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平截面变形假设,建立圆截面大偏心受压外环加筋类加固构件的极限强度计算方法。可供旧桥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固结构为两阶段受力,按平截面变形假定,对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围套加固构件两阶段加载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算例,可供旧桥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毛燕  韩子阳  张鑫敏  曾靖琦  谢进财 《公路》2023,(12):171-177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程结构的新建与加固维修并举时期,对于加固结构的长期性能研究已得到广泛地关注与重视。以碳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构件为研究对象,考虑碳纤维布全包裹的情况,对大偏心受压下约束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了受力特性分析,结合混凝土徐变理论及弹性力学分析方法,考虑混凝土截面依时性应力重分布的特点,并引入混凝土与碳纤维材料结合力参数,推导建立了碳纤维布约束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徐变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变化规律,提出了约束混凝土构件的长期挠度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可为相应工程结构构件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HTRCS)加固技术对拱桥拱肋的加固效果,设计制作6根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加固前、后钢筋混凝土柱在偏心压力作用下的裂缝发展、破坏形式、开裂荷载和承载力、荷载~侧向挠度曲线等,并分析加固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HTRCS加固不会改变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破坏形态,但能有效地改善大偏心受压柱的裂缝发展形态;HTRCS加固能显著提高偏心受压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大偏心受压柱的抗裂性能,对于远轴侧加固的大偏心受压柱和近轴侧加固的小偏心受压柱,HTRCS加固效果最优;HTRCS加固能够提高偏心受压柱的刚度。  相似文献   

5.
四、用外部预应力加固桥梁用外部预应力加固桥梁可分为用预应力拉杆加固梁桥上部结构与用纵向或横向钢拉杆加固拱桥或桥梁墩台、基础两类。 (一)用预应力拉杆加固梁桥上部结构在梁的受拉区设置预应力拉杆,拉杆在靠近梁端处折向梁端并锚固于梁端,通过横向收紧拉杆(例37、38)或用张拉设备(千斤顶、紧固螺栓或电热法)张拉(例39至44),对拉杠施加预应力,拉杆的偏心压力传至梁体,使梁由受弯构件转换为偏心受压构件,跨中上拱、挠度减小,从而达到提高承载能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初步判别钢筋砼偏心受压构件大、小偏心受压的方法,它适用于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计算矩形截面钢筋砼偏心受压构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RC方柱偏压试验和RC拱肋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对环向预应力钢绞线(LPSW)加固拱桥方法进行研究。对相对偏心距分别为0,0.25,0.5的3类RC方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偏心试验表明:RC方柱加固后,预应力钢绞线先于箍筋约束混凝土,有效抑制了混凝土裂缝的纵向开展,预应力钢绞线及箍筋之间具有良好的变形协调性;LPSW加固柱承载力提高了3%~34%,LPSW加固技术适合于小偏心受压结构,偏心距越小,增强效果越明显。在偏压试验基础上,拓展了LPSW加固RC拱肋的模型试验,对LPSW加固模型拱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和结构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拱肋试验表明:LPSW拱肋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与RC拱肋相似,分为弹性阶段、裂缝开展阶段和钢筋屈服阶段,最终因出现5个塑性铰形成机构而呈塑性破坏。由于环向预应力钢绞线约束,使RC拱肋提前处于3向受压应力状态,横向膨胀受到约束,避免拱肋出现拉应力,加固拱肋的初裂荷载、钢筋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为未加固拱的2倍、1.6倍和1.47倍。基于偏压柱及拱肋试验结果,利用弹塑性失稳理论的等效梁柱法,建立LPSW加固拱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可用于评估实际加固拱桥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王用中、Wilson E.L.和赵明华等分别提出的柱单元弹性刚度矩阵和几何刚度矩阵,推导了3种同时计入水平力剪切变形和轴力P-Δ效应的柱单元刚度矩阵方程,可模拟框架柱、剪力墙等小剪切变形轴力构件和支座等大剪切变形轴力构件的动静力工作,为计入剪切变形和轴力P-Δ效应的压弯剪构件静动力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推导了另外两种形式的仅考虑轴力P-Δ效应的柱单元刚度矩阵方程。通过退化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推导正确。最后应用计入水平力剪切变形和轴力P-Δ效应的柱单元模拟支座偏心工作,并建立了支座基桩有限元模型,应用自编的Matlab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入水平力剪切变形和轴力效应的柱单元可较好地实时模拟支座大剪切变形下的偏心工作特性,竖向力因支座大水平剪切位移产生的偏心弯矩极为显著,对基桩受力特性影响较大,将进一步扩大轴力P-Δ效应,进而削弱基桩和支座的整体的水平刚度,有效增大了基桩内力和其等效计算长度,减小了支座基桩的整体水平抗推刚度,不容忽略;建议进行基桩设计计算以及水平力在墩台间分配计算时采用支座基桩共同作用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了文献「1」有关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σg计算式的局限性。以平截面变形假定,导得计算σg的更一般形式,可供文献「1」补充和工程设计计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布原理与加固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指采用高性能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墙体或混凝土构件表面,使两者共同工作,有效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改善构件的变形性能,采用合理的粘贴构造和锚固措施,以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文章介绍某隧道配电房因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痕的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中被忽视的问题,作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可用来精确计算该类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为正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使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总用量为最小的原则,推导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简便、经济的配筋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大偏心受压构件配筋量的算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以碳纤维筋和高强聚合物砂浆为补强材料的一种加固石拱桥的新方法。通过对碳纤维筋喷浆加固机理和力学特点的分析,明确了石拱桥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补强的计算方法,给出具体实施技术要点,并进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碳纤维筋喷浆加固的桥梁可有效提高承载能力,同时也可改善结构的耐久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灵桥为我国仅存的一座三铰拱结构钢桥。该桥在其七十余年的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锈蚀、战争损坏、船只撞击等危害,存在大量病害与损伤,被评定为危桥,迫切需要维修加固。考虑到该桥文物桥梁的属性,依据"原地保护,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对该桥实施了大修工程,维修内容包括:对局部病害的构件以及承载能力不足的构件进行加固或局部更换;对变形构件进行冷矫纠正修复;对拱肋进行贴板加固;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格构式纵横梁复合桥面系结构对纵梁和桥面板进行维修加固;采用大直径钻孔桩对基础进行加固。该桥修复加固后,最大程度保存了其文物价值,同时也提高了桥梁交通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小星  宋一凡 《东北公路》1996,(4):43-45,53
利用公路桥规中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及数表,叠加导得圆形截面偏心受压管柱构件的极限强度计算一般公式,可供工程设计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16.
赵井卫  涂金平  周泳涛 《公路》2013,(1):149-153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采用涂覆有专用环氧胶的碳纤维板进行预应力张拉,修复构件的变形和闭合裂纹,而后将碳纤维板粘贴、锚固在构件上,与一般面贴碳纤维(CFRP)板的加固方式相比,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高强特性、改善构件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防止剥离破坏的发生以及减小应变滞后现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圆环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极限强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文献「1」有关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和数表由叠加法导得圆环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有研究成果中试件尺寸偏小的不足,对3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大尺寸T形受弯构件实施静力破坏试验,并比较预应力加固与传统加固两种加固方式的技术效果,考察预应力技术对碳纤维加固效率的影响,分析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对构件截面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导及提出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界限补强率以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可显著地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有效增大碳纤维材料的强度利用效率,改善构件的正截面应力分布,从而使构件具有较传统加固技术更优越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7A04铝合金矩管压弯构件稳定性承载力、失稳模态和变形性能,通过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7A04铝合金矩管压弯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长细比、偏心率和偏心方向对压弯构件稳定性承载力和失稳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绕弱轴偏心的压弯构件全部发生平面内失稳,绕强轴偏心的压弯构件发生平面内失稳和平面外失稳2种模态;数值计算得到的稳定承载力相关曲线与按《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公式计算的稳定承载力相关曲线对比的结果表明,公式计算值保守,不适用于7A04铝合金矩管压弯构件,需要进行改进与修正.  相似文献   

20.
C-S-C法加固石拱桥,即在石砌拱圈两侧增设钢筋混凝土槽形拱肋,并设置辅助受力构件上下横梁形成空间框格结构。对复合结构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得到3种极限破坏形态,并分析了每种极限破坏形态下的截面大小偏心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得出加固后复合结构的破坏形态受原结构的初始应变、加固结构的尺寸和材料的极限应变的影响。相比现有的加固规范,考虑了复合结构在二次受力时新增拱肋的应变滞后现象。根据3种破坏形态下截面应力的分布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一种包含大小偏心受压的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