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弹性支座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以弹性支座为关键部件的弹性简单悬挂的技术特性和应用前景.弹性橡胶元件是弹性支座的核心部件.弹性橡胶元件的老化性能是研究的重点.对其国产化研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弹性支座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弹性支座的施工测量、选型、安装、调整等施工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1.综述桥梁现场动载试验成果,提出挠曲力和伸缩力是改革桥墩设计的关键。 2.研究板式橡胶支座的特点,提出不同于固定或活动支座的弹性支座概念,用以克服挠曲力和伸缩力的不利影响。 3.提出弹性支座柔性桥墩的两种结构图式,通过计算对比,论证了它们的优越性和适用范围。 4.用试验资料较完整的莫河桥实测值与改为弹性支座的计算值对比,说明只要改变支座即可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4.
于素芬 《电气化铁道》2005,(2):22-23,26
介绍了弹性支座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论证了弹性支座的有关技术特性和对接触网受流质量的改善,并对其国产化研制的可能和进展情况作了说明,有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桥梁的荷载特点及功能要求,提出了跨座式轨道梁支座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对支座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支座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表明支座各部件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通过等效荷载幅下的300万次疲劳试验验证支座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加载过程中支座各部件始终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支座结构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别建立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弹性扣件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了该2种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在不同桥梁支座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桥梁弹性支座降低了系统的刚度,从而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低于刚性支座下的固有频率;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随着轨道板下弹簧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扣件刚度的改变对于弹性扣件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几乎没有影响;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桥梁耦合系统以及弹性扣件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均低于桥梁自身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7.
盆式橡胶支座结构及混凝土墩台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平面轴对称模型替代传统的三维实体模型,对盆式橡胶支座进行了较全面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并将不同支承形式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弹性支承时混凝土墩台的受力情况,并较系统地探讨了支座和混凝土墩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工程应用中增大支座结构安全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铅芯橡胶桥梁隔震支座屈服比的优化及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不同未隔震桥梁自振周期,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弹性周期、非弹性周期和隔震屈服比的198个单自由度隔震桥梁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研究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屈服比与其耗能比的关系以及不同地震水平下的优化屈服比。研究表明,隔震支座优化屈服比随着地震动水平的增强而增大,但增大趋势逐渐减缓;以ElCentro波作为激励得到的优化屈服比拟合公式对不同地震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将基于最大限度耗能确定的隔震支座优化屈服比应用到桥梁隔震的两阶段设计中,即保证了桥梁在正常条件下的使用,又保证了在较大地震荷载作用下,隔震支座最大限度地发挥耗能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圆弧梁初参数方程的通解为基础,求得承受任意分布载荷的圆弧梁段的载荷函数,推得反映状态向量变化的传递矩阵式。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推得圆弧梁在弹性支座作用处和集中载荷作用处的点矩阵,解决在这些截面两侧某些状态变量突变的问题。将多跨弹性支座圆弧梁的复杂计算变成一个利用一维矩阵连续相乘的简单问题。通过验证表明,这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和理论解一致。通过对多跨弹性支座圆弧梁实例的计算表明,其结果与其他方法求得的结果也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0.
浮置板轨道结构的振动频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浮置板轨道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减振降噪效果最显著,而其减振性能与它的固有频率有关.通过建立浮置板轨道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浮置板轨道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了浮置板轨道的断面形状、弹性支座刚度、浮置板长度、弹性支座布置间距等对浮置板轨道系统振动频率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浮置板轨道结构的优化隔振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铁路CFG桩复合地基上的铁路路堤为柔性基础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研究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均表明,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和受力规律与刚性基础差别较大,桩的荷载分担比差别也较大,故目前采用刚性基础的方法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而柔性载荷试验可以更好地反映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受力情况。因此,建议采用柔性载荷试验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型铁路柔性轨道弯曲变形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火车渡轮的装载量和装卸效率,提高火车渡轮引桥对船型的适应性,设计了一种以短轨构成,并在相邻接短轨之间预留一定伸缩间隙的柔性轨道。推导了柔性轨道段在进行船岸对接时的整体弯曲变形几何关系和轨道间隙变化量的计算公式,计算了柔性轨道在不同弯曲变形状态下各设计参数的对应数值。从几何变形关系及其数值分析方面证明了该柔性轨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邯长铁路柔性桥墩的实地考察,结合原桥设计图纸对柔性桥墩的加固方案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了3种不同的加固方案,并对加固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总结了3种方案的优缺点,优选出一种适合邯长铁路现状的柔性桥墩加固方案并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车辆系统中轮对的弹性效应对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运用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将轮对柔性化处理后导入多体动力学软件UM中,建立考虑轮对为柔性的某型高速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轮对柔性对高速车辆动态曲线通过的各项安全性能指标及平稳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轮对刚性与柔性对高速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和垂向平稳性指数较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轮轨接触角、轮对侧滚角位移和横向平稳性指数较多刚体动力学模型有所升高。考虑轮对的弹性效应对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柔性轮对较刚性轮对更能真实地反映车辆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公路桥梁工程中常有现浇箱梁,体积大,重量重,现浇施工时一般采用满堂支架,但在山区公路桥梁中,会遇到复杂地形,出现满堂支架搭设高度过高导致安全性降低等问题,需要对支架搭设进行处理。结合福建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A11标现浇箱梁工程实例,对复杂地形下利用钢管桩贝雷桁架配合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方案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软横跨应用在行车速度不大于 16 0 km/ h的电化区段 ,本文结合广深线及哈大线 Re2 0 0 c接触网软横跨的结构特点 ,对影响软横跨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解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的落石防护性能,设计2组防护能级为750 k J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进行足尺冲击试验研究。模型1为按照现有标准所选型得到的系统配置;模型2为改进后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1无法拦截750 k J落石的冲击,系统崩溃;模型2成功地拦截了落石,且冲击后模型2的各主要组成构件等均未发生破坏,仅需要对耗能元件进行更换,即可继续投入使用。通过对高速视频的解构,对各部分组成构件的运动和受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的三阶段工作历程,并分析系统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实测的钢丝绳拉力时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铁柔性接触网检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网动态检测是确保地铁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使用检测车对地铁柔性接触网进行预防性检测,对地铁列车正常取流和预防断电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地铁柔性接触网检测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客运专线东湖特大桥112 m提篮拱系梁支架的方案比选、结构设计及其实施工步骤。对大桥的基础形式、支架结构、预压方法进行了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后,从钻孔桩设计,钢管桩立柱设计、桁架设计、预压方案、施工步骤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提篮拱系支架的设计与施工过程,最终达到节约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高速铁路收益,将部分高速铁路席位以灵活车票的形式出售.灵活车票价格较低,且在出售时只确定出行时段或备选车次集合,具体车次和席位延迟到发车前的某个时间兑现.设计两阶段售票组织方法,构建考虑灵活车票的两阶段高速铁路票额分配模型,采用CPLEX求解.利用模型最优解构造基于预订限制的预售控制策略,设计仿真算法,并选取京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