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相比于内燃机的低频点火、机械和燃烧噪声,电动汽车的主要噪声变为电磁力和齿轮啮合导致的更高频的啸叫声,令人烦躁。且由于没有内燃机工作噪声的掩蔽,这些高频单调噪声在许多工况下会很显著。同时,纯电动汽车行驶时也还有路噪、胎噪和风噪等噪声。因此,既要考虑单调噪声的声压级,也应计及其它噪声的掩蔽效应。本文中对7款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的声压级、TNR和主观评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NR与主观感受的趋势一致,而声压级的大小并不能直接用来评价啸叫声的显著度。根据电驱动总成主要阶次的TNR分布,得出对应于电动汽车啸叫声显著度的TNR数值范围。最后总结了电驱动总成的NVH目标设定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基于有限元手段实现低频结构路噪的预测与优化,对纯电动汽车NVH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Spindle Loads方法对某型纯电动SUV汽车在大粗糙路60km/h工况下的低频结构路噪进行仿真预测,通过与实车测试结果对比,显示低频结构路噪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曲线整体趋势一致性较好;对53Hz与127Hz风险频率点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优化方案,实车验证有效。  相似文献   

3.
带Range-Extender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寅  宋珂  尹东晓 《北京汽车》2010,(3):41-43,46
引入Range-Extender概念,阐述纯电动汽车前期开发过程中动力系统参数的设计过程,旨在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沈龙  张军  秦宾 《汽车工程》2024,(3):520-525+545
随着电机驱动技术以及空气动力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纯电动汽车高速化趋势愈发明显。纯电动汽车高速行驶时,底盘后部空腔引起的低频气动噪声峰值可超过60 dB(A),严重影响驾乘舒适性。以某纯电动汽车高速工况下的低频噪声问题为案例,系统地阐述了低频噪声问题的排查分析及产生机理分析验证过程。首先,分析了高速行驶激励源类型,并通过声学风洞进行激励源分离试验,锁定低频噪声为气动噪声类型;其次,对低频气动噪声形成的潜在机理进行推断,并设计试验进行潜在机理排查分析,确定底盘后部空腔涡声耦合自激振荡是引起低频气动噪声的原因;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半经验公式计算和实车试验验证了潜在机理,并设计工程化方案解决了该低频噪声问题。这对纯电动汽车高速工况气动噪声问题的分析识别与解决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纯电动汽车车内中低频啸叫噪声问题,文章首先对电机激励源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实车验证结构路径和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最终通过消除激励源的方法改善了车内噪声。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车内中低频噪声既有结构路径贡献,也有空气路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消除异常风噪声,提高整车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文中分析轿车风噪声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将风噪分门别类,对风噪产生的条件进行概述,并针对不同类型风噪寻找有效的控制思路;利用Acrt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实车测量,对控制措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汽车在整车NVH性能开发过程中,驱动电机存在8阶啸叫噪声,严重影响整车NVH性能品质。通过整车试验、主观评价及CAE仿真分析手段,验证出空气传播为车内8阶啸叫噪声大的主要路径,锁定驱动电机逆变器壳体共振及电机悬置支架振动是造成8阶啸叫噪声大的关键因素。为有效解决驱动电机8阶啸叫噪声问题,实施电机逆变器壳体结构优化及电机悬置支架安装动力吸振器优化措施,并搭载整车进行试验验证,最终有效解决驱动电机8阶啸叫噪声问题,提升了某纯电动汽车整车NVH性能品质的同时,为后续驱动电机NVH性能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1前言近年,正在不断构筑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汽车企业当中,也需要开发出环境负荷低的车辆。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EV)与混动汽车(HEV)的不断普及,随着今后的不断增加,由发动机或者变速器所造成的振动噪声将消失,相对而言路躁以及风噪、空调噪声等将成为主要的噪声来源。另外,从降低油耗的观点来看车体的轻量化也在不断改进,振动·噪声对策今后将越发变得困难。特别是由空气流动所造成的车内噪声,空气噪声发生机  相似文献   

9.
以某款车为对象,对雨刮产生风噪声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测试了雨刮对车内风噪声的贡献量及特征频带,探讨了雨刮风噪性能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试验研究表明雨刮风噪声主要与雨刮总成与发动机盖的相对位置及前风挡传递损失有关。通过改进雨刮的前期布置位置,优化刮杆和刮片的形状和排水通道的设计,提高整车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声学玻璃等措施或方法,可有效控制雨刮风噪声。  相似文献   

10.
某轻型客车在开发阶段,风噪主观驾评时,发现在100km/h以上时,车内存在明显的“噗噗”低频风噪声,采集车内噪声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噗噗”声频率位于170-190Hz之间。经问题诊断,锁定“噗噗”声来自于A柱雨檐密封条的唇边处。为解决A柱雨檐密封条风噪问题,首先研究“噗噗”声产生的机理;然后研究增大前门与A柱面差、增大A柱雨檐密封条唇边密度、减短雨檐密封条唇边长度等方案;紧接着分析上述几种方案的实施情况,确定实施前门与A柱设计面差增大至3mm的方案;最后进行经验总结,制定设计标准,避免后续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出现A柱雨檐密封条风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有评价汽车车内风噪的指标仅能反映各个频率成分的宏观计权,缺乏对频谱局部问题的判断,需加以完善。通过分析23辆不同量产汽车的风洞试验数据,证明车型等级与车内风噪性能呈正相关,并总结较优样本的频谱规律。频谱中高频段较窄范围内不光顺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泄漏噪声,应尽量避免。提出将作移动平均后的频谱与原始频谱差值进行累加得到频谱不光顺程度量化指标的方法。结果表明,频谱光顺度与车内风噪性能密切相关,对泄漏噪声尤为敏感,可用于车内风噪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对某一SUV风噪的预测与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基于风洞测试进行风噪声源特性与传递路径的分析,发现泄漏噪声主要发生在500 Hz以上中高频段,车底风噪主要集中于800 Hz以下中低频段,而在外形噪声中,由车顶和四门传递的风噪的贡献大于翼子板。然后基于气动噪声直接计算法和统计能量分析对外形噪声进行仿真,并结合风洞测试分析了湍流模型、网格尺寸和波数分析方式对风噪仿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涡模拟的高频风噪衰减低于分离涡模拟,且大涡模拟对高频风噪的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都比分离涡模拟高;在计算资源允许范围内对比不同网格尺寸,最小网格为2 mm时侧窗声压级的截止频率最高可达2 000 Hz;单区域波数分析低估了中低频风噪声的能量,精度较低。多区域波数分析中,声能量较低的区域对仿真精度影响较小。最后基于贡献度分析提出后视镜支臂减薄和安装在车门上两种改进方案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车内总声压级分别降低1.38和1.93 d B,语音清晰度提升0.4%和1.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品牌车纯电动化后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直观地反映纯电动汽车在推广中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结合纯电动汽车客户需求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纯电动汽车推广的具体策略.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后视镜回流区内湍流流动产生的Lighthill体声源是车内风噪声的重要来源。采用连续伴随方法,以体声源强度为目标函数对汽车后视镜进行了风噪敏感度分析研究。通过风噪敏感度分析得出后视镜敏感度云图,用于指导后视镜的优化设计,从而减小由后视镜带来的气动噪声。使用开源软件OpenFOAM对某车型后视镜单体完成网格划分、流场计算以及敏感度分析,并通过对后视镜流场进行分析以论证所得到的敏感度云图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基于连续伴随的敏感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风噪敏感度并应用于风噪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21,(2):88-91
空气动力学性能是影响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纯电动车型来说尤为如此。得益于智能化技术的革新,奥迪e-tron通过极富运动感的设计,将风阻系数降至极低水平,仅为0.28。为验证其空气动力学性能,我们对其进行了烟流试验。同时,车辆行驶噪声作为影响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越来越被消费者关注。利用风洞试验室,通过对静止的车辆吹风,来模拟真实行驶时车辆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排除动力总成噪声、胎噪、路噪的影响,可以真实地评价车辆的风噪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后视镜回流区内湍流流动产生的Lighthill 体声源是车内风噪声的重要来源。采用连续伴随方法,以体声源强度为目标函数对汽车后视镜进行了风噪敏感度分析研究。通过风噪敏感度分析得出后视镜敏感度云图,用于指导后视镜的优化设计,从而减小由后视镜带来的气动噪声。使用开源软件OpenFOAM 对某车型后视镜单体完成网格划分、流场计算以及敏感度分析,并通过对后视镜流场进行分析以论证所得到的敏感度云图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基于连续伴随的敏感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风噪敏感度并应用于风噪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方位研究纯电动汽车整车的开发与控制策略,文章主要是针对纯电动汽车整车的硬件构造展开阐述,同时研究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设计,对未来开发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硬件系统有着非常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风噪开发工作前移并降低风噪开发成本,探讨了建造声学舱对新车型开发的必要性和建造声学舱的技术方法,并通过声学舱风洞试验,验证了某车型A柱饰条、前风挡上部、后视镜镜柄、后视镜底座等部位造型对风噪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声学舱提前验证A柱、前风挡、后视镜等部位造型对风噪性能的影响,对提前规避风噪问题、减少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汽车车身主要部件对风噪贡献量大小及频率特性规律,以便进行风噪快速改进设计,对某款5座SUV、某款7座SUV、某款轿车在同济大学整车气动声学风洞内进行了车内风噪试验研究。重点总结了不同车型车身主要部件对车内风噪贡献量大小及频率特性分布规律,同时利用试验手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车身表面的段差、分缝缝隙、密封系统零部件对车内风噪普遍具有明显的贡献量,而且均分布在特定频段。这些规律可为不同车型在开发过程中解决风噪问题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某车型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设计开发为背景,针对其怠速关空调时车内噪声大的问题,根据噪声源隔离试验对进排气、发动机噪声进行分析,确认其主要噪声源为发动机。与对标车进行发动机噪声台架对比试验,得出传递路径中的前围隔噪量不足及存在漏噪现象为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噪声传递路径的方法对前围的密封性和隔噪两方面的设计进行改进,最终改善了车内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