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7024驼峰自动集中控制电路中,对应每组分路道岔设置了1个道岔恢复继电器(DHJ),当道岔的转换时间超过DHJ的缓放时间后,DHJ将失磁落下,有关表示灯闪光、控制台响铃报警,若此时车组尚未进入该道岔区段,DHJ落下就立即自动控制道岔返回原位,从而避免了脱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驼峰“四项参数”是指道岔转换时间、道岔恢复继电器缓放时间、轨道继电器落下时间及轨道继电器电流,是保障车列溜放解体作业安全、快捷、可靠的重要参数。但由于设备分散,测试繁琐费时,测试调整工作常被忽视,于是在车辆解体溜放过程中,就会出现跑钩、顺钩等事故,影响解体效率及安全。为此,研制出了安全方便、可靠准确的综合测试盘。  相似文献   

3.
高铁线路中出现S700K型分动外锁闭双动道岔心轨第二牵引点道岔启动继电器(X2-1DQJ)先于尖轨第三牵引点道岔启动继电器(J3-1DQJ)落下、后动道岔J1-1DQJ和X1-1DQJ继电器存在瞬间落下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对S700K型分动外锁闭双动道岔动作电路进行分析,并提出将动作完成继电器(DWJ)换成具有缓放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现场维护中驼峰轨道继电器缓放时间测试仍采用老旧的机械式秒表,这样不仅测试烦琐、工作量大,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临时搭接连线测试方式)。通过使用基于单片机的驼峰轨道继电器缓放时间测试表,可以满足测试要求,且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廉、使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四线制道岔自动复原模块,来取代原来安全型继电器组成的道岔执行电路。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模块主要有微控制器MCU、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道岔驱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检测电路和自动复原电路等组成。自动恢复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继电器等组成。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定位和反位检测单元检测电路中是否有表示电压,来决定微控制器MCU计时与否。道岔由定位转向反位或由反位转向定位时,若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密贴,微控制器MCU发出继电器Js驱动指令,驱动继电器Js动作,通过继电器Js的接点,控制系统发出相反的转换指令,使道岔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最后,提出了软件设计方案,用流程图对软件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继电器电路中电阻-电容电路的特点,阐述了几种典型继电器电路中电阻-电容电路的作用。通过增加电阻-电容电路,可使继电器延时落下。通过选取合适大小的电容和电阻值,可以满足继电器电路对时序的要求。电阻-电容电路在增加继电器缓放时间的同时,对电路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需从继电器常态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电路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站内轨道电路适应列车运行速度要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电气化区段,站内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其接收设备有2种:一种为97型JRJC1-70/240二元二位继电器+JWXC-H310型缓动继电器的执行继电器;另一种为微电子相敏接收器JXW-25A(B)+JWXC1-1700型执行继电器.为了抗电化50Hz的干扰,在设计时都有一定的缓吸、缓放时间.本文根据设备提供的参数,分析它们能适应的列车速度.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在现场的维修工作中,经常要测试继电器电流,来对驼峰轨道电路进行检查、调整.由于驼峰轨道继电器JWXC-2.3是一个低电阻、大电流型的继电器,长期以来,为了完成对继电器缓放时间和轨道继电器电流的测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道岔已有线型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各种道岔侧线线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适合大号码道岔的合理线型设置方案.结果表明:侧向通过速度为80 km/h道岔采用切线+圆曲线线型在结构受力、运行舒适性等方面比采用单圆曲线线型具有优越性;侧向通过速度为160 km/h道岔,采用缓圆缓线型比圆缓线型更能降低列车通过转辙器和辙叉区域的动力响应,对于缓圆缓线型,先加大起始缓和曲线半径的方法比加大中间圆曲线半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1存在问题   在6502电气集中施工中,发现某站场(如图1)   2原因分析   如图(2),1号道岔反位,无道岔表示1FBJ↓→XLXJ缓放1.5S~2S落下→(X)XJJ↓.在1FBJ落下之后(X)XJJ未落下之前的很短时间里,9网络建立X向3G接车进路后,1号道岔因故反位无道岔表示,IG点亮白光带,不能正常建立S向IG的接车进路,影响行车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多机牵引的交流道岔偶发停止转换故障会对高速铁路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针对高速铁路现场维护部门所反映的这一故障现象,在排除室外设备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多机牵引交流道岔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并对交流道岔控制电路的关键继电器进行测试,绘制出模拟故障下关键继电器动作时序图。测试结果表明:多机牵引道岔控制电路中的断相保护器输出电压不稳或输出断电是造成道岔偶发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交流道岔故障处理建议,便于高速铁路道岔安全维护。  相似文献   

12.
轨道停电监督继电器(GDJ)采用850型的时间继电器,在电源切换时,不能失磁落下,解锁电源KZ-GDJ不能断电,构成联锁隐患。如果在电源切换时,开放进路中的信号检查继电器(XJJ)因故(列车进入或者故障)失磁落下,则在LXJ缓放期间,能够沟通进路中的1LJ电路,进而造成进路迎面错误解锁。故对上述问题做了分析与修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车组在京广线武昌一蒲圻段站内正线出现的机车信号瞬间掉码以及京广线漯河一蒲圻段区间及站内邻线干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故障处理案例,提出将轨道复示继电器单独设置,采用无缓放时间的JWXC--1700型继电器,解决机车信号瞬间掉码及邻线干扰问题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孙萍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49-50,53
在一次道岔故障后功能自动恢复的事件中,通过对微机监测记录的故障电流模拟量曲线,以及继电器开关量状态的分析,结合道岔控制电路进行多方位判断分析及验证,准确找到了造成道岔故障的原因,及时加以克服,消除了隐患,确保了道岔设备的正常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25周相敏轨道电路和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相邻分布的位置,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区段会出现掉码的现象。这是由于不同制式的轨道电路设备,其电气特性各不相同,导致前后轨道区段动作协调不一引起的。通过GF的延时吸起电路或者将发码继电器(MJ)改成缓放继电器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铁路提速区段ZYJ7型转辙机道岔的启动电路进行改进,设计带有延时切断功能一体断相保护器(DBQ),在规定时间切断电机启动电路,防止道岔动作故障没有到位、到位后无表示、卡阻现象。在满足故障导向安全原则下节省一个时间继电器,简化启动电路。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电容随道岔控制距离变长而增加,电容堆积对道岔表示继电器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影响,通过对分布式电容形成原因的理论探讨,得出影响分布式电容容值的因素,并提出工程应用中降低和解决分布式电容方法,对于提高交流道岔控制电路表示可靠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缓和曲线型道岔选取合适的平面线型,满足良好的行车性能并提高侧向允许通过速度,基于轮轨动力学建立车辆-道岔动力耦合模型,以42号道岔为例计算不同线型方案下轮轨系统动力响应,且分析各评价指标与列车速度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道岔侧股后缓和曲线的使用可保证列车中高速通过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增加曲线半径或加设前缓和曲线可降低轮轨系统振动剧烈程度;列车侧向通过速度越高,轮轨系统振动越显著,42号道岔侧股圆曲线半径增加500 m,可使其侧向允许通过速度提高10 km/h,缓圆缓型道岔可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JSBXC-850型半导体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子缓吸时间继电器,通过不同的接线连接方式,可获得180 s(51~52)、30 s(51~61)、13 s(51~63)、3 s(51~83)等4种不同的延时,以满足信号电路的需要。该继电器是由时间控制单元与JWXC-370/480型无极继电器组合而成。时间控制单元组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安装在继电器的上方,因此对它的检修相对于其他继电器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20.
JSBXC-850型半导体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子缓吸时间继电器,通过不同的接线,可获得180s、30s、13s、3s等4种延时,以满足信号电路的需要.该继电器由时间控制单元与JWXC-370/480型无极继电器组合而成,其中时间控制单元组装在印制板上,安装在继电器的上部.实际应用中该继电器的主要故障现象有以下几种:①继电器通电后不动作;②继电器在某个延时阶段通电后不动作;③继电器通电后延时,但不保持;④继电器延时显著变小或增加;⑤继电器通电后延时出现2次吸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