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Unity3D引擎,对现代有轨电车进行路口场景仿真,设计前期的场景模型、社会车辆行驶模块、行人行动模块、交通信号灯变化模块、雨雪天气变换模块等。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运用C#脚本语言进行场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有轨电车、社会车辆和行人能按信号灯正确有序行驶和行走,能够真实反映路口场景,为有轨电车司机提供了一个提前熟悉路口场景的学习平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越来越高的景观化要求,将现代有轨电车沿线的部分路口设置为无接触网路口可以有效提升接触网与沿线景观的协调性,以达到景观化的设计目的。以实际工程设计为背景,论述有轨电车无接触网路口处的接触网平面及导高设计要点,进而提出无接触网路口处具体的接触网设计方案,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有轨电车路口的空间利用率,减少有轨电车对社会车辆的影响,提出允许机动车在平交路口进口道借用有轨电车轨道空间排队的交通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对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改善及对有轨电车运行的影响,并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平交路口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延误。  相似文献   

4.
根据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与交通信号系统接口的实际建设经验,结合国内外关于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现状,分析适用于我国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路口、主干道与次干道相交路口、主干道与支小路相交路口等路口处有轨电车交通信号绝对优先、有轨电车交通信号相对优先、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信号互相独立的三种信号控制方案,并对三方案的优缺点、各方案选择原则、接口内容、接口设备构成等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公共路面交通的特性和地铁ATP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了适用于有轨电车的ATP系统结构和功能,并对基于ATP的有轨电车的运行场景进行了三维模拟驾驶仿真。有轨电车模拟驾驶仿真系统基于C#编程语言和VS 2013开发平台开发。其中,三维视景仿真模块基于3ds Max三维建模工具和Unity3D游戏引擎进行设计开发。实现了有轨电车在ATP防护下模拟驾驶,并能很好地以三维视景的方式展示给使用者。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大部分有轨电车采用与社会车辆共有路权的运营方式,当岔区与路口区域重合时,就需要司机根据路口信号机状态,选择合理时机手动办理进路。基于上述需要,讨论几种应用于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司机手动排路方案,并试图减小手动排路操作的复杂度,提高手动排路正确性,从而保障有轨电车安全高效运营。  相似文献   

7.
现代有轨电车路口信号优先控制的方案及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有轨电车路口信号优先方案的选择与实施直接影响现代有轨电车运营速度及运营效能,是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和建设中必须优先考虑的。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的路权模式,详细阐述了现代有轨电车路口信号优先控制的各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选。建议结合路口特点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路口信号优先方案,以实现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效能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有轨电车的快速发展,有轨电车在通过路口时与其他社会车辆之间的路权之争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有轨电车的快捷、运行安全,从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系统的交通信号控制及显示方法,配置交叉路口控制系统,通过信号系统自动和人工方式对交叉路口进行控制实现对交通信号的控制,并在人机界面实时显示路口交通信号状态,实现各种交通有序、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公交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现代有轨电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现从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入手,结合其线路、车辆、旅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信号系统等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重点对路口信号优先控制系统、正线道岔控制系统、道岔区段列车检测设备等关键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探索在我国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下,如何采用合理的相关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丽江市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特点及实际情况,对现代有轨电车平交路口信号系统控制方案进行研究,详细阐述路口控制系统结构、功能、接口,以及平交路口信号设备布置设计,对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的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侧重介绍对于不同类型的路口,通过设备布置及有轨电车路口控制系统与市政交通控制系统完成信息交互,实现有轨电车安全高效的通过平交路口,对同一线路平交路口种类较多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说明针对不同类型路口的不同路口通过处理逻辑,充分保障有轨电车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现代有轨电车在交叉口与社会车辆通行发生冲突,均衡现代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益,在非饱和交叉口中,针对现代有轨电车早到和晚点两种情况,构建了现代有轨电车优先控制策略的基本框架。以延长绿灯时间、缩短红灯时间、插入优先相位三种优先策略为基础,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优先主导下的交叉口控制流程;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车速引导控制,提出了车速引导与交叉口信号组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最小发车间隔是确定现代有轨电车开行密度和运输能力的参数。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地面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小发车间隔的确定与地铁、BRT(快速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均有所差异。通过对道路交叉口、列车停站、列车折返及区间长度等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最小合理发车间隔,并对其运输能力与车辆配属进行了探讨,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轨电车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在保证不影响交叉口整体通行能力的前提下,使得有轨电车优先通过交叉口。利用VISSIM工具,对无信号优先,绝对信号优先和条件信号优先控制下的有轨电车交叉口进行模拟和评价,验证信号优先和条件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适用性。通过仿真得出结论,若给予有轨电车最高的优先权,使有轨电车平均延误时间最小,停车次数为0,采用绝对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较好;若在基本上不影响整个交叉口的平均延误和服务水平的情况下给予有轨电车信号优先,采取条件优先信号控制策略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与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平衡感应信号控制方法,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各入口排队车辆数的监测,实时改变信号配时,从而平衡各入口车辆排队长度;通过赋予现代有轨电车更高的排队权重,使现代有轨电车与同向机动车流减少停车时间,获得更多的通行时间,从而在保证其他机动车辆通行效率的同时,间接地实现现代有轨电车优先通行权。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比分析各入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最大排队长度、总停车次数、平均延误与平均排队时长,确定各信号相位近似最优的最大感应绿灯信号时长。仿真结果表明,在排队长度与车辆延误方面,感应信号配时远优于定时信号配时;相比单纯的公共交通信号优先,感应信号控制更注重现代有轨电车和机动车每个乘客的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有轨电车上乘客行为仿真是研究现代有轨电车模拟器视景及乘客信息系统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构建了三维虚拟列车模型、人物的三维模型及基本动作,以Unity3D为应用平台,以VC#2017为编译器实现对三维模型的驱动控制,从而实现对人物基本动作的仿真。对有轨电车上乘客的行为仿真,可给现代有轨电车模拟系统提供必要的场景支持,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列车驾驶员的培训当中。  相似文献   

16.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多沿地面敷设,与道路平面交叉。为提高有轨电车通行效率,应在平交路口给予有轨电车优先通行权。结合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的实际情况,分析并比较了有轨电车平交路口信号优先控制方案。详细描述了实时交互式方案的设计。实时交互式方案的灵活性、适用性好、安全性高,其控制策略易调整,便于管理,能较好地满足相关需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有轨电车单层板轨道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与应用。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兴建过程中,需要对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参数对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单层板式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特点建立了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在不同道床板尺寸、扣件刚度、基础刚度情况下轨道结构的受力特性,为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结果分析表明:现代有轨电车单层板结构的道床板长度宜小于8 m,扣件刚度宜取60~100 k N/mm,基础面刚度宜取76~130 MPa/m。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阶段考虑后期运营组织,此举具有提升服务质量、节约成本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客流预测、站点布置、辅助配线设置、路权形式及交叉口信号控制等方面探讨考虑后期的运营组织是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阶段应遵循的原则。结合与后期运营组织息息相关的线网密度、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和换乘系数等可量化指标,对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作进一步优化,可更好地实现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统筹发展。案例分析表明,考虑运营组织因素而优化调整后的线网规划方案显得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