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电力供应单元,广泛运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随着科技进步,用电设备对电源输出的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实践中应尽量避免因发电机组故障导致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甚至供电中断。针对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出现的频率不稳故障现象,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起发电机组频率不稳故障树,对频率不稳故障原因进行逐步分析,阐述故障快速查找与定位的方法,最终确定故障点,并通过调试将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2.
对船舶电站多台不同容量发电机组在并联运行过程中的并车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对同步发电机组并车条件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合闸时刻待并发电机组与电网的电压差、频率差、相位差对并车过程的影响途径,提出不同容量多台机组并联时参数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出现的频率不稳故障现象,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起发电机组频率不稳故障树,阐述了故障快速查找与定位的方法,最终确定故障点,并通过调试将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4.
船舶发电机组在并联运行工况下时,单台机组发生频率故障可能会影响全船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该问题,根据柴油发电机组下垂特性,提出一种并联发电机组频率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实时检测频率偏差来精确定位发生故障的发电机组,并快速动作隔离故障源,减小故障影响范围,避免全船失电。  相似文献   

5.
船舶电力系统通常是多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多机组并联运行容易发生功率传递,从而产生功率振荡现象。本文给出了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的数学模型,为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了非线性鲁棒综合控制器,并给出了将非线性鲁棒综合控制器应用于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两台柴油发电机组的功角差为零,抑制了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的功率振荡现象,改善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船用柴油发电机组环形连接件和公共底座三维简化实体模型,通过模态计算,比较了两种连接件模态振型的频率、变形量和刚度,分析了环形连接件和公共底座在工程应用中的异同,并结合各自特点阐述了它们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为船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成套设计、制造和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月平 《珠江水运》2023,(8):112-114
发电机组是船舶重要设备之一,发电机组运行是否可靠和稳定,关系到船舶运行的安全与否。本文从一型船用发电机组短暂且有规律的冒白烟及频率不稳定现象出发,从产生这种现象的不同原因入手,分析描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并逐系统检查排除直到找到问题并解决。本文是一篇实际操作类文章,并无过多理论的讲述,可提供给同行在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船舶电站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它的可靠运行对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船舶电站由发电装置和配电装置组成,一般设置有3台同容量、同型号的发电机组,通常仅有1台或者2台发电机向电网供电。发电机转速的变化及负载的投入和切除都直接对电网频率、电压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船舶发电机组要有较高品质的调速和调压装置。除此  相似文献   

9.
张峰 《中国船检》2008,(5):103-104
某海洋工作船电站原始配置三台220kw柴油发电机组和两台500kw主机轴带发电机。由于原配置的三台220kW主柴油发电机组质量较差.船东决定更新(包括主配电板),并将新机组每台发电功率加大到500kw。这样改造后,一般不使用轴带发电机,原两台500kw轴带发电机仅作为备用电源。  相似文献   

10.
孙力  路庆 《中国修船》1997,(1):24-25
根据船舶用电量的大小,船舶电站或单机或双机并联运行,本文仅就并联运行问题,重点介绍了两台同型号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和两台不同容量的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船舶大容量负载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后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并联的电力系统为例建立了船舶电站并联系统的机电暂态过程数学模型,应用求解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为核心的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并联系统在切除、投入大容量负载后的动态特性,结合一个算例进行了数字仿真,并从仿真结果可知调节原动机调速器和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的参数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自动同步并车装置和调频调载装置的控制原理和实际参数,通过对两者的建模,构建了船舶电站两机并联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了自动模式下并车和负荷转移分配的全动态过程,取得了与理论预期相符的仿真结果。所得结果可作为船舶电站多机并联仿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某船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调压和调频调载原理,以及在双机并联运行时的无功分配和有功分配原理,针对两舷电站的发电机组不能长时间并联运行的局限性,提出发电机并联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增加一套均压/均功连接控制器以及修改少量接线,而无需修改原系统的软件,使任意并联发电机组之间均可进行有效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平均分配,从而能够长时间并联运行,提高供电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COBOT is a new kind of collaborative robot, which can work with people in a shared space. In this paper a new kind of CVT us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which is major parts of five-bar COBOT and based the feature of nonhlonnmie constraint. The dynamic model of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five-bar architecture COBOT is founde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oupled mode of two CVT:serial and parallel.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ynamic model of serial and parallel COBOT take five-bar COBOT as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dynamic analysis foregoing, both serial and parallel COBOT model are have the feature of nonholonomic constraint. The ending track and moving state are controlled by the force of control motor and operator. The control motor can not control the movement and ending track of COBOT witbout the cooperation of cperator.  相似文献   

15.
对两台同型号三波发电机在空载并联运行中出现的环流问题进行分析,改接两台发电机基波绕组,解决了空载并联出现的环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船舶靠泊安全系数,减少大型船舶靠泊事故的发生,设计一种以两转动一平移3-RPU并联机构为主体结构的5自由度船舶靠泊装置。基于螺旋理论和修正G-K公式,计算出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齐次位姿变换建立各连杆矢量方程,推导出并联机构位置正反解数学表达式,基于位置反解表达式求出并联机构的雅克比矩阵,根据雅克比矩阵对3-RPU机构的三类运动学奇异性进行分析;建立机构驱动关节速度与动平台速度之间的关系,对正反解的研究结果进行数值验证,并运用MATLAB对位置和速度反解进行仿真;采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并联机构的可达工作空间,并运用MATLAB编程绘制出工作空间三维图和截面图,验证了3-RPU并联机构的可行性,为3-RPU并联机构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分析单船与两船并行航行的水动力差异,探讨静水中两船并行时漂角、船船相对位置对船体阻力、侧向力及摇首力矩的影响规律,文章基于RANS方程采用SST k-棕湍流模型,数值分析了某两船静水并行时船船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漂角下两船中对中并行时,船体所受阻力均较单船航行时有所增大且受到指向两船中间的附加侧向力;当两船并行斜航的漂角相反时,同一船舶位于迎流侧较背流侧时船体受力存在一定差异;两船并行直航时,船船相对位置对船体受力有较大的影响,当两船纵向间距小于一倍船长时,船船相互作用较为显著,在不同横向间距下,船体受力随纵向间距的变化规律相同,在一定纵向间距下,船间横向间距越小船船相互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闸首底板分段法的计算精度及其适用范围,针对规范中横向荷载分配方法的不足,在深入分析边墩横向荷载扩散传递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列铰接悬臂梁法;并首次进行横向整体平衡分析,给出横向不平衡剪力的分配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计算,证明横向荷载分配之后进行内力调整的必要性。提出的2结点并列悬臂梁法,能够考虑边墩高度的影响,并反映横向荷载、弯矩分配比例不同的特征。对于承受横向不对称荷载的闸首,还应进行横向不平衡剪力计算和分配。与有限元结果比较分析表明,经横向荷载分配、横向不平衡剪力分配、内力调整后,底板内力计算结果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寿命分布类型部件组成的并联系统存在备件配置计算公式较为复杂,较难得到解析解的问题,根据累积失效相等原则,将非指数型部件等效为指数型部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并联系统的备件配置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边际效益方法对并联系统中不同寿命分布类型的部件备件配置数量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相关分析,该计算方法具有计算便利,结果较为准确的优点。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的应用,对该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检验,为解决并联系统备件配置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