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公路融入环境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实现路堑与地形的协调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此,对山东省中部的G22、S29、S329等10条国省道的路堑展开了调查,总结了路堑与地形不协调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环境协调性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调整路堑线形、削平、沟谷创造、限制坡高、变化坡度、变化边坡形式、采用合理施工技术等改善对策,给出了路堑边坡与地形的协调处理技巧汇总表,可供公路设计及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9,(11)
基于工程实践,总结了公路路堑边坡施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公路路堑边坡施工问题包括:下级边坡开挖超前上级边坡加固及防护;边坡开挖不规范;截排水设施施工不当;加固结构钢筋制作不规范;锚杆注浆施工不当;工人安全措施缺乏;边坡监测不及时。针对上述施工问题,提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重视施工安全、加强施工沟通与监管,以及健全惩罚机制等4个方面的处理对策,以供路堑边坡的安全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公路路堑边坡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危及边坡稳定性的施工问题。为此,基于工程实践总结了公路路堑边坡施工问题:下级边坡开挖超前及上级边坡加固防护不及时,边坡开挖不规范,截排水设施施工不当,加固结构钢筋制作不规范,锚杆注浆施工不当,工人安全措施缺乏和边坡监测不及时。提出了完善施工组织设计、重视施工安全、加强施工沟通与监管和健全惩罚机制等对策,以确保路堑边坡的正确施工和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4.
济青高速公路南线路堑边坡动态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典型示范工程对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的要求,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新理念,组建了涵盖多学科的专家组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在分析施工揭露的路堑边坡工程地质信息及沿线地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堑边坡坡率、坡高、坡面、排水设施和植被恢复的新方案。工程实践显示,动态优化设计所拟定的新方案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公路边坡景观,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完整性,给边坡设计方案决策提供依据,应用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定量评价7种路堑边坡的视觉效果。设计问卷调查表,选择56名评价者,采用5段评价尺度、20组形容词对,得出评价值。结果表明,路堑边坡景观的视觉效果由和谐因子、变化因子、施工因子三评价轴所构成;坡面植被覆盖率高且草灌结合的景观类型受到很高评价,而人工痕迹明显的边坡得到评价值较低;为增加边坡的视觉美学价值,应重点提高边坡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减少人工痕迹,灵活变化坡形,改进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施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不同的路堑高边坡在对应不同地质情况下应采取的不同设计和施工方法,希望能够为类似的地形、地貌下路堑高边坡施工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公路线形与景观环境协调配合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进行公路的平、纵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公路与地形和植被的融合以及公路绿化,使公路线形达到内部协调和外部融合的完美统一,使公路更具安全性、协调性和舒适性。还重点阐述了公路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不良布线形式和解决方法,提出公路线形与景观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宁杭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檀心福 《公路》2005,(3):93-96
排水系统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排水系统,重点对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排水、路基边沟排水和路堑截水沟排水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此外,还结合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如何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和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供平原微丘区排水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AA高速项目区域地形、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埃塞俄比亚高原降雨特点及公路排水设计难点,并结合埃塞俄比亚在建高速公路实例阐述排水设计方案及设计要点,为从事海外工程企业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昌樟高速公路水损害调查分析与处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甫  应荣华  秦仁杰 《公路》2006,(12):200-204
结合昌樟(南昌—樟树)高速公路水损害的特点和江西省气候水文特征,分析昌樟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沥青混凝土路面各个结构层的排水性能,从中央分隔带、路面结构内部、集水井、路堑边沟加深以及特殊路段等方面出发,提出解决昌樟高速公路水损害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经过对施工后昌樟高速公路排水效果和路面水损害的调查,表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几乎不影响交通。  相似文献   

11.
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物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西(西昌)攀(攀枝花)高速公路建设需要,通过对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昔格达地层既有铁路、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调查研究,采用物元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系统全面地总结出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即坡高、坡度、坡体结构、含水率、植被覆盖率、岩石性质以及坡体内结构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然后建立物元方程,得出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按稳定性进行归类,共分稳定型、次稳定型、次不稳定型和不稳定型4种类型。通过系统论述昔格达地层边坡稳定性与边坡地形、地质条件的关系,得到了昔格达地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理论判别依据和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2.
刘晋 《路基工程》2004,(6):50-52
总结冷水铺站既有线路路堑挖方区控制爆破施工 ,根据工点的地形、地质和环境条件采用“侧面微差控制爆破”技术 ,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典型工程S10凤合高速公路与兰渝铁路岷县段交叉地形、地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等深入研究,拟定了高速公路上跨、下穿兰渝铁路的方案,并从技术、经济、安全、养护维修和景观等多角度进行比选论证,针对推荐方案,在桥梁布置、设计荷载、安全防护、抗震设防、排水及施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特殊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K46高边坡在施工调查中发现边坡不稳定 ,经过多次详勘研究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整治方案 ,最终采用上部锚索桩、下部锚固桩和锚索并设置排水仰孔的综合整治方法处理该路堑高边坡  相似文献   

15.
王飞  邱磊 《路基工程》2020,(1):184-188
在路堑边坡的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岩层产状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软弱结构面的强度指标对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以某绕城高速公路某处软质岩顺层边坡工点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清楚、现场调查资料详尽的基础上,对该顺层滑坡采用了坡脚路堑挡土墙、中部设置抗滑桩、坡面锚杆框架梁防护及完善排水设施等综合整治设计方案,顺层滑坡处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刘彤 《路基工程》2007,(3):16-17
通过调查已建和在建黄土及软岩公路隧道的地形、地貌、地质、植被条件,以及隧道结构、施工方法、地下水出漏情况,分析甘肃黄土及软岩公路隧道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隧道防排水重点。  相似文献   

17.
龚方 《路基工程》2001,(1):58-61
阐明深长路堑施工的场地、道路布置和施工组织。说明施工排水的安排与要求。对堑内渡槽、抗滑桩、支档构筑物施工工艺、爆破技术、土石方施工和各工程项目工序间协调作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澜沧至孟连二级公路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沿线地形复杂、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地质条件差。通过对线路施工期中路堑边坡的详细调查,分析了施工期中滑坡、坍塌、崩塌灾害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开挖高度、开挖坡度等因素的关系,总结了灾害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9.
完善的综合排水系统是道路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条件之一。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条件,对山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约束和特定的要求,文章结合湖北几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特点,探讨山区高速公路综合排水系统设计,并简要介绍高边坡段、填挖结合部、路隧结合部等重要部位的排水设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周边用地和道路线形的限制,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段,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宁波大榭对外第二通道岩质路堑高边坡的设计为实例,介绍了岩质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设计方法,并就其施工过程及工后高边坡的防护、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