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石蜡标本及3例正常肺组织中的PTEN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患者,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非小细胞肺癌;②在56例肺癌患者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随之下降;③Ⅰ、Ⅱ期肺癌患者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患者;④在19例有转移的肺癌患者中,PTE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的患者。结论PTEN基因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 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30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切片组织中组织蛋白酶 D的表达 ,并结合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组织蛋白酶 D的阳性率为66.7% (2 0 /30 ) ,其表达与肿块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P <0 .0 1 ) ,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组织蛋白酶 D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和预后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腔内后装放疗+化疗结合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组3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腔内后装放疗2~3次加同期动脉介入或静脉化疗一程,休息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定期随诊;对照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加同期化疗(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肿瘤盆腔局部控制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肿瘤远处转移及生存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值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未绝经患者治疗后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毒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腔内后装放疗+化疗结合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影响免疫状态的 7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初步探讨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揭示肿瘤逃逸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膜炎炎性胸水细胞中IL 2、INF γ、IL 1 2、IL 1 8、IL 1 0、IL 4、TGF β1mRNA表达 ,比较其差异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IL 1 0、TGF β1、IL 4表达者显著高于IL 2、INF γ、IL 1 2、IL 1 8,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核患者表达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低 ,且各因子的表达细胞数量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胸水细胞中Ⅱ型细胞因子表达者占主导地位 ,IL 1 0和TGF β1共同高表达 ,提示二者可能共同作用 ,参与形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Cacinoma of lang sccl]在肺癌中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占21——28%,倍坛时间短,转移快而广泛,是一种生物行为恶劣予后凶险的肿瘤,一旦确诊之后自然生存期少于三月,单纯放射治疗或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仅为1%,即使严格选择病变局限于胸腔的病例放射加化疗五年生存率远不及10%,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我院自1965年~1985年间恶性卵巢肿瘤146例行术后放射治疗,其中年轻妇女46例,其特点是以生殖细胞瘤为多,共27例,占58.69%,而生殖细胞瘤中又以无性细胞瘤多见,共21例,占77%。因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就是有较广泛的淋巴道转移,亦应积极采取术后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本文总结46例术后放疗,其5年生存率为52.17%(24/46),较一般文献报告为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3篇,样本量为670例,其中经病理学确诊的Ⅰ、Ⅱ期及可手术治疗的NSCLC为276例,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研究齐性较好,通过确定模型的汇总计算得出汇总敏感度为41%(35%~46%),汇总特异度为94%(91%~96%),汇总阳性预测值为5.65(3.45~9.27),汇总阴性预测值为0.64(0.54~0.76),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较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但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3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的凋亡阳性率及bcl 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以探讨放射治疗肿瘤的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TUNNEL标记法对 30例Ⅰ -Ⅲ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放疗前后凋亡阳性率及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30例患者凋亡阳性率放疗前后的表达分别为 76 .7%和 10 0 % ,放疗后显著增高 (P <0 .0 5 ) ;bcl 2蛋白在放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3.3%和 4 6 .7% ,放疗后显著降低 (P <0 .0 5 ) ;bax蛋白在放疗前后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和 10 0 % ,放疗后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放疗的过程就是放射线诱导细胞调亡的过程 ,放射线通过抑制bcl 2蛋白的表达、增强bax蛋白的表达诱发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NSE、SCC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患者13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30例血清中CEA、CYFRA21-1、NSE、SCC的水平,计算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EA在肺腺癌、SCC在肺鳞癌、NSE在小细胞肺癌中水平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FRA21-1水平在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提高.结论 4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临床诊断均具有临床意义,且联合检测更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肺癌肺动脉供血的DS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已无可争议,但肺动脉是否参与血供则很少报道。有人认为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供血,肺癌的介入治疗只经支气管动脉进行。为了进一步确定肺动脉是否参与肺癌的供血,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我们对35例肺癌患者在经支气管动脉介人治疗前均行肺动脉造影,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3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岁。原发性肺癌31例,转移性肺癌4例;原发性肺癌中鳞癌1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腺癌5例。中心型肺癌24例,周围型肺癌7例。所有病例均经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并留置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和长春瑞滨(VNR)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联合化疗:GEM 1000 mg/m2,d1,d8,静脉滴注;DDP 80 mg/m2,静脉滴注,2 h,d1;VNR 25 mg/m2,静脉滴注,d1,d8。每21 d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总有效率41.3%,中位生存时间为10.48个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主要化疗毒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恶心和呕吐,机体可以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长春瑞滨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miRNA-141、miRNA-14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 time-PCR法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miRNA-141、miRNA-145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由2(-△△CT)处理,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1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NA-14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且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miRNA-141在鳞癌患者肿瘤组织表达高于腺癌(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NA-145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miRNA-145在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表达低于鳞癌(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41高表达及miRNA-145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miRNA-141、miRNA145有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晚期宫颈癌以放射治疗为主 ,其 5年生存率为 40 %~5 0 %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 ] 。要提高晚期宫颈癌的生存率就应设法提高局控率 ,降低远处转移率。我们从 1995 0 3~ 1996 0 4对 116例晚期宫颈癌(Ⅲ期、Ⅳ期 )进行放疗、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以探讨诱导化疗在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所选病例为我院 1995 0 3~ 1996 0 4收治的宫颈癌患者 ,符合下列条件者入组研究 :①经病理证实为鳞癌的Ⅲ、Ⅳ期宫颈癌初治患者 ;②全身状况好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Karnifsk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5例NSCLC癌组织和3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55例癌组织中TSP2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9.10±2.94)明显高于3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5.70±4.74)(P<0.05);TSP2的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明显有关。相关分析表明TSP2表达与MVD成负相关(r=-0.876,P<0.01)。结论TSP2与NSCLC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TSP2和MVD是临床估计NSCLC病情进展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miR-19a、miR-19b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和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9a、miR-19b的表达,分析miR-19a、miR-19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miR-19a、miR-19b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miR-19a、miR-19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iR-19a、miR-19b在NSCLC血清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9a的ROC曲线下面积0.989,灵敏度95.1,特异度94.0;miR-19b的ROC曲线下面积0.983,灵敏度93.4,特异度94.0。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miR-19a、miR-19b高表达,miR-19a、miR-19b有望作为NSCLC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脑转移患者76例,均合并EGFR突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埃克替尼(125mg,3次/d),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肺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剂量36~60Gy(2.0Gy/次,1次/d,5次/周),脑转移灶先行全脑放疗30~40Gy(2Gy/次,1次/d,5次/周),再缩野局部加量10~20Gy(2.0Gy/次,5次/周);对照组38例,厄洛替尼(150mg,1次/d)三维适形放疗同治疗组,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接受2个以上周期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63.2%和57.9%,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9.9月和9.0月,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分别为68.4%和60.5%;亚组分析显示,两组不同EGFR突变类型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1.2月和10.6月(19外显子缺失),8.7月和7.9月(21外显子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为皮疹、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腹泻,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埃克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老年肺腺癌EGFR突变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EGFR和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EGFR和C erbB2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 35例NSCLC患者及 7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和C 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 erbB2蛋白在 35例NSCLC患者中过表达率分别为 6 5 .7%和 5 7.14 % ,且其过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其中C erbB2蛋白过表达主要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EGFR或 /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EGFR和C erbB2蛋白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二者有协同作用 ,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与EGFR的表达。结果56例NSCLC组织中,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和67.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COX-2与EGFR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期愈晚,细胞分化越差,淋巴结转移越高,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越高,腺癌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鳞癌,鳞癌中EGFR表达高于腺癌(P<0.05)。结论COX-2与EGFR在NSCLC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 r IL- 2临床疗效 ,选择了 5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 ,分别为鳞癌 2 5例、腺癌 18例、小细胞肺癌 6例、大细胞肺癌 1例。采用联合给药 ,根据 WHO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 ,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未分化癌的临床缓解率为 6 6 .7% ,鳞癌、腺癌分别为 4 0 %、38.9% ,生活质量 34例(6 8% )明显改善 ,10例 (2 0 % )稳定 ,仅 6例 (12 % )有所下降。少数患者偶有发冷、发热等不适感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4v6 )和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d)基因在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46例肺癌和 1 5例癌旁组织中CD44v6和E cd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CD44v6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1、0 0 5 ) ;E cd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P <0 0 1 ) ,且与肺癌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0 0 1、0 0 5 ) ;CD44v6和E cd在NSCLC中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CD44v6和E cd基因对评估肺癌进展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