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锚索测力计的作用及其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 《路基工程》2005,(3):40-42
阐述了锚索张拉应力值、锁定应力值和设计应力值的概念;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种类和原因,采用锚索测力计校验和克服预应力损失,使得锚索预应力趋于稳定后达到设计应力值;采用锚索测力计对锚索预应力进行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6)
预应力锚索张拉是锚索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利用常规方法进行张拉通常会产生预应力锚索中每根钢绞线受力不均的现象。从锚索钢绞线受荷变形机理出发,分析了两种类型预应力锚索的非均匀张拉现象及应力失效问题,并讨论了利用单束预应力千斤顶和整束预应力千斤顶分别对锚索施加预应力的优势和缺点,提出与另一种方法相结合的新型张拉装置和工艺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软土堤岸支护锚索预应力损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锚索已广泛应用于岩土支护工程中,但对于其在锚固后的预应力损失问题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软土中锚索张拉锁定后及后续工况影响下的预应力损失研究更鲜有报道。通过现场试验对软土堤岸支护工程中锚索预应力变化进行全程监测,研究与对比分析了锚索在张拉锁定、土体开挖和土体堆载后的预应力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土体蠕变与钢绞线松弛是引起软土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原因;锚索在锁定后30天预应力损失趋于稳定,预应力损失为10.5%;后续工况中的土体开挖与土体堆载对预应力锚索的影响作用相当于对张拉锁定后的锚索预应力损失进行荷载补偿张拉,经荷载补偿张拉后,锚索预应力初始值越大,预应力损失量越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梅河高速公路东段K4+930~K5+190左侧边坡,选取了7根锚索进行预应力检测,该文介绍了锚索预应力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该路堑高边坡预应力锚索目前预应力损失情况以及目前预应力锚索工作状态是否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王兴国  罗维宏  李鑫  李海民 《公路》2005,(7):99-105
通过预应力锚索桩板式高挡墙的多级承载式预应力锚索结构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计算与分析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晚华 《公路工程》2009,34(2):176-178
通过分散承压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分散型承压预应力锚索结构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分散型承压锚索的受力机理、适用范围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对分散承压型锚索和普通集中拉力型锚索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桩在治理滑坡应用中的几个力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预应力锚索桩在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黄泥包、康家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用预应力锚索桩治理滑坡所应注意的几个力学问题,对类似工程预应力锚索桩的设计有指导意义,并分析了这几个问题对预应力锚索桩在治滑效果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以兰州南山路边坡加固工程为例,为了指导预应力锚索在湿陷性黄土层中的应用,对该地层进行了预应力锚索抗拔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逐级抗拔试验,各锚索均未出现破坏,验证了锚索抗拔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超张拉直至锚索破坏,得到湿陷性黄土地层锚索极限抗拔力达到约600 kN,得出实际工程预应力锚索设计安全系数大于2.0.加载过程中,随着荷载的逐级增加,荷载与位移均呈非线性变化.通过曲线拟合,得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层中预应力锚索Q-S曲线拟合多项式,可作为同类预应力锚索计算的参考依据.现场试验充分证实了在混陷性黄土地层中使用预应力锚索是可行的,这对今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边坡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总结预应力锚索对高边坡道路加固的力学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剖析了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施工技术和关键要点,最后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加固中的实施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受力现场测试与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特点,在现场布置测试元件对其墙后土压力分布、桩锚固段接触应力分布进行了测试研究。同时考虑桩板与岩土界面、锚索与岩土界面以及锚索的预应力等建立"耦合"分析数值模型对桩板墙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锚索预应力的作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存在明显的"水平土拱效应",预应力锚索的限位作用不但改变了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形式,也使得合力的大小与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发生了明显地改变。建议对按规范规定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的墙后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