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严江勇  詹天明 《专用汽车》2014,(4):94-95,98
针对多孔粒硝酸铵的特殊特性,介绍了铵油炸药混装车的罐体结构设计计算及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罐体进行强度校核的过程。校核结果表明,设计的罐体能够满足车辆安全高效运输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国内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罐车罐体的安全管理现状,重点分析了常压罐车罐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围绕罐车罐体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两个关键环节,从推动完善法规标准、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监管职责等方面,提出加强常压罐车罐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压缩气体运输半挂车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问题,利用ANSYS仿真分析软件对天然气罐式运输半挂车罐体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介绍了中压天然气罐式运输半挂车罐体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保证安全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运输装备是保障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部等各部委都高度重视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等运输装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罐体兼容部分介质,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符合运输企业的运营实际需要,应当早日研究解决。目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  相似文献   

5.
针对蒙华铁路洛河大桥施工的高陡坡无便道,混凝土运输难度大等特点,需采取防止混凝土离析辅助措施,方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从方案的适用性、安全性、施工难度、工期及经济性等方面,对混凝土运输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选用改进型窜桶和滑槽运输方案。从改进窜桶、增加二次搅拌罐体、安装窜桶和罐体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研究,同时对改进型窜桶和滑槽运输混凝土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论述,主要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质量保证措施等,能够为今后类似工程条件下的混凝土运输及质量管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道路危险品运输主要依靠液罐半挂车。液体危险品运输罐车重心高、载重大,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事故。本研究以GB28373—2012《N类和O类罐式车辆侧倾稳定性》为依据,以特定型号的液罐车为样本,研究在同种型号下,不同罐体截面形状的设计对罐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详细分析液罐车侧倾稳定性的计算方法,针对变截面液罐半挂车研究了变截面高度差和半挂车侧倾稳定性指标qc(修正的侧向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关系。通过计算可得,该型号半挂车圆截面情况下的qc值和侧倾角数值均满足标准要求;变截面情况下,随着变截面高度差数值的增加,半挂车的质心高度下降。进而使得半挂车qc值与侧倾角数值增大,半挂车侧倾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实现道路铺装结构的智能感知功能,综述了融合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归纳了道路铺装感知信息组成,包括路域环境感知、车辆荷载感知、路表功能感知和结构响应感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路铺装结构分级感知设计思想;针对目前道路铺装感知设计不完善的问题,初步构建了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最后提出了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道路铺装结构的感知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区域环境、服务需求、工程造价和发展趋势等因素,依据“安全优先、分层递进”的思想进行分级设计,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体系应涵盖感知系统、材料设计、布设组合、感知性能保持、计算理论和设计指标及要求等内容;在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铺装结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感知特性的设计内涵不明确、感知技术的实施标准不统一、感知铺面结构的性能保持技术不健全和感知数据处理与应用不标准等问题,未来其在公路长期性能观测科学网的建设、道路科学合理养护决策的制定和适用于中国的长寿命路面设计方法的研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方便液罐半挂汽车列车(Tractor Semi-trailer Tank Vehicle,TSTTV)罐-车整体的优化设计匹配,综合提高整车的侧倾稳定性、侧向动力学稳定性及操纵特性,基于Lagrange方法和椭圆规摆等效机械液体晃动模型建立TSTTV的整车侧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其典型特征是实现罐内液体侧向晃动与车辆横摆运动、侧向运动、悬挂质量的侧倾运动及非线性侧向轮胎力的集成一体化建模,贯通液体晃动动力学与车辆侧向动力学稳定性之间的联系。通过开环正弦停滞转向输入操作响应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评价,考察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侧倾角、侧向载荷转移率及液体晃动角等状态量在2种充液比(FL=40%,80%)及2种罐体椭圆率(Δ=1.0,1.3)下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STTV模型可以实现液体侧向晃动作用下的车辆侧向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能够反映充液比、罐体截面椭圆率等运输条件和罐体几何参数对整车侧倾稳定性、侧向动力学稳定性及操纵特性的影响;基于该模型可以针对液体介质、充液比及道路环境等运输条件因素的影响,研究以提高整车侧向动力学稳定性为目标的TSTTV灌-车整体的优化设计匹配问题,这对提升液罐车的设计性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路规划设计多以交通功能为核心,在选线及设计过程中,缺少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缺少对使用主体-人的关注。以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为契机,结合独有的山地地形特点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梳理总结规划设计面对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型道路规划设计原则、标准及控制性量化指标体系,重点对道路红线宽度、平面选线、竖向设计、无障碍设计、精细化设计及创新亮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生态型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专用汽车》2015,(4):80
<正>近期,荷兰知名的罐车生产上D-TEC向农业运输企业Jos Verberk交付了一款罐车。这款罐车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一个人空气仓,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罐体的容积。这家荷兰运输企业Jos Verberk需要一款同时可以运输粪便及其他液体的罐车,由于运输物品之间的重量差距比较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几乎不可能将运输物"塞"满整个罐体。在对隔板进行了密封之后,罐体内就形成了一个空  相似文献   

11.
单吸污车一般没有清洗系统,作业结束后,整车及罐体会残留或粘附着污水、污泥等,只能依靠外部水源和动力装置进行清洗。针对单吸污车在清洗时易受到水源、场地、动力装置等限制,设计了一种自供水的清洗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社会物流对道路运输服务的需要发展与运输企业面临的战略背景变化,提出了道路货运集散战略的概念,构思了道路货运集散战略的内容;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用企业转机建制的契机,确立战略实施立体及选择战略实现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对深南大道改造工程的设计,总结了道路交通综合改善的一些设计要点。文章提出道路改造应与交通改善同步进行,应重点解决现状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并应兼顾交通未来发展需求;道路交通综合改善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交通(公交、行人及过街)、景观等因素,达到改善道路状况、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提升道路景观、完善交通设施等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碳素钢液罐车自重较大的现状,对Q235B、Q345B及510L-三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比较,探讨了使用低合金高强度钢510L取代普通碳素钢制作罐体的可行性。并从罐体的保护装置、组合截面模量及强度三个方面分析计算了厚度为4mm的510L制作的罐体不仅能满足强度要求,而且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此项改进可使罐体减重1500kg以上,为液罐车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标准JB/T 4783-2007<低温液体汽车罐车>,并结合原有的相关标准对低温液体运输车罐体的设计压力、计算压力、耐压试验、安全泄放装置和静态蒸发率等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道路运输管理中的国家赔偿是由于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及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所导致的赔偿。侵权行为又有执行职务与非职务,故意过失与无过错之分。文章针对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个人承担责任及道路运输管理机关承担责任的不同情况,阐述了解决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侵权损害的三种形式:一是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负赔偿之责;二是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负连带责任;三是道路运输管理机关责任,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对受害人负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增长,越来越多的道路结构不能满足运输和通行要求,面临改扩建挑战。剖析了改扩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原则,同时分析了改扩建高速公路的线路设计内容,分别从线形设计、平面线形拟合、纵面线形拟合、道路横断面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关键设计要点和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工程案例说明了改扩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方法,充分利用旧有道路资源,同时满足现有道路设计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的实施,有效提升了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性能。文章主要从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四个整车主动安全测试项目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相应标准进行介绍,为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主动安全整车项目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背景,针对BIM技术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在项目设计前面对专业众多、设计数据庞大问题,建立协同工作平台、创建统一工作空间及制定标准建模规则的技术构架;其次,为实现路线设计方案可视化分析和评价,对于道路设计过程中三维实景模型、管线及控制因素建模进行BIM技术论证,创建精细化场地模型;最后,以BIM正向设计为目的 ,在CNCCBIM OpenRoads软件及路、桥、隧集成开发平台下,进行道路、桥梁、隧道重要设计技术节点研究.创建BIM在公路正向设计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工作流程,为后阶段BIM实现正向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就沥青厂(站)的立式沥青存储设备进行设计、分析。主要应用数学公式及经验公式等论述了罐体结构及保温层的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设计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