的单体为异氰酸酯,常见的有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MDI)和聚甲撑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等。本类化合物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其刺激性随化合物的分子量增大而减弱。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毒性以TDI为最大。因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树脂的原料TDI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它赴所谓低分子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日本原一郎等曾首先做过报告,TDI操作工人的支气管哮喘病例已经有很多报告。然而最近,TDI用途非常多样化,小规模企业使用有扩大的趋势,所以意想不到的车间,由于TDI所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应给于必要的注意。作者等对石川县的代表性的传统工业山中漆器制造业工人,曾经历过认为由于TDI所致支气管哮喘病例。1972年聚氨酯喷涂油漆,在合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长期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100名乙基汽油作业(油库)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卫生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00例接触组均系西宁地区从事卸油、发油、计量的油库工人。其中男72名,女28名。接触毒物工龄在1~24年,多数在5年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是不接触任何毒物的部队战士,年龄在18~22岁。健康状况检查项目和方法,均按全国四乙基铅中毒诊断科研协作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简要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5名从事汽油加四乙基铅,14名铁路油槽车和7名油船装油工人的研究,其工作场所四乙基铅8小时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480,0.016和0.009mg/m~3,发现接触空气四乙基铅高、低浓度的工人其尿中都有Et_2pb~( 2),其排出量与空气中四乙基铅浓度间有显著的相关(r=0.70),说明Et_2b~( 2)可以为职业性接触四乙基铅的一种特异性的指标。接触不同空气四乙基铅浓度的工人的尿中Et_2pb~( 2)/总铅量间比率是不同的,从而推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62名男性接触二硫化碳工人和40名非接触者通过Farnswarth Munsell 100种颜色的辨别试验,研究慢性接触二硫化碳对视神经的损害作用。接触组:接触二硫化碳工龄6~36年(平均16年),年龄30~58岁(平均43岁)。对照组28~59岁(平均43.5岁),二组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别。目前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工人接触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工业煤气的应用日益增多,工人每日在生产环境中接触低浓度CO是难免的。本文对某厂接触低浓度CO工人进行临床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工人组:某玻璃厂工人共119名,其中灯泡车间104名,瓶胆车间15名。男20名,女99名。年  相似文献   

11.
长期接触工业品五氯酚(pcp)与五氯酚钠(Na-pcp)对人体的慢性影响在文献中报道不多,为探讨从事pcp和Na-pcp生产的工人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天津大沽化工厂进行了职业病调查,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pcp生产工人34人,平均接触工龄3年(1~9年);Na-pcp生产工人58人,平均接触工龄5年(1~11年)。另以30名不接触毒物,年龄构成相似者作为对照组。 (二)方法:1.临床体格检查:对全部受检  相似文献   

12.
工业上应用汽油和有机溶剂非常广泛,由于各种有机溶剂种类不同,对接触者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在我单位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如钳工经常接触汽油、煤油、机油和各种有机溶剂,油工接触各类型的油漆,组装工人的浸泡、洗刷零件都要接触不同的有机溶剂,致使工人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干燥、脱皮、裂口和过敏等症状。严重者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59名木尘接触工人做了肺通气功能测定,与91名对照组工人相比较,FEV_(1.0)、MMEF_(25-75%)、MVC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现场木尘浓度进行监测,均不同程度地超过最高容许浓度。结果说明木尘可引起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并认为FEV_(1.0)、MMEF_(25-75%)、MVC是呼吸道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生产聚氯乙烯工人的神经学检查结果。共检查200名工人(女性45人),平均年龄40岁(19~64岁),接触氯乙烯平均工龄14年(1~25年)。 200名工人按神经学检查结果分成三组:第一组58人无神经系统主诉和器质性疾病;第二组54人有无力型植物神经系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了解接触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吉林某地35名混苯接触组和20名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 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23‰、最低6‰(P <0.01).结论 职业性混苯接触可使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于掌握和应用,结果重复性好,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制造聚氯酯树脂使用的TDI,作为化学致敏物质,对人能引起喘息样症状,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关于TDI所致过敏性皮炎,却从未见过详细报告。因此,我们作了TDI对机体的作用,以皮肤致敏为中心,探讨过敏性皮炎的类型。实验动物选用BALB/C小鼠及同系的BALB/C—nu/nu小鼠(裸体小鼠),使用BALB/C小鼠主要观察由TDI引起皮肤炎的有无,使用裸体小鼠专为研究过敏皮炎的类型。方法:用1%,5%,30%的TDI橄榄油溶液,BALB/C小鼠用5%溶液涂敷背部去毛皮肤,裸体小鼠用30%溶液涂敷背部皮肤,各自均为每日一次,共5天连续涂敷。涂布终了4日后,用厚度计测量两耳的厚度。各对照组只用橄榄油涂敷,同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环氧树脂砂浆(胶泥)[下简称环氧]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它可引起神衰综合征、粘膜刺激症状、皮炎、角膜损害;又可使人体细胞遗传效应改变;并可使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脫离接触可恢复,可望作为环氧中毒的接触指标。环氧树脂毒作用主要来自环氧氯丙烷单体以及添加剂乙二胺等。应用环氧进行大埧混凝土缺陷补强,其力学性能良好,但作业工人自觉症状明显。鉴此,我们对108名接触环氧的工人和59名未接触环氧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Ghawbi等研究了36名慢性氰化物接触的电镀工,均见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增加。2名工人有急性精神病的发作,此与用硫氰酸盐治疗高血压病例中所见情况相似。根据Barnett经验,硫氰酸盐精神病与溴中毒性精神病无法监别,20名工人中有甲状腺肥大,I~(131)摄入显著增加,蛋白碘结合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化学物质接触的致敏症状,一般是不易发生的,为此特介绍由TDI引起致敏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和方法检测物质:使用2,4-TDI和4,4′-Diphenylmetbane diisocyanate(MDI)。用醋酸乙酯稀释为实验所需浓度。动物:为了转移实验目的用C3H/He,其他全部用ICR/JCL雌性小鼠。特别相同的其年龄限制均为7~8周,每组5~10只。一次刺激性,向小鼠左耳涂敷被检物质,肿胀用厚度计测定,涂敷前后厚度之差除以涂敷前的百分率为耳朵肿胀率。致敏和激发:小鼠背部去毛用5%TDI0.5毫升涂敷,一周后对左耳做激发实验,24小时后测定其肿胀率。  相似文献   

20.
本次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喷漆工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的变化情况。试图为苯或混合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寻找敏感指标提供资料。故在职业中毒普查中对53名接触混合苯(二甲苯、甲苯、苯)的工人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