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分析了老龄柴油机普遍存在着油耗大,功率不能正常发挥的问题,提出了调整燃烧过程技术参数,改善燃烧工况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CFD软件,以G4135直喷式柴油机为对象,运用多维燃烧模型,对缸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曲轴转角下的气体速度、压力、温度、氧气浓度和碳烟浓度等,计算所得数据与相关文献相吻合。结果表明FLUENT所提供的燃烧模型可以作为预测柴油机缸内燃烧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为进一步研究同类型柴油机的燃烧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船用柴油机运行的性能和可靠性,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缸压信号实时采集处理技术是实现燃烧过程控制和监测的重要基础。基于原有控制系统增加燃烧闭环控制过程是最经济和现实的技术途径,因此本文基于柴油机控制系统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对满足燃烧闭环控制的缸压信号采集技术的要求和实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柴油机燃烧闭环控制对缸压信号采集处理的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叙述分析了掌握船舶柴油机燃料油点火燃烧特性的重要性及目前国内外对点火燃烧特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给出在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Bolnes 3DNL 170/600HF”台架上对国内各海运局普遍燃用的几种燃料油和最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以新工艺(减粘裂化)生产的船舶柴油机燃料油就点火燃烧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得出这些燃料的适用性结论。  相似文献   

5.
船用柴油机的噪音源不同,大致分为三类:空气动力性噪音、燃烧噪音和机械噪音。空气动力性噪音主要包括进排气噪音,涡轮增压器中的空气与废气脉动噪音。燃烧噪音是燃料在柴油机气缸内燃烧时产生的动载荷和冲击波,经气缸盖、套、活塞、连杆、曲轴主轴承传播出来的噪音。机械噪音是柴油机零部件之间机械撞击所产生的振动激发的噪音。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工况的计算机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葛岩 《中国航海》1999,(1):60-65
本文通过对柴油机工况计算机诊断系统结构原理的研究,并以实例对柴油机气缸燃烧状态的参数及其工况曲线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该系统在柴油机工况监护中的作用和特点,使船舶轮机管理人员能够重视柴油机工况监视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分析判断,制订相应的维修对策,从而提高柴油机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又称内燃机,热力发动机,是转换燃油燃烧的化学能为机械能的设备,它的工作质量主要取决于热力过程的质量,即燃油的燃烧过程质量,燃油在柴油机内的燃烧是有其特定的环境和规律性的。人们将继续探寻和研究其运动规律。目前本公司主要为抢轮,数量较多,许多轮机人员并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基础,且主机功率均在750-3000k之间,赂种柴油机的燃烧不良现象不时存在,不仅对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同时影响经济性,油耗增加,加之油价上涨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8.
赵伟  张署 《航海技术》2003,(5):65-66
此文根据柴油机缸内燃油燃烧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柴油机运转工况下不同排气烟色产生的原因及常见典型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9.
试验分析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有着显著影响,随着喷油正时提前,缸内燃烧压力升高,压力升高率峰值增大,燃烧放热率峰值增大、燃烧始点提前,缸内燃烧温度升高;NOx排放随喷油正时提前明显升高,说明喷油正时滞后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措施。试验结果可为柴油机电控参数标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调整压缩比、调整喷油提前角,采用小喷孔喷油器等方面,介绍了柴油机节能调整工艺,以改善燃烧过程,降低油耗。  相似文献   

11.
采用ARM作为机舱测量系统中的主控制器,利用ARM的高性能和可裁减性构建CAN总线通信控制网络,可以实现系统全部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彦肖 《中国修船》2007,20(Z1):7-8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网络财务以其独特优势随之产生并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行了适应网络环境的新处理方式,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文章介绍了网络财务产生的必然性、特点、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了电子导师这一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导师平台,并对平台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框架,电子导师解决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基础问题的意义,促进电子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依托有线专网和北斗卫星网,研制覆盖随船器材供应链和被服务方的全资可视化系统,实现被服务方随时获取自己申请单的供应链信息,包括器材申领、器材批复、器材运输、器材维修等信息,达到被服务方对整个随船器材服务流程的全维可视和全程可控的目的,从而为随船器材的精确化保障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解决船舶非单点搁浅时船底受力大小及脱浅拖力最小值的计算方法问题,并由此提出船舶自行脱浅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持续性跟踪无人艇的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98-101
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持续性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对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形成重大挑战。加强对ACTUV的搜索、探测、定位,保障潜艇部队安全,是我国海军面临的新任务。本文研究从天基、海基、空基进行搜索侦察,并提出一种多维数据融合定位技术,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依旧是21世纪的明星材料,纳米隔热材料由于其明显的低热导率,一出现就成为舰船行业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相同的隔热面积需要的纳米隔热材料更少。本文以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制造工艺为例,探索纳米隔热材料的工艺流程,并将纳米孔隔热材料和传统的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进行对比,对不同温度下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加热线收缩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纳米孔隔热材料的压缩强度高于传统的无机隔热材料,却低于硅酸铝纤维,纳米孔隔热材料的最佳使用温度为1 00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内外造船起重机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研究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FAHP)的造船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运用于起重机金属结构综合评估中。以造船门座起重机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层次安全性评价模型,对指标状态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各层评价值,并最终得到整机金属结构安全指数,为起重机使用企业和特检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修船》2019,(3):51-54
对于拖船、拖网渔船及高速艇等船型,其螺旋桨处在斜流工作条件下。为研究斜流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文章使用商用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不同斜流角下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流会导致螺旋桨敞水性能下降并诱发横向力,对船舶航速、传动轴系及船舶操纵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分析方法作简介,对电机故障红外诊断的判断方法作论述。通过红外检测工作的诊断实践证明,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对于及时发现电机设备的外部缺陷和部分内部缺陷非常有效,对保降电机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