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永华 《中国船检》2023,(10):70-76
<正>螺旋桨及主机装在船上通过船舶轴系连接成为一个复杂的联动机构。主机为机械能的发生器,螺旋桨为能量的转换器,螺旋桨将主机的旋转能转换为推力能,而船体则为能量的需求者,螺旋桨的推力能消耗于船体阻力做功。因此,船体-螺旋桨-主机之间能量转换及工作状态是相互牵制和相互关联的。理想的船舶螺旋桨设计就是对船舶在特定情况下选择效率最佳的螺旋桨。对于普通船舶,该特定情况指的是满载时以全速或用正常马力航行的情况。船舶在设计状态下航行时,不仅螺旋桨效率最佳,而且船体-螺旋桨-主机间的配合也十分完善。而船舶螺旋桨重量直接与船舶轴系惯性相关联,同时,在尺寸和几何特性形状不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船舶推进中功率、力等各物理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正确使用船舶主机防止其超负荷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文章分析了螺旋桨的推力与船舶航行阻力的动态平衡过程.推导了螺旋桨转速、船舶的航速、螺旋桨的相对进程以及螺旋桨所消耗的功率等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当螺旋桨的相对进程一定时,船舶的航速与螺旋桨的转速成正比,螺旋桨消耗的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而当螺旋桨的转速一定时,随船舶航行阻力系数的增大,船舶的航速将减小,螺旋桨消耗的功率将增大.最后,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螺旋桨的转速发生变化时,船舶的航行经济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中型船艇设计航速的不断增大向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选择在整个航行过程中能经济地满足舰艇有关性能要求的推进系统。船体以及推进器的综合水动力特性形成了船艇营运环境下速度-推力间的对应关系。对每一种推进器类型和推进器数量来讲,这样的一种速度-推力间对应关系就要求舰艇应具有某一特定的输入功率和转速。所要求的输入功率和转速与舰艇的航行模式也有很大关系,即舰艇在恒定速度运行、加速运行以及拖带物体运行情况下所需要的输入功率和转速是不同的。大多数船舶采用固定螺距全浸式螺旋桨。水面推进器适用适用于航行速度很高的船舶,而高速航行的大型船舶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喷水推进器。本文根据全浸式螺旋桨、水面推进器以及喷水推进器第三种推进器的水动力特性来讨论能符合船舶航速要求的主机制动功率(BHP)与推进器转速间的关系。本文列举了一个预报航速、输入功率以及推进器转速等船舶性能的例子,其中包括了发动机特性以及制动功率(BHP)与转速间的关系。本文的后半部分还根据发动机的特性论述了在单体船上分别采用以上三种类型推进器时在功率需求方面所出现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船机桨的稳定配合关系直接决定船舶的运动效率和能量转换的优劣。本文建立包含螺旋桨推力、螺旋桨扭矩、船舶阻力、伴流系数、推力减额系数的船机桨稳定配合数学模型。以实船参数仿真分析了船舶航速、螺旋桨有效推力、船舶阻力、螺旋桨扭矩以及螺旋桨吸收功率的变化曲线,可为船的船机桨配合选择及航行操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一般传递主机功率输出产生的推力及扭应力,还会受到自重和螺旋桨重量及各种振动等产生的弯曲应力和附加应力,因而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往往容易发生故障。管理好轴系,对船舶的安全航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水  杨盛浩 《机电设备》2010,27(3):7-10
船舶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再将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传递给船体实现推船航行.轴系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主机推进系统运转的可靠性和船舶的安全航行.通过从生产准备、轴系校准、轴承浇注、尾轴安装等方面,介绍了结合拉线法与望光法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使用环氧树脂浇注尾轴承,轴系安装及下水后的调整,最后通过该船型的试航情况分析证明安装质量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7.
提出船上节能降耗的方法.包括控制航速、减少停泊时间、减少船舶航行阻力、妥善维护动力装置各设备、维持主机最大过量空气系数、保持可变喷射时间装备(VIT)功能、主柴油发电机尽量达到80-85%负荷、航行时尽量使用轴带发电机、加装燃油、控制气缸油和滑油消耗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推力和阻力平衡原理,结合冰阻力模型试验结果,初步探索了大型极地运输船主机功率的评估方法。文中以一艘极地航行运输船为例,结合冰水池试验结果和满足RMRS规范要求的主机功率评估结果,对上述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当采用理论方法评估主机功率时,设计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正确考虑冰桨相互作用以及螺旋桨的抽吸作用;当采用传统拖曳水池进行低速拖曳模型试验评估主机功率时,虽然推力减额的测量结果没有包含冰桨相互作用的影响,但一定程度上也可满足评估要求。评估结果表明:文中初步探索的理论和模型试验评估方法,能够满足该类极地运输船舶主机功率的评估,可为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带有全回转推进器和动力定位(DP)功能的船舶在极区航行时的风险,分析某科学考察船在极地作业过程中螺旋桨受损的实际案例,结合后期管理效果,提出以下措施:加强值班瞭望;及时取消DP功能,恢复手动操纵;单车受损时,利用推进器的"悬停"功能克服水涡轮作用于螺旋桨上的力以保持螺旋桨相对平稳,减轻振动。在两极海域航行的船舶应充分考虑极地条件的特殊性,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确保船舶的安全和科考作业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英一家螺旋桨制造厂,最近研制世界第一台自适应船用螺旋桨。这种螺旋桨推力大,可正反两向旋转,在螺旋桨旋转时,船舶航行平稳、改变航向灵活,并节省燃料。该技术在船舶建造业领域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自适应螺旋桨桨叶是活动型,可根据水流的流向,和水流离心力的强弱,依据流体力学原理自动调节到平衡状态,使船体阻力减小,船体航行平稳。当倒车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全回转电力推进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建立一种变频器控制异步交流电机驱动螺旋桨动力学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螺旋桨动态负载特性的电机转速、螺旋桨转速、转矩、推力的迭代求解方法,构建考虑螺旋桨负载下的全回转电力推进器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螺旋桨进速不变和变化,以及不同期望转速下的电机及螺旋桨负载的动态响应变化过程和特点。结果表明,建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与实际运动情况相符;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随进速的增加而减小,转速几乎不会发生变化,推力有明显下降;期望转速越低时,异步电机转速、螺旋桨转速和输出推力上升速率越快。同时,在进速增加时,推力下降的范围越小。因此,须合理考虑进速系数对于全回转电力推进器的控制和推力分配的影响。这种考虑螺旋桨负载下的全回转电力推进器的建模方法对于全回转推进器电力控制、船舶动力定位方法和推力分配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此文介绍全回转船舶在航行中螺旋桨缠绕异物时,巧妙地利用Z型动力装置自身功能,排除螺旋桨缠绕物,提高船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船舶空载是指没有装货或压载的状态.空载船舶的排水量是满载排水量的25%-50%.压载水是保证船舶在空载或少量货物状态下正浮、安全航行的手段.减少船舶压载水量不能以降低船舶安全系数为代价.航行水域允许最大吃水差通常为船舶总长度的1.5%,螺旋桨浸沉量的要求是通常情况下船尾吃水保证螺旋桨不露出水面.螺旋桨露出水面影响船舶操纵性能,大风浪中空载航行船舶螺旋桨须保持一定深度.空载船舶如不适当压载,纵摇剧烈,车舵会时常露出水面,造成主机飞车,船舶失速,舵效差,给机舱设备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4.
论述主柴油机螺旋桨(FPP、CPP)推进特性的同时,结合螺旋桨推力系数(KP)、扭矩系数(Km)、随螺旋桨进程比,(λp)的变化情况,指出λp在大于某一定值后,螺旋桨将出现负推力和负转矩,这称为螺旋桨的水涡轮工况。此现象多发生在船舶机动作业的紧急换向工况中,对于CPP船若控制不慎,可能引发主机飞车或使船舶实际换向时间太长,两者都将延误船舶紧急避碰时机。现推荐一种"能耗法"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船舶紧急换向实际时间,避免海难事故,保障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由于三个螺旋桨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扰,螺旋桨的负荷及克服的 船舶阻力也不尽相同;本对三桨船自航试验时各桨的推力减额及船的阻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三桨船自航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作了探讨,提出应首先按螺旋桨的有效推力来分配各桨克服的船的阻力,再进行推进因子分解的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动力推进系统存在的加速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加速性能优化策略。首先,分析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结构组成,根据全回转推进器的输出功率、船舶侧推力和力矩以及推进器动作时船舶扭矩的变化,构建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数字模型。利用调速器调节转速,以恒定增加率提升主机转速,利用传动系统将主机转速和扭矩传送至定距螺旋桨,推进船舶加速。最后,利用变频器超前控制方法,优化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加速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优化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加速性能,使船舶快速达到加速目标,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7.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工作的任务是谋求船舶在理想的设计状态下航行,对推进装置而言,就是在最佳状态下运转,实现推进装置的最佳能量转换。对于有些新建船舶,在建成试航时,若由于某些原因,需要改变在某种工况下船——机——桨三者的匹配时,可采用对螺旋桨桨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进器是船舶航行过程中推力的来源,其设计是船舶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部分。由于工作环境不同,冰区航行船舶推进器与敞水船舶推进器相比在载荷分析和设计上差别较大。为给冰区航行船舶推进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冰级桨的水动力特性、冰载荷以及空泡等性能的特殊性予以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冰区航行时,海冰的存在会导致船舶推进器遭受更大量级的载荷,并且在低进速时易引发推进器的空化现象,产生强烈的噪声。[结论]研究表明,设计冰级桨时要特别注意冰载荷的量级和空化效应,并考虑采用铜合金或奥氏体钢等耐低温材料建造推进器。  相似文献   

19.
《船艇》1990,(3)
现代船舶要求其动力装置不仅要有各种监控设备,而且要求当船舶在航行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如:调速器失灵、螺旋桨露出水面、发动机超速、甚至两船即将相碰时,能立即停车。因此,在引进的 L+V20/27机上增设紧急停车装置是十分必要的。该装置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勘察平台自航所需的主机功率,对自升式平台的缩尺比模型自航试验进行设计,并开展不同航速下平台模型的自航试验。在此基础上,得到螺旋桨推力与平台航行时阻力相等的自航点,并计算实际平台在不同航速下所需的主机功率。研究成果可为自升式勘察平台设计过程中的主机功率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