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未防护的岩质路堑公路边坡,选取了岩性、结构与构造、建成年代、坡度、周围环境等基本相同的路段,对自然恢复植被的盖度、地上生物量、高度、物种在阴坡、阳坡及上坡、中坡、下坡空间的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边坡自然恢复的植被的盖度、物种类型、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在阴阳坡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阳坡盖度57.2%、生物量212.1g·m-2、物种数量为15,阴坡盖度80.0%、生物量534.8g·m-2、物种数量为20,阴坡明显大于阳坡;植被的盖度、物种类型、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在不同坡位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现为上坡盖度65.0%、生物量264.3g·m-2、物种数量为6.3,中坡盖度72.5%、生物量507.0g·m-2、物种数量6.3,下坡盖度68.3%、生物量372.7g·m-2、物种数量7.2,不同坡位之间的植被自然恢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9)
利用表层土壤和地表有机植物残体堆肥产物作为客土基材,在高速公路边坡进行客土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层土壤和地表有机植物残体堆肥产物作为主要客土基材进行边坡客土喷播绿化,可显著加快边坡植被建群速度,有利于促进边坡植被保持合理的草灌比例,有利于促进边坡植被群落向着乡土化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客土喷播工程中的覆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工程设计和实践中往往没有明确要求,以往的研究工作极少对覆盖物和覆盖方式进行系统探讨。本研究以山东省滨莱高速公路岩石路堑边坡客土喷播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客土喷播的坡面采取无纺布、草帘、塑料网等8种不同覆盖模式,通过观测土壤流失量、土壤温湿度、地上生物量等指标并对比发现,采用无纺布覆盖能发挥最佳的防冲刷效果,短期内有一定的积温保湿效果,地上生物量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受到明显限制;采用草帘覆盖则能提供持久稳定的保土保温保湿效果,有利于促进植物出芽成坪;采用塑料网覆盖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能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坡面植被恢复工程中的有效覆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上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日新月异.就客土喷播而言,有干式客土喷播、液压式客土喷播、湿式客土喷播等等,各种客土喷播形式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这里主要论述湿式客土喷播的使用、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工程试验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石质边坡生态恢复及治理技术是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难点,文章通过对宝鸡至天水高速公路(天水境内)红砂岩边坡采用客土喷播+人工建植技术生态恢复的实施,介绍该段边坡绿化技术,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客土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黄土地区具有干旱半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的气候特点,土质疏松,公路边坡易被侵蚀。2004年3~9月,禹门口-阎良高速公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开展了黄土边坡生态恢复试验研究。2004~2006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采取客土喷播技术,能够在公路边坡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植被,1年后植被覆盖率可以达到100%。边坡一旦建立植被,只要植物种类配比恰当,植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坡比是影响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条件的话,宜采用1∶1的边坡。  相似文献   

7.
植生基材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中植物生长的基础,为筛选出适宜于川西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植生基材,选取我国4种常用植被恢复技术的代表性配比,测定其理化性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基材理化性质间的差异性,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厚层基材的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最高,分别达到2 169.71 g/kg和80.70%,喷混植生基材最低,分别为265.13 g/kg、35.64%;4种基材pH值在7.31~9.73之间,厚层基材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喷混植生基材养分含量最低;客土喷播基材和植被混凝土基材的各性质相近且介于前两者之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持水量、孔隙度和氮素养分是基材理化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4种基材综合得分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厚层基材>客土喷播基材>植被混凝土基材>喷混植生基材。因此,厚层基材在各方面等均处于较好水平,适合于气候环境恶劣下的岩质边坡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8.
上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湿式客土喷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上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日新月异。就客土喷播而言,有干式客土喷播、液压式客土喷播、湿式客土喷播等等,各种客土喷播形式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这里主要论述湿式客土喷播的使用、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工程试验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改良喷播植草技术在红砂岩边坡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永安  王玲  黄滔  李轩  胡果生 《公路》2005,(1):212-215
改良喷播植草技术是在湿式普通液压喷播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部分施工工艺而使红砂岩边坡一次喷播成功.无论是成坪速度.还是成坪效果均比客土喷播优良.而成本仅为客土喷播及其他生物防护的25%~50%。  相似文献   

10.
周岳华  石翔 《公路》2006,(Z1):281-285
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的边坡、边沟、桥梁锥坡、超高路段和中央分隔带排水工程,按照生态环保的要求,采用客土喷播、挂三维网、直接喷播草种等多种生物防护技术,经过一个冬、春旱季的考验,草坪生长良好,由此表明,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采用的生物防护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分析了多年冻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腹部的青藏公路、东部的青康公路及小兴安岭地区的黑北公路的4个观测场、5个观测站、100多个观测断面和1处桥梁桩基实验场30多年的观测研究,取得了各时期的观测数据200多万组。从冻土工程理论、勘察设计方法、工程稳定措施、冻土工程病害预防养护与工程寿命保障,到高寒缺氧恶劣环境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筑养路职工生命健康关怀等方面,对所取得的数据开展了系统研究,创新、集成了针对中国实际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推动了中国冻土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公路冻土工程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昌敦虎  陈济丁  孔亚平 《公路》2005,(6):130-13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冻土退化而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文章利用“建没项目——生态环境要素”矩阵,在分析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各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得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为:植被、野生动物及其生境、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土流失和冻土层。  相似文献   

13.
文克俭  刘秀峰 《公路》2003,(3):116-120
根据2001年度对贵新高等级公路护坡草地病虫害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贵新高等级公路护坡草地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其中:主要病害共有7种,分别是:锈病、黑粉病、白粉病、褐斑病、云斑病、离蠕孢叶枯病和由交链孢属引起的叶斑病。主要害虫有6科15种,其中:蝗科3种、飞虱科2种、叶蝉科5种、夜蛾科2种、蚜科1种、蝽科2种。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路线选线工作,结合青藏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分析了青藏高原的建设特点及各种控制因素对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路线方案的选线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下垫面(裸坡、草被和混凝土)公路护坡为基准,研究在不同流量下,坡面水流水动力学因子弗汝德数Fr、阻力系数/与雷诺数Re之间的关系及特性,以此说明草被护坡在不同公路护坡方式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探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阴阳坡、高边坡及冰害等工程处理措施,分析其工程特征,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用土工格栅加筋挡墙能有效解决常规处理方案所遇到的问题,为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孔亚平  陈济丁  辛有俊 《公路》2008,(3):179-184
植被是维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来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沿线植被的种类、类型及其特征,提出青藏公路沿线最普遍的三类植被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原沼泽群落,沿线植被生存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通过样方数据揭示:除取土坑外,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公路界外50 m;受公路建设的干扰,公路两侧草原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演化及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双杰  周文锦 《公路》2005,(1):37-41
青藏公路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成通车以来,特别是70~80年代黑色路面铺筑后,冻土环境不断恶化。基于近50年来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演化规律,分析冻土环境与生态环境及工程稳定性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提出保护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青藏公路热棒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降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是制约青藏地区道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热棒是防止多年冻土路基上限下降的措施,为了研究热棒路基的降温效果,动态监测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百米路基试验路段的温度变化,通过与一般路基对比,分析了热棒路基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降温效应。研究发现:热棒路基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温度、保护冻土和增强路基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橡胶沥青性能稳定,却由于缺乏配套的施工设备而无法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现状,对橡胶沥青洒布车的设计、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出:橡胶沥青洒布设备有利于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