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破坏模式,并利用MIDAS/GTS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选取典型的顺层岩质路堑边坡模型进行详细的数值模拟,得出各岩土参数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ANN下的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分析岩质路堑深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评价岩体边坡工程稳定性的指标 ;讨论了神经网络在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提出了基于 ANN下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 ;通过样本训练和实例预测评价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渝黔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垮塌事件,采用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了顺层岩质边坡抗滑键加固前后的模拟模型,设立3个监控点采集了顺层岩质边坡抗滑键加固前后的位移、剪应力等参数。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发现,边坡加固前处于非稳定状态,属于牵引式破坏模式,并具有突发性。边坡采用抗滑键加固后位移等值线图显示得出,沿结构面变形转为边坡沿临空面的圆弧型变形,结构面上的剪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消失。加固后的监测位移和模拟位移对比得出,边坡变形量较小,处于稳定状态,抗滑键加固措施具有较好的支挡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裂隙节理发育的中、强风化岩质边坡,需要对其浅层稳定性进行验算。基于Hoek-Brown准则,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岩质边坡浅层滑动的破坏机构。在计算其外力功率和内能耗散的基础上,结合强度折减法,推导了岩质边坡浅层滑动的安全系数表达式。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安全系数进行求解后,分析了安全系数随着坡角和边坡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工程案例,对某隧道洞口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某路堑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路堑边坡在坡顶荷载和降雨历时长短因素影响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坡顶荷载和降雨单个工况下是稳定的,但在坡顶荷载和降雨共同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不足,沿土层交界面发生了滑坡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桩板挡墙为主要支挡结构的滑坡加固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治理方案的有效性,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形态规模和变形破坏机理,考虑岩质边坡天然和饱和两种含水状态,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重庆市金佛山水利工程坝址区左岸岩质高边坡进行分析,研究了岩质高边坡在天然状态、开挖和加固时等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边坡是一个下部为顺层牵引-塑流性质、上部为压致拉裂推移式潜在滑坡。开挖部分岩体风化层有利于边坡稳定,采用锚喷加固后岩质高边坡安全系数明显提高,边坡现状整体稳定,发生大规模破坏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7.
对在边坡饱和软土上路堑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边坡滑坍、抗滑桩失稳和混凝土护壁破坏等工程事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探讨;根据边坡和软土特殊的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在边坡饱和软土上路堑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边坡滑坍、抗滑桩失稳和混凝土护壁破坏等工程事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探讨;根据边坡和软土特殊的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路堑高边坡的施工是一个破坏山体原有力学平衡又用支挡加固工程重建力学平衡的过程.所设工程措施往往都是在边坡开挖完成后才能实施,因此在边坡加固和防护工程措施未实施以前,边坡岩土体内就会发生应力调整,强度衰减,发生大变形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事实证明,有许多路堑高边坡虽设计合理,但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工程未能及时实施.导致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破坏,造成重大损失;有些则留下隐患,影响工后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顺层岩质深路堑路段,岩体经过较大的施工开挖及雨水浸渗后,往往容易产生顺层滑坡,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通常是解决岩体顺层滑动的有效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锚杆的布置、锚固段长度等进行分析,对预应力锚杆锚固边坡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