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论我国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策略与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我国21世纪科技发展实现战略突破的关键。作者结合对未来全球科技发展的预测,研究提出了我国在21世纪中叶建成小康社会的科技保证。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保险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的基本原理,剖析了我国科技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收集了中国31个省份2017年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21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过程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计算各省科技创新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综合得分都为负值,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最后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我国高校实现建立国际化大学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针对我国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与措施不完善、资源保障不足以及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等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我国科技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组建集团、整合传媒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是我国科技传媒业应对严峻局面的必然选择。在分析了我国科技传媒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了我国科技传媒业实行集团化的思想,并对其组建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在体制机制、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新时期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面临的经济、人口、社会、气候环境、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形势需求,提出了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研究认为,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制约在于技术研发自主程度不足、创新动力活力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链条不畅;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需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科技工作进展与成就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我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万钢介绍,我国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重大专项方面,例如移动通讯、集成电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政策,接着论述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政策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税政策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高科技财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发达国家经验,对完善我国的科技税法体系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就科技工作进展与成就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我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在由出口贸易大国转变为出口贸易强国的过程中,所应进行的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方面的战略思考.文中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调整出口贸易结构的内容及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2.
策克铁路口岸建成之后,进出口作业量大幅提高。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通关速度,保证进出口贸易的顺畅。从建设策克铁路口岸信息平台的需求、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布局,并指明其对策克铁路口岸进出口作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2008年6月,人民币汇率已破7大关,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减弱,外贸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这不仅抑制了出口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外汇风险。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推动市场多元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才能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中韩贸易的基本状况是:中方逆差总额巨大,在有些年份中超过对韩出口额.产生中方逆差的原因有:韩国贸易政策和出口战略的调整(包括韩国进口的来源国和地区范围扩大、韩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国家构成改变、韩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韩国政府在发展中韩经贸中的两种不同作用;中韩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日益被认可;我国对开发韩国市场缺乏足够重视等.消除或减少中方贸易逆差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双边磋商;优化相互直接投资结构;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扩大对韩文化产品出口并带动相关出口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规模报酬递增说解释了许多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贸易现象,从五个方面对传统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规模报酬递增的贸易思想,我们应从培育规模经济出发,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于汇率是各国之间贸易结算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出口的影响至关重要,也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对作为传统行业的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会产生何种影响,学术界的研究结论不一.以往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只会导致出口减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米谷贸易这一被形容为从殖民地时代至1975年一直由华人垄断的行业作为一个探井来探讨越南南方华人米商的历史。笔者将殖民地笔者将殖民地时期至1950年的华人米谷贸易分成三个阶段,1900年到1928年三十年间,越南南方土生土长的华人米商崭露头角,大放异彩,并与法国人紧密联系;之前的越南华人米商主力则是从新加坡和香港而来,而非本地米商;1930年代后,米谷贸易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基本完全崩溃,华人主导的米谷贸易也深受影响,全然谈不到兴旺。  相似文献   

18.
在1847年以前,广州港蔗糖出口处于上升阶段。此后,广州港蔗糖出口量逐渐下降。洋糖的大量输入、国际市场上糖税的变更、香港转口贸易的竞争、汕头开埠是导致其出口量下跌的重要原因。广州港草席出口形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广州出口草席销路很好。第二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广州港出口草席逐渐下降。第三阶段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期,形成了广州地席出口的“黄金时代”,此后逐渐衰落。来自日本和国内其它口岸的竞争,广州出口草席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织席者和贩席者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草席出口衰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西南地区海港竞争力对贵州陆港的引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港建设可以完善西南地区的外贸运输体系,改变西南地区出口集装箱选择海港的行为,为了分析贵州陆港建设后,西南地区出口集装箱选择海港的行为,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开发了海港对陆港的吸引力模型,建立了海港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计算海港综合竞争力的方法。以西南地区可利用的港口为对象,分析了西南地区出口集装箱经由贵阳陆港选择海港的概率,为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建设和海港的市场营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govermment has no anthority to intervene in the merger and separation of enterprises except to intervene in the export market by the protective tariff policy, but the enterprises can compet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the form of merger or separ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duopoly model was extended to a multiopoly model under Krugman- Brander framework,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on the enterprise' payoffs and trade policies were studied, and the promise and policy effect of flexible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s were analyzed. The obtained proposition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can offset the effect of other countrie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rise of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is helpful to the formation of free trade. Furthermore, 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rise of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auses the increase ( or decrease) of domestic producer surplus, then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a form of separation ( or merg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dustry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