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装箱化》1993,(11):25-27,24
本刊今年第5期发表了冯辉同志的《改进集装箱运输吨位利用率计算方法之我见》后,收到戈丰逵同志来稿,对此文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见解。嗣经周升熙同志披阅了冯、戈两文,又撰文详为阐述了他的见解。本刊为活跃学术空气,现将戈、周两文一并发表,冀请行家不吝赐稿,对这一专题继续展开计论。  相似文献   

2.
顾家骏 《集装箱化》1994,(11):4-6,22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为发展该省海运业和集装箱运输,决定举办“海南海运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本刊特发表顾家骏研究员的论文,以配合这一研讨会,并希望关心海南海运和集装箱运输的同志献计献策,积极惠稿.不胜欢迎。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集装箱化》2010,21(3):4-4
为促进集装箱运输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本刊特向社会各界征集稿源,欢迎广大作者向本刊投送集装箱运输、港口码头、物流和集装箱制造等方面的原创稿件。此外,凡在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举办的论文竞赛活动中获奖的文章,本刊将优先录用和发表;参赛论文也可同时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4.
丁俭 《集装箱化》1993,(1):24-24,32
本刊从1993年第一期起,将陆续分批登载国内外集装箱船公司的沿革、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机构与组织、国际航运公约与规则,以及集装箱运输的有关名词解释。警请读注意。  相似文献   

5.
黄致声 《集装箱化》1993,(4):9-11,34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中的三张单证“场站收据”、“交货记录”和“设备交接单”,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这三张单证首先是在上海“工试”中试点推行的,1990年9月20日开始推行“场战收据”,1991年4月1日起推行“交货记录”,1992年2月16日起推行“设备交接单”。二年多的实践中,已经充分证明,推广这三张单证,对加速我国集装箱运输管理走上正元曲化的道路起了很好的作用。这里发表上海外代黄致声同志的章。是推行这三张单证时的体会,也提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对各地各单位有所启迪,以供参考。本刊从第四期开始,每期刊登一张单证的内容,并随新单证的标准格式,对章中内容如有疑问,可给编辑部来信,我们负责转给作解答。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化》1993,(9):23-25
本刊过去曾登过几篇有关国际集装箱公约,受到广大读的欢迎。现应大家的需求,从本期起连载集装箱海关公约以及其它公约与法规,谅有利于增长国际集装箱运输实务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刊七九年第一期发表胡伟民撰写《谁先到达新大陆》一文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许多读者来信、来稿探讨“谁先到达美洲大陆”的问题。我们将陆续刊登各种观点的文章,欢迎争鸣。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2009,20(5):29-29
2009年4月27日,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主办,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承办。 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发表题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我国集装箱运输走出困境的步伐”(全文另发,见本期)的主旨演讲,相关港航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发表以下演讲:  相似文献   

9.
钟秋 《海运情报》2005,(2):11-14,21
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根据JOC—PIERS数据对从1993年到2003年的11年间的亚洲/美国间集装箱货流动向进行了调查,并于2004年6月25日发表了题为“亚洲/美国间集装箱运输量调查”的报告。据该报告,东行(亚洲→美国)在1993年以后亚洲船公司和欧洲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都增长,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化》2008,19(8):25-26
本刊曾于2008年第6期(总第203期)转载深圳市道路集装箱运输协会会刊《集装箱运输》刊登的深圳市安迅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博先生所著《深圳市集装箱运输管理建议》一文。对于行业组织的这一集中呼声,深圳市政府很快作出反应,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众所周知,道路运输是集装箱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且不说其在内陆短途运输及“门到门”物流供应链中的作用,就是大量空箱与货箱在同一港口各港区之间、港区与港区外堆场和货运站之间的转移,在我国许多港口基本上是依靠集卡运输实现的。正如上述《建议》与《意见》中所言,道路集装箱运输是我国许多港口城市的港口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深圳市道路集装箱运输业中存在的问题,在其他港口城市同一行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为此本刊摘要刊登深圳市政府的这一文件。“行业组织有所建言,政府部门有所作为”若能蔚然成风,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1.
我刊于今年第四期发表张苏东同志撰写的《炮击“紫石英”号》一文后,《报刊文摘》于8月17日摘要转载了该文。现宁夏一读者对其中一些细节提出不同佐证,我们刊登如下。同时,我们还约请原海军指挥学院研究员王彦同志撰写《中英双方谁先开炮之我见》,记述他曾采访该事件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4月27日,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主办,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水运院院长、集装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平贤主持,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宋德星局长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我国集装箱运输走出困境的步伐》的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集装箱运输迄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回顾我们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历史,无疑是令人自豪的。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陈长庚先生撰写的《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史回顾》,该文资料翔实、系统,值得一阅。当然,资料难免遗缺,有关港口可提供补充资料,以供刊登。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国人民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集装箱运输也有了更大更高的需求。面对新形势,集装箱运输战线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使水路集装箱运输持续高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陈长庚先生从1976年就开始在上海港从事港口经营管理工作,自1995年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这一行业组织的秘书长,按照协会“服务、信息、调研和自身建设”的方针,推动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内贸箱发展等4个专业委员会建设,为促进国内各港口集装箱码头公司的合作和共同发展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文正是作者多年来广泛收集资料,潜心探索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历史的结晶。文章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篇幅恢宏,是研究我国港口和集装箱运输发展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本刊自本期起分4期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集装箱化》2011,(4):38
为促进集装箱运输业的交流与合作,本刊特向社会各界征集稿源,欢迎广大作者向本刊投送集装箱运输、港口码头、物流技术和集装箱制造等方面的原创稿件。此外,凡在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举办的论文竞赛活动中获奖的文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1998,(1):1-1
当炎黄子孙度过了具有历史意义、扬眉吐气的1997年,当人们还沉浸在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的喜悦中时,又迎来了深入改革开放的1998年新春。本刊同人怀着极其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向业界领导和朋友,向海内外的广大读和作,致以新春的祝贺。同时谨献上一份新年礼物——本刊扩版后的第1期。  相似文献   

18.
为您服务     
《集装箱化》2005,(8):6-6
《集装箱化》杂志从2002年12月至2005年1月,连续举办由王泉水同志主讲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讲座”。这些讲座,中外结合,深入浅出,深受业欢迎。为配合2005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2005年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研讨会”,本刊现把上述讲座整理成一个题录表,供读和业查找翻阅。如有需要,亦可来函、来电或发Email索购。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化》2008,19(1):1-6
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历史上有2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30年前,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平乡城”轮开辟了上海至澳大利亚集装箱班轮航线;10年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组建了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我刊就国际及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当前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船舶大型化、市场集约化、班轮联盟重组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未来集装箱运输趋势等问题对中远集运总经理孙家康先生进行书面专访。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为配合北京2005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研讨会的召开,以实际行动贯彻研讨会“分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发展经验、探讨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策略”宗旨,我刊把这一期辑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专刊”,共发表11篇专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