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控源截污是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核心和前提。对合流制排水进行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治理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截流井是整个截留系统的核心构筑物,智慧截流井由于其特殊的水力学结构,在传统截流井的基础上实现了截流井截流量的恒定。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智慧截流井在污水截污纳管中独特的作用,同时它和一体化泵站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截留的智能化、简单化,亦减轻了后续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滏阳河主城区截污工程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近期截污工程采用沿雨水沟道设置截流井和截留管道等措施进行截污,远期工程则是逐步完善市区雨污水管网,彻底实现雨污分流。近期截污工程成功实施,截流污水5万m3/d,成效显著,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浅埋暗挖法具有拆迁少、施工灵活等特点,可以解决施工场地障碍物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影响,在市政污水截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托马家沟污水截流工程,介绍了浅埋暗挖工法选择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理、结构设计方案、监控方案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某泵站旱流污水截流改造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SMW工法作为围护结构的基坑工程的施工,以及对施工周边的环境和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质雷达技术和管道探摄仪探查管道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阐述了地质雷达探查技术的原理和管中探摄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讲述了该技术在雨、污水管道病害探查中的应用。达到在不采取截流措施的前提下对雨、污水管道外部土体扰动情况及管道内部的完整性情况进行准确判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线监测和排水模型对平原河网地区雨水管网及截流设施开展系统评估分析。研究区域的雨水管网受末端闸门井的控制,旱天均存在一定的水深,部分闸门井降雨后开启不及时,开启水位与旱天水位相差较大,可能导致上游排水不畅和内涝风险,也会影响下游污水系统运行。通过模拟分析得到积水风险分布图,并与闸门井及其上游管网分布图进行叠加,识别了对上游内涝积水及下游污水泵站抽排负荷冲击影响较大的闸门井,提出了以应对内涝风险为主要目标的闸门井运行调度建议。结合在线监测与模型模拟评估可有效支撑排水管网运行诊断评估、规划改造和管理维护决策等。  相似文献   

7.
经过 5年的综合治理 ,曾以黑臭著名的上海苏州河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水质达国家景观用水 (五类水 )标准。苏州河是穿越上海市区的一条主要河道。自上世纪初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苏州河不断受到污染 ,到上世纪 80年代 ,每天直接排入苏州河及其支流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近百万吨 ,市区河段常年黑臭。投资近 70亿元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主要包括十大项目 :苏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削减苏州河市区段 6条支流输入干流的污水 ,先后共铺设各类截流管道 2 1 0 km,新建、改造各类站 67座 ,目前每天截污 2 1万 t左右 ;虹口港、杨浦港地区旱流…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162-162
<正>昆明市滇池流域污水截流收集处理及排污管道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其中,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最迟将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建设前瞻性等问题,昆明市雨污混排、支次干管系统建设不完善一直是滇池治理的顽疾。该市目前正全面开展的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环湖截污等工程,  相似文献   

9.
分析影响截流倍数的影响因素,探讨合理的截流倍数计算方法。通过某老城镇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改造算例分析,综合考虑合流水量、截流规模、排放污染物总量、水体排放要求及水体自净能力等,采用旱季暴雨强度拟合法分析确定截流倍数,以达到节省工程投资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28日下午,目前国内最大口径(直径达4 m)的一根污水总管进入接收井。这标志着上海城市规划中布局的中心城区最新一根大型污水输送干线——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线工程的浦东段总管全线贯通,上海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率将达85%。白龙港片区南线输送干线工程明年将全面竣工。这将有效解决上海浦西地区污水过江输送以及浦东地区污水输送的瓶颈问题,上海污水治理系统的布局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书院镇雨水泵站位于位于现状人民塘随塘河东岸,西至随塘河,东至塘下公路坡脚,北至三三公路以北220m,南至三三公路以北160m,用地面积约1500m2,泵站设计规模为10.80 m3/s。雨水泵房、初期雨水调蓄池、污水截流泵房为合建式泵房,故书院镇雨水泵站在具备区域排涝功能的同时,还同时具有截流旱流污水、初期雨水的功能。本文介绍该泵站的工艺设计,为指导施工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现在市政公共工程的给水排水工程的城市雨污水泵站,雨污水管道的工作井、接收井等结构多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基础施工时占地面积小,坑壁不需设临时支撑和防水围堰,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专业设备。沉井施工时,相关参考书要求计算下沉系数,而实际下沉系数与沉井的下沉关系有时并不明显。对沉井下沉系数在沉井下沉时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探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兰州雁滩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水环境的治理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水环境治理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即从单一的河道治理转变到整个流域的治理.污水截流是实施“综合治理”的根本.该文针对截污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管廊建设已成规模,并以给水管、中水管、电力和通信排管入廊的单舱支线管廊为主,少数建设有污水舱、雨水舱和燃气舱。由于重力雨水、污水管对高程、支管衔接和运维的要求较高,建设工程中雨污水入廊并线案例较少。以成都市玉虹路综合管廊为例,从工程总体和污水入廊方案分析,介绍综合管廊横断面、入廊管线、管廊平纵、典型节点设计,根据污水入廊方案介绍污水管材、接驳井、自动冲洗系统等针对性措施,总结污水入廊的基本条件,以期为类似管廊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苏州某污水总管扩建工程项目为对研究对象,对非开挖顶管工艺在公路污水管线下穿工程中应用进行了分析。工程采用TLM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掘进机顶进技术,在设计时预留有法兰,工作井洞口止水装置在法兰上进行安装;预先在顶管进出洞口采用分层双液注浆进行地基加固,加固范围为154. 29 m3。采用对称形坡口形式进行管节接口的焊接,非开挖顶管工艺在高速公路污水管线下穿施工符合地基承载力要求,管道回拖力计算、扩孔、回拖敷管均满足本工程实际条件。在管道穿越公路五个月后,各测点累计实测沉降均小于1. 95mm,符号变形控制需求等。在整个扩建工程施工完成的至少三年之后,该污水总管的钢管总管作业十分平定安稳,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明确,至2020年崇明岛域范围内骨干河道水质达到III类水域比例不少于95%。为了有效地把握崇明生态岛建设进程,强化生态保障、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质量,必须进一步改善崇明岛域范围内的水生态环境。而造成崇明地区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岛内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部分随雨水一起直接排放进入周边河道,对河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为改变地区环境,加强对现状污水排放的管控,自2000年开始,崇明县开始启动实施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到水环境方面,提出了"治污为本、截污为先、管建并举"的原则,在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从源头对小区雨污进行分流,将城镇污水截流后统一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予以排放。现结合实施中的部分小区截污纳管工程,针对已建小区截污纳管工程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确保截污纳管工作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结合污水管道特性,分析了污水管道入廊优缺点,论述了管廊横断面布置、廊内污水竖向布置、廊内检查井设置、污水管接入接出、交汇井污水汇流、廊内污水通风、清淤等方面的设计,以期为同类设计项目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咸水沽镇属于较早开发的建成区,大部分区域的排水系统按合流制建设,雨污混接导致污水入河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原设计标准低,雨水管道不能满足当前雨水排放的需求,目前部分低凹地区雨季积水严重。天津市津南区新头沟雨水系统改造工程将咸水沽镇月牙河东侧的原体北路系统、原南华路系统和原头道沟系统这3个小系统合并成新头道沟系统,结合地形和现状管线,沿津歧路设置雨水系统总管,并在系统末端设置截流式雨水泵站,解决了该区域雨季道路积水、区域淹水的问题,又提高了排水安全性,还减小了旱季污水直排入河的可能性,大大削减了排河的污染物量,从而改善了河道水质。该工程通过对新头道沟雨水系统改造工程为老城区的雨污分流改造提供了一种借鉴方法,为大口径雨水管顶管施工积累了一定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工程承担着青岛市水源地污水治理的重要任务,该工程历时3 a,主要实施内容包括村庄污水收集系统、区域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泵站工程、污水模块工程及污水回用工程.该文介绍了水库上游污水现状,污水治理工程设计,并对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倒虹管工程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重要的节点工程,它连接浦西徐汇、卢湾二个区6个排水系统和浦东南线SA泵站。黄浦江倒虹管工程设计水量为18.43 m3/s,由浦东、浦西2座倒虹井和其间二根直径为2 200 mm、单根管长为610 m的黄浦江过江倒虹管组成。该文从特大型倒虹管工程的系统布置、规模论证、工程方案、水力计算、附属设施、施工工艺、运行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各方面对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黄浦江倒虹管工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研究和提高,为今后同类型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工程设计经验和项目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