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通过为驾驶员提供实时道路交通信息,引导加强员的路线选择行为,从而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然而,由于驾驶员的交通转向而引起的附加交通量,却对替换路线的服务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上海市的实际交通状况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拟网络,对在道路发生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驾驶员的拥挤转向行为与可替换路线服务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转向交通量对替换路线的服务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也表明要想维持替换路线的期望服务水平,必须提供合理的转向交通量和对拥挤转向的交通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浅析气候对交通发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4):65-66,72
根据气候对交通发生量影响的模糊性,利用模糊数学法对交通量的可靠度进行分析,旨在减少交通量调查过程中的不可避免误差,准确反映交通的实际发生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境内3个服务区的主线交通量和驶入交通量进行现场人工调查,分析了重载车辆驶入率和交通组成的日变化规律,提出了建议值,可以为服务区路面设计交通量的确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裕华路的交通现状进行路段摄像及浮动车法调查,得出交通量及饱和度数据,并预测规划期末的交通量及饱和度,为道路规划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架复合道路的特点,在交通量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修正计算,结合地面反射声的影响,对西安高架快速干道交通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6.
最短路-最大流交通分配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确定公路网各路段交通量,在最短路交通分配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求最短路上最大流的分析技术,提出了最短路上最大流交通分配计算方法。依据对公路网中不同路段初定的技术等级所具备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和拥挤度的要求,确定出该路段的容许交通量,当路段所分配到的交通量累计达到这一量值时,及时地对路段技术等级进行调整,进而对该路段的路权与容许交通量进行适时的调整。算例表明:该计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交通分配过程中有关路权处理的整体质量,较现行的最短路交通分配法和交通容量限制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7.
交通量预测是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从面向应用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种用于交通影响分析(TIA)的交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回归分析、时间价值原理与重力分布原理预测交通量建立。实例应用表明模型是实用的。较之传统经验方法,模型能够有效定量预测新建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中的交通产生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TransCAD软件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简化交通影响分析的交通需求预测计算步骤,降低计算难度,提出了进行过境交通量预测的基本思路.根据调查路段交通量,利用TransCAD软件反推现状出行OD矩阵,再根据反推的OD矩阵标定重力模型参数推算出各小区出行产生量;然后利用简化的出行分布和交通分配的组合程序,得到预测的未来年路段过境交通量;应用出行率法得到项目交通产生量,通过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可得到未来年由项目产生的路段交通量.将路段交通量叠加,得到未来年路段交通总量,以此为基础计算服务水平,作为交通影响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博强  刘清  吴蓉 《交通科技》2013,(4):124-127
以漳州市角美万星财富广场项目为例,对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在调查周边交通条件及交通量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的交通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交通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2-24, 32
基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及“增长率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了规划年交通量及远景交通量预测。通过对普兴镇交通区域进行划分,结合小镇居民交通出行方式,预测了各小区内部之间以及普兴镇与外部地区之间的出发和吸引OD,并对机动车规划年OD使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对各规划道路进行分配,预测了每条规划道路的远景交通量,由此对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提出了合理建议。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道路通行能力可以满足远景年交通需求,拟定的横断面形式服务水平可达D级以上。项目建成至今交通状况良好,说明所拟定的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静化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交通静化的起源与概念,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原则及依据;详细阐述了各种交通静化技术与措施的含义、用途、适用地点、优缺点以及可取得的在降低车速、减少交通量、降低交通事故率等方面的成效;针对我国交通状况,探讨了我国引进交通静化技术的必要性,展望了交通静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交通信息对出行者在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中的作用机理和过程,阐述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述了交通信息的效用度和出行者信任度之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定性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交通物流     
《经济导报》2005,(4):95-97
型国际比赛是物流方面巨大的挑战。拥挤的游客及交通流量需要直接有效地到达比赛场地。一个德国和中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正在开发一种交通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研究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交通问题的研究方法,并以仿真软件TSIS中的FRESIM模型,分析研究高速公路中的事故黑点对交通特性及环境的影响.另外,通过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进行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赵永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50-55,64,313
从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与堵塞问题着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单向交通设置的基本情况,论述了设置单向交通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宏观角度对单向交通这种交通管制方式的设置条件、设置模式以及设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性,阐述了单向交通与公共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重视交通控制设施建设是构建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也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行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产生了促进作用。文章简单分析交通控制设施的可视性,为实现交通安全的目标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事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交通事故研究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交通问题的研究方法,并以仿真软件TSIS中的FRESIM模型,分析研究高速公路中的事故黑点对交通特性及环境的影响。另外,通过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进行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交通流流量密度模型中当密度达到最佳密度Km 附近时流量值出现突然下降的现象,从车流运动过程分析移动车流群在最佳密度附近的流量-时间变化规律和密度-时间变化规律,发现车流群所产生的回波速度是影响流量陡降现象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格林希尔治模型缺陷本质的基础上,指出交通流模型采用二阶段模型的必然性,并建立了相应模型。  相似文献   

19.
道路因素、交通环境与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依据汽车行驶对公路的基本要求,分析道路因素、交通环境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掌握道路的使用特性,正确使用道路、改善交通环境,对预防交通事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