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目前生物材料中铝含量的测定有铬天青-s溴代十四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对pH值的要求苛刻。应用原子吸收无焰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材料中铝含量虽灵敏度高,但易受环境污染,结果变异较大,对操作中各环节要求严格。应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材料中铝含量操作简便、迅速,在一般实验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目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铅较为普遍,为进一步了解双硫腙比色法和火焰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相关程度,我们做了双硫腙比色法和火焰法、石墨炉法的相关检验和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等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触媒合金中的钴,其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用石墨炉无火焰双波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准确迅速的同时测定ppb级的镉和铜。原子吸收的测定条件:干燥20安—30秒(约180℃);灰化35安—60秒(约470℃);原子化240安—10秒(约2700℃);分析波长:A波道228.8毫微米(镉),10毫安,B波道324.7毫微米(铜),氩流量3升/分;试样体积20微升。  相似文献   

5.
硫酸镍用盐酸、过氧化氢溶解,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并结合浓度直接读法和标准加入法分别测定镁、钙、钠、钴及铜、铁、钾元素含量。该方法准确、快速,现已用于科研,生产中,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尿中镉为镉中毒的参考依据之一。但其含量低为 ppb 级,需要予先富集方可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本文以三种富集法比较而选用巯基棉法,其平均回收率为99.8%,精密度为 CV3.61%,检出极限0.05ppb。镉以肾脏为主要排出途径,因此,尿镉可作为它危害程度的参考依据。正常尿镉含量很低,故测定前须以一定方式将其浓缩。本文通过几种富集方法的比较选择了巯基棉富集法,并做了条件试验。此法简单方便,富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可检出 ppb 级尿镉。  相似文献   

7.
目前测定工业废水中铅常用的方法有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等。这些方法有的需要特殊仪器,有的分析操作步骤比较复杂或操作中需用较多的剧毒试剂等。鉴于环炉技术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适宜于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因此我们进行了环炉技术(玫瑰红酸钠法)测定工业废水中铅含量的初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空气及尿中铊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空气及尿中铊。空气使用单层玻璃纤维滤纸采集,能达到99%以上的阻留率,再用0.5mol HNO_3溶散,取上清液进样分析。尿样先调pH值为9-10,用NaDDC和MIBK萃取,取有机部分进石墨炉分析。用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法对样品作对比分析,相互相关程度非常密切。空气及尿中铊的检出限较低,常见9种离子干扰不大。现场应用两年,监测大量样本比较方便。铊及其化合物是一种高毒、蓄积性、可疑致突的毒物。铊存在于煤、矿物和石油中,在冶炼或燃烧时大量溢入空间。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需要用大量样品富集,操作过程冗长。国内外应用电化学法较多,如阳极伏安法被西德列为标准方法;还有催化极谱法等。但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化器)具有灵敏度高,取样少,步骤快,结果可靠等优点。Matsuno等人研究用0.1mol HNO_35倍稀释直接测定,但生物体内铊含量一般很低,另外样品中较多盐类会使铊的分析遇到困难。Singh采用了APDC和MIBK萃取,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微量铜时的酸度及共存离子试验,目前尚不见报道。长期使用原子吸收,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存在,相互干扰如何及选用何种酸酸化水样为理想。我们用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仅对水中微量铜的测试进行了分析。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 1.仪器: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  相似文献   

10.
对废水中铜的测定国内普遍使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目前,用示波极谱对废水中铜催化波法测定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我们对该方法作了精密度和偏性标准分析质量控制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尿锰测定多用化学法,其中不论是集锰法或直接消化法,都需要大量试样(200~300ml)和多种试剂,操作繁杂、费时多,结果也不理想。而国外介绍的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由于用有机溶剂萃取,影响仪器的稳定性和有关部件的寿命。为了配合应用Na-PAS治疗锰中毒患者,观察该药的驱锰效果及其规律,我们根据现有的条件,参考有关资料,将尿样消化后,直接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巯基棉富集分离水中痕量铜、铅、镉-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认为,对3种离子同时富集的适宜pH值为8.5,洗脱酸(盐酸)浓度以室温下25%(V/V)为宜。用5mL洗脱酸分3次吹净冼脱,巯基棉上3种离子基本无残留(<5%)。经对加标水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的测定计算,证明本方法准确度、精密度都较好,用于水体中痕量铜、铅、镉的分析测定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正日渐意识到,汞对河流、湖泊造成了污染,同时,地质学家和其它工作者也要求能测定极微量的汞,因此,无火焰原子吸收技术日益获得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和标准的使用火焰的原予吸收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出限。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在水溶液中约为0.5微克毫/升,而采用无火焰法的作者报导的检出限,在0.001微克水平以下。在大多数无火焰分析法中,测定汞之前都要  相似文献   

14.
有机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环境保护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等方面。由于直接喷雾有机溶剂,背景吸收增加,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较难控制,在铅2170埃,镉2288埃火焰吸收更为明显,严重地影响测定的稳定性。本试验参考有关文献,拟定了在同一个分液漏斗中,控制样液pH2.5~3.4,在柠檬酸铵和三乙醇铵的存在下,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作络合剂,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萃取样液中铅、镉的DDTC络合物,再用1.2N盐酸反萃取,萃取液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这样就可保持并提高了有机溶剂萃取法富集金属元素和提高灵敏度的优点。避免了铁的氢氧化物吸附铅、镉,基本消除了化学干扰,减少了背最吸收。操作简便,不堵塞燃烧器的缝隙。通过大批的样品分析,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除受元素本性,试样的基体成分以及仪器性能的影响外,主要依赖于所选的仪器参数。为了提高各种元素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测定的灵敏度,我们以铜为测试元素,运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原子化的最佳组合条件,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指甲中微量元素的方法。本法采用一次性收集指甲样品,经前处理后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使用火焰与电热石墨炉原子化器、混合标准溶液、校准曲线法定量,可一次测定9种元素含量。文章提出了样品处理方法和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了方法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线性良好,9种元素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9~7.6%,回收率为86~111%。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早为人们重视,毛发和指甲中微量元素分析可反映组织内残留和代谢的情况,亦是研究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不可缺少的检测指标。近年来对毛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的研究报道已较为常见,而对指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报道则甚少,为了探讨指甲中微量元素与人体疾病的关系,本文提出用火焰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指甲中Ca、Mg、Zn、K、Cu、FeMn、Cr、Pb的含量,并就该法的重现性、工作曲线、回收率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18.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无尘肺隧道工(0期)0^+接尘工人及I期矽肺患者共138例进行了人发中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期,0^+接尘工人及I期矽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I期矽肺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期矽肺患者Fe/Cu比值明显降低,提示适当补充Cu,Zn,Fe,Mn微量元素,对治疗及预防矽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硫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水中硫酸盐分析时操作繁琐,费时,显色不稳定等不足,采用首先将样品中硫酸盐转换成铬,再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的方法,对水中硫酸盐的分析进行了研究,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1,变异系数<3.26%,加标回收率在97.0%-106.6%之间,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无尘肺隧道工(0期)、0+接尘工人及Ⅰ期矽肺患者共138例进行了人发中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期、0+接尘工人及Ⅰ期矽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Ⅰ期矽肺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期矽肺患者Fe/Cu比值明显降低。提示适当补充Cu、Zn、Fe、Mn微量元素,对治疗及预防矽肺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