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回国已经一年了,想买车,但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车,老公坚持要买POLO——其实他对车也不是很懂,但是他对POL0的坚持让我惊讶。结婚两年来,他都是让我来决定我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有这样下决定性结论,以至于后来我都懒得和他商量其他车的信息,反正他总是一句话:非POLO不买!  相似文献   

2.
《汽车实用技术》2005,(11):102-105
我们家的“福美来”我一直都爱称它为”美来”!它是我从南京雨田销售服务店领回家的,一直以来我对“美来”爱护有加。在我把它领回家的那一刻就成为我们家的一员,他见证了我们家的幸福和快乐,见证我们家的变化和发展。他是我们家的良驹,也是我忠实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认识Tiger Lee好几年了,每次他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过来一般就两内容:一是对我新一期的文章表示鼓励,二就是询问新车,他对新车的走向、新技术、数据等特别关心,比我还清楚,对国际各大车展中推出的高端车型如数家珍,是个真正的玩车族!最近他刚购入一部保时捷Cayman S.发了图片来跟我“炫耀”,我就顺道“抓”住他聊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李鹤  田岩摄影 《车时代》2011,(2):194-199
结识赵靖群是一份偶然,于茫茫“网海”相遇恰恰也是必然,因为;他从草原来?记得在那个冬日的下午我从自己的Blog进入“拳道会”官方首页,照片上的他如同一位世外高人在雪地里打坐静修。对赵靖群而言,  相似文献   

5.
非常完美     
《汽车杂志》2009,(11):234-234
我没有见过Dick,但我喜欢Scirocco。我的职业习惯让我的兴奋点总是更多地倾向于车。而当我收到Dick传给我的照片时,很是开心。“完美”最精准表达方式,也不如Dick与Scirocco的组合来的贴切。Dick,22岁,英国留学、国际金融专业,谈吐中流露着典型的英伦校园气质:优雅、休闲、国际化。在他的话语中,Scirocco是一件寻获的宝贝,他在懂得欣赏的同时,也成为别人眼里精彩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6,(6):175-175
我一向都说他并不是想要击败我,其实打从一开始他的动力就是要把我给毁了才甘心,回想到84年的那场奔驰的房车赛,我恍然大悟他从来就没兴趣打败阿兰-琼斯或是老罗斯伯格等等其它人,他就是相中我作为目标,不管什么理由,反正就是冲着我来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陈欢  刘杰 《轿车情报》2005,(8):50-53
给Tiida的两厢版取一个新的名字一“骐达”,实在是个很明智的做法。什么Polo三厢,飞度两厢,说起来拗口。有些朋友要买飞度,来问我这车怎样?总得先问他们一句“三厢还是两厢的?”这种事情发生多了买在是件很心烦的事情,因为我欣赏喜欢两厢飞度的人,藐视喜欢三厢的,所以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时,我时间就不知道该欣赏他还是藐视他。  相似文献   

8.
李工 《当代汽车》2006,(8):56-57
最近一个多年的朋友,在为公司购买公务用车的事情犯愁。于是想起了我这个多少和汽车还有点关系的人,和他攀谈后才知道他们公司对于公务车的要求首先就是油耗低,养护成本低,使用可靠。其次是要选择大厂品牌的三厢车,外形稳重,当他把这些要求说完后,柴油捷选SDI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把捷达SDI的各项性能指标技术特色都向朋友介绍以后,没有想到他也摒弃了原来对柴油车“傻、大、粗、黑”的陈旧观念,下决心购买下几辆捷达SDI作为公司的公务用车,按他的原话说就是“跑几年下来,也许会省出一台车来。”当然提车时我也成为了他的特邀嘉宾,去帮他购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从刘先生的爱车,我可以看处他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但在这样一个成功人士面前我却找不到一点距离感。他的脸上几乎总是带着真诚的微笑,而性格也显得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来,我跟你说说我选这车是怎么回事!”还没等我发问,性格爽朗的刘先生已经首先向我介绍……  相似文献   

10.
区雯  杨璐 《汽车杂志》2009,(9):76-77
我见到柯力世时,他正在给划一小杯咖啡,我还没来得及介绍自己,他就像看见一个熟人似的,问:“要不要来一杯?”我笑,心想难得碰上一个既轻松又幽默的德籍高级管理者。  相似文献   

11.
说句心里话     
小陈是边防站的驾驶员,刚出差回来就忙着洗衣服,他边洗衣服边哼唱着歌曲:“……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她……”,神情十分悠闲自得。 听他哼唱着,我陶醉了。是的,“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每当我从……  相似文献   

12.
老姜学车     
几天前,我到驾校报名学车,没想到碰见了街坊老姜,一问,他也是来报名的。这大出我的意料,老姜部快60岁的人了,还学什么驾驶。老姜说等他学会了开车,准备自己开车带老伴一道周游全国。  相似文献   

13.
伪命题一:自主品牌 这个话是在北京车展的时候,与我友古清生、何伦PK的时候提出来的。老古说,这是针对合资企业的合资品牌说的。我当然不会认同这个解释,反问既然有自主品牌的说法,那么有他主品牌吗?  相似文献   

14.
当我得知,我将要去采访一位传奇的达喀尔车手时,当我听到他的名字时,我万分激动。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达喀尔先生,他的履历里都是有关达喀尔赛事和他取得的冠军。他今年49岁,现效力于标致车队驾驶标致2008DKR赛车,他就是彼得汉塞尔。  相似文献   

15.
朋友都知道我从事汽车行业,一些久未联系的同学朋友如果突然打电话来,通常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结婚了(这个情况随着年纪增长愈来愈少了);二是他要买车,问我的意见,还有希望买得比别人便宜些。  相似文献   

16.
《当代汽车》2006,(11):104-104
编辑部又来了新同事,大家可高兴了,小小的编辑部又多了一个人,真是越来越热闹了。胡豆感慨地说:“这下好了,我也可以在新同事面前‘以老卖老’啦!哈哈!”新同事一听,差点没拿纸巾来擦额头的汗水。新同事很年轻,跟阿火一样,也是个瘦高个儿,绰号叫SUKI,大家怀疑他是铃木的忠实粉丝。于是问他这个名字是不是从“SUZUKI”演变而来,只见他使劲地摇摆头,一脸神秘地说:“个人隐私,永远保密!”  相似文献   

17.
金山  杨永东 《车时代》2008,(2):74-75
宋扬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创意部的项目总监,同为媒体中人的身份令我从一开始就对他有一种亲切感,在轻松的交谈中,我感觉“总监”这个职称对他来说太生硬了,实际上他的“哥们儿气息”是很强烈的。我也不愿把我们之间的交谈看做是访问,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根本就是聊天、唠嗑儿,聊他的萨博车、唠他的用车生活。从外形上看,宋扬是讲究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位老领导去了日本,看了日本的丰田。他回来就跟我说,从技术上来讲,中国的自主品牌应该学的什么呢,学的是扎扎实实瞄准未来的一些前沿技术,认认真真去储备,认认真真去做。他看完了人家关于新能源的一些技术储备,就觉得我们现在做得太浮了。刚才贾可也在讲‘不要老是拿创新来掩盖一切’,我也非常有同感。我觉得中国的自主品牌要向日韩学什么,学真干,学实干,这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认识孙车主很偶然,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临近下班时接到一个电话。是孙车主打来的,说是在某论坛网站看到我的名字,他说他是一名的哥,他的车刚改装了音响,让我去听听。我一听的士车改了音响,蛮新鲜好奇的,所以就有了后面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nono 《汽车杂志》2006,(3):234-234
日前在珠海.碰到一位多年前从事汽车音响工作时的同事.还记得多年来我们一起到美国参观拉斯维加斯电子产品展,再到凤凰城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言谈中他问我的近况.我便跟他说,现在多与欧洲人打交道。他又追问一句:“那现在的英国汽车音响与欧洲汽车音响有何分别呢?他的问题.令我想起第一次接触真正欧洲品味的音响,颇为有趣味想跟各位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