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凯越轿车配备2种风窗刮水系统,分别是无雨量传感器的风窗刮水系统和有雨量传感器的风窗刮水系统。 1 无雨量传感器的风商刮水系统及清洗系统 无雨量传感器的风窗刮水系统及清洗系统由刮水器电动机、刮水器臂、刮水器刮片、刮水器/清洗器开关、清洗液泵、清洗液箱、喷水嘴、水管等组成。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大的问题,以地毯总成和顶衬总成为例,采用10 L袋子法、2 000 L袋子法分别在试验室及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抽排风烘烤工艺降低汽车软内饰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改善气味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测试对象、测试设备、抽排风后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样品的VOC测试分析过程,并对样品是否经过抽排风烘烤处理的VOC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抽排风烘烤工艺能够明显降低汽车地毯和顶衬的VOC含量、改善气味性,有效解决了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汽车使用甲醇汽油后排气中非常规排放物的成分及含量,利用一台质谱分析仪对两辆汽车燃用甲醇汽油及普通汽油的排放物进行了分析,并对排放物中甲醇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汽油与甲醇汽油排放中物质种类基本一致,甲醇汽油排放物中还含有正丙醇、乙酸乙酯、苯酚、丁酸四种物质;甲醇汽油排放物中的甲醇含量很少,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海牌DD650G型大型客车风窗结构设计为例,说明了大型客车风窗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详细地介绍了风窗各部位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气味嗅辩仪/质谱联用法(TD-GC-O/MS)分析前壁板隔音件总成及其材料,分析聚氨酯发泡层(PU)、乙烯-醋酸共聚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层(EVA+PET)的气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通过气味评价确定总成和各材料层的气味类型和气味强度,分析气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气味类型和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导致总成气味的主要物质。据此通过改变材料层原料的配方和工艺、催化剂、EVA用量来提升前壁板隔音件的气味。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客车造型与风窗的发展情况,强调了风窗设计在客车造型方面的重要性,并对国内大客车行业在车身造型及风窗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客车风窗与玻璃的合理匹配,重点研究了风窗设计的工艺性及风窗和玻璃制造的工艺准备,提出了客车风窗与安全玻璃的合理装配工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客车车窗粘接技术,并以前风挡窗、侧窗、乘客门窗为例,介绍其结构与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闻晓 《西北汽车》1996,(4):53-58
本文对汽车前大灯,转向灯,制动灯等照明装置,以及电喇叭,电流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等辅助电器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在线质谱技术的原理和在线质谱仪的特点,初步研究了在线质谱技术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分析对比了在线技术和离线技术应用在空气质量检测优势和缺点,展望了快速线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汽车风窗刮水器(Windshield Wipers)是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性能优越与否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其中,刮片(Wiper Blades)与风窗弧面的贴合性能及刮片自身的特性构成了刮水器技术的机械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18版CNCAP的施行,汽车行人保护安全性能愈发重要。基于行人头部保护试验规程,以短前悬纯电动车开发为例,详细介绍了风窗横梁从概念阶段、详细设计到分析验证的全过程,为行保及风窗横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国内大客车风窗玻璃安装的几种常用结构,并对其特点及强度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指出了风窗安装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体式车身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分体式车身风窗玻璃安装密封结构、车门总成密封结构、车门门口密封结构、前风窗与前围和顶盖连接密封结构及顶盖与后侧围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淋雨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甲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硅胶采样管吸附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的甲醇,再用水将硅胶采样管中的甲醇洗脱,洗脱液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此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是0.035μg/mL,线性范围为0.1μg/mL-40μg/mL,加标回收率在98%-101%。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灵敏,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经实际样品测定,完全满足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甲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汽車駕駛室风窗边框的生产,曾經一度是我厂生产上的难关。后来,我們先后制成了风窗边框条冷拉装置和风窗弯框机,攻克了这个难关。现分別介紹如下。一、风窗边框条冷拉装置我厂生产武汉牌載重汽車,其駕駛室风窗边框断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为找到聚丙烯塑料样板气味的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气味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将气味的来源锁定在改性助剂中的抗氧剂与聚丙烯成型过程中的热降解。进一步通过气味对比实验,确认更改抗氧剂类型与降低注塑温度对降低气味是有效的,将抗氧剂由BHT变更为1010,气味等级平均值降低0.5级;将注塑温度由230℃降低为210℃,气味等级降低0.5级。这两种措施都能使聚丙烯样板气味等级达到标准要求的4.0级。  相似文献   

18.
魏国 《湖北汽车》2000,(3):29-31,34
介绍了汽车安全玻璃的种类,生产方法以及检测内容,手段,指出普通钢化玻璃做为汽车玻璃的一种,只能用在汽车其它部位上,而不能用于汽车前风窗,汽车前风窗应该采有区域化钢化玻璃,夹层玻璃或高抗穿透性夹层玻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日益凸显的汽车侧窗风振噪声问题,进行了汽车侧窗风振噪声特性研究。首先分析汽车风振噪声产生机理,然后对某款轿车不同侧窗完全开启时引起的风振噪声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通过分析监测点的声压和声压级频谱特征,发现不同侧窗开启模式下汽车侧窗风振噪声特性存在差异:单一后窗开启或者两后窗同时开启情况下风振噪声具有多谐振荡的特性;其它情况下风振噪声仅有单一的风振峰值;在发生共振时,两后窗同时开启引起的风振噪声最强。本研究从CFD数值模拟流场和前后窗造型等角度揭示了不同侧窗开启风振噪声特性存在差异的原因,为侧窗风振噪声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户痛点、品牌调性、品牌溢价三方面介绍了开发整车专属气味的必要性,以某研发车为例,介绍了某研发车的定位、目标人群,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确定了专属气味的种类即薄荷味,通过气味带入与植入两种方式进行验证,经过迭代,确定最终方案为将香精微胶囊植入到B柱下护板中,对植入香精微胶囊的B柱下护板进行香味持久性试验与物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味植入技术在满足B柱下护板物性要求的同时可以长期有效改变车内刺激性气味,使顾客气味感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