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中国天津,有一个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意义非凡的地方,一辆辆崭新的汽车,从离开工厂后几乎还没上路行驶过,就被送到那里去面对速度和碰撞带来的毁灭。那里并不是汽车的"坟场",而是 C-NCAP 碰撞测试的试验场。这些"英勇就义"的汽车都扮演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和碰撞安全技术进步铺路石的角色。2007年,总共进行了19个车型惊心动魄的 C-NCAP 碰撞试验,从廉价的微型车到豪华的高级车,它们的碰撞表现千差万别。在2007年即将划上句号之时,我们将这些"钢铁之躯"在碰撞试验中不同的表现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同时也对2007年接受了 C-NCAP 考验的各种车型的安全性能进行一次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汽车情报》2007,(3):19-20
继2006年10月27日首批C-NCAP试验和评分结果公布以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又于2007年1月23日正式公布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6年度第二批6个车型的评价结果。至此,2006年度C-NCAP评价计划全部完成,12个车型共36车次的碰撞试验前所未有地呈现了国内市场多种品牌乘用车产品在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真实表现。2007年的C—NCAP计划不久即将启动,消费者将从更多车型的评价结果中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马亮 《时代汽车》2007,(3):22-24
2006年7月C-NCAP正式在我国启动以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公正、公平、透明的监督之下,先后两次对市面上的十余款车型进行了碰撞试验并将数据公布于众。对消费者而言,准确、清晰的安全数据为其购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参加碰撞试验的厂家而言,优异的表现不但验证自己产品卓越的安全性能及良好的品质,更为其销售“锦上添花”,同时对表现欠佳的厂家也起到了一个有力的促进作用,促使其加工资金投入和产品研发。 业界人士认为,C-NCAP的问世,将会整体推动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提升,实现产品优胜劣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柳柽 《汽车杂志》2007,(6):144-145
C-NCAP第二阶段碰撞测试成绩已经公布,在这一阶段碰撞测试成绩中,首次出现了C-NCAP的一辆5星级车型,C-NCAP也首次对自主品牌车型进行了碰撞测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7日,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管理中心公布了2007年第4批试验结果,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C-NCAP管理中心先后对37个车型进行了C-NCAP测试,每款车型需要3辆  相似文献   

6.
4月8日,C-NCAP(中国新车安全评价规程)2011年第一批测试车型的评价结果正式公布。广汽乘用车旗下首款中高级轿车传祺Trumpchi,凭借着总分48.8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五星级评价,跻身安全碰撞测试“高分俱乐部”。传祺所取得的碰撞评价总分,是此批六款新车中最高得分,更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分,同时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参加C-NCAP碰撞试验以来的最高得分,这表明在被动安全领域,广汽传祺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售车型最顶尖的行列,用世界品质树立了中国创造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7.
对于很多首次观看C-NCAP碰撞试验的人来说,都会有些许惋惜之情。只数秒时间,一辆新车就变成了一堆废铁。而对于观看过C-NCAP碰撞试验的人来说,则会有些期待:C-NCAP什么时候才能测试奔驰、宝马这些高档豪华车呢?C-NCAP没有令大家失望,2007年5月6~8日,在众多目光的期待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宝马320i C-NCAP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7年度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第二批评价结果于2007年7月26日在天津的公布,人们的目光又一次瞄准到了汽车的安全性能上面。汽车安全性成为了当今购车者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毕竟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能更好地享受汽车带来的快乐。安全性能并不像车辆外形、人性化设置、动力以及操控等方面能够让消费者直观感觉到,但从碰撞试验这种曾经只在国外流行的测试报告在中国正式出现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更看重车辆的安全性了。更多的主流车型的参与碰撞试验,让我们有了另外一个数据化的依据,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选择属于自己的爱车。  相似文献   

9.
《世界汽车》2012,(6):72-72
2012年4月25-27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C-NCAP管理中心成功完成了由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吉利全球鹰牌RX6453K01型多用途乘用车(GX7)的C-NCAP碰撞试验。测试车型的安全配备极为丰富,不仅配备了正面双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及侧气帘,还配备了驾驶席膝部安全气囊,这也是C-NCAP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中首款引入这一配置的车型。  相似文献   

10.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2,(11):100-105
长安逸动对后排女性假人的保护非常好,是同批C-NCAP测试车型中该项试验后排假人得分最高的车型。 后排安全约束系统表现出色 和2009年版管理规则相比,C-NCAP2012年版管理规则的正面100%碰撞试验项目在碰撞速度和假人设置方面均未发生变化,惟一的变化是后排假人正式由定量评价改为定性评价。正是这一变化,使很多汽车生产厂家的安全设计人员感觉到了压力和“危机”。  相似文献   

11.
事出有因:要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公正、更权威的汽车安全性能标准随着"3C认证"、"汽车双碰撞标准"的相继出台,中国汽车消费者希望通过这些高标准,促使广大汽车厂商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在2006年1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联合推出了"中国新车评估体系":C-NCAP,将NCAP这一国际权威汽车安全评估系统引入中国,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公正、更权威的汽车安全性能标准。2006年8月29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一辆红色  相似文献   

12.
《世界汽车》2007,(12):18-19
2007年10月23日,C-NCAP公布了2007年第3批车型测试结果。本次公布的8款测试车型中共有5款车型获得了5星的好成绩。面对C-NCAP测试5星车的频繁出世,有人说这是合资品牌汽车生产厂商一次集体发力积极响应的结果,从中也不难看出汽车生产厂商对车辆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占强  冯欣 《世界汽车》2007,(6):14-15
2007年5月22日下午2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迎来了2007年第二批车型的首次测试。这是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试验室升级改造后的第一次C-NCAP碰撞试验,参加测试的车型为东风悦达起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22~24日,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雪佛兰景程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C-NCAP的3项碰撞测试。这是以“自信如我”为口号的新景程上市后首次接受安全测试。那么这款具有复杂血缘系统的车型能否真能做到自信如我呢?还是先让我们到现场去看吧。  相似文献   

15.
思域是本田汽车公司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车型,从1972年第一代车型推出至今四十多年来,思域前八代车型的总销量已超过2000万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一流的安全性是其前提和基石.2011年底,第九代思域在正式引进国产后,接受了C-NCAP的碰撞安全测试,并最终以48.3分的成绩获得了5星级评价,和上代车型44.5分的成绩相比有了显著提升,其出色的安全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于2007年1月23日正式公布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6年度第二批6个车型的评价结果。至此,2006年度C-NCAP评价计划全部完成,12个车型共36车次的碰撞试验前所未有地呈现了国内市场多种品牌乘用车产品在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真实表现。2007年的C-NCAP计划不久即将启动,消费者将从更多车型的评价结果中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信息简讯     
《汽车与安全》2007,(6):78-80
Acura MDX被IIHS评为“最安全乘用车”在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进行的2007年最新一期安全性能评比中,2007 Acura MDX荣获了“最安全乘用车”的殊荣,此次评选出的获奖车型在同级别车型中碰撞试验成绩表现卓越。IIHS的碰撞试验包含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及尾部碰撞,获得“最安全乘用车”的车型必须在这三项测试中均获得最高级别的“Good”评价,同时获奖车型必须搭载电子车辆稳定性辅助装置。  相似文献   

18.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4):10-11
2006年,C-NCAP的实施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了包括生产厂家,广大消费者和媒体等多方的关注,C-NCAP的星级已经成为衡量国内市场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经过春节一段时间的休整后,2007年3月20日随着长城哈弗CUV完全正面碰撞试验的进行C-NCAP2007年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SUV是C-NCAP在2007年新增加的测试车型,而在国肉SUV市场,长城自然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9.
柳柽 《汽车杂志》2007,(9):130-132
近日,C-NCAP发布了2007年度第二阶段碰撞测试成绩,本次共有7个车型参与测试,是C-NCAP有史以来车型最多的一轮测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真实的碰撞     
王渺林 《车时代》2008,(2):10-1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在2008年伊始,公布了2007年度最后6个国内销售车型的碰撞结果。随着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影响日益扩大,其试验结果也越来越受重视,那么我们该如何看C-NCAP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