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偃师三轮之都》——一部行业首创的纪实性巨作,其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指引着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4月18日,在中国(偃师)三轮摩托车行业展览会的开幕式上,举行了偃师三轮摩托车专刊——《中国偃师三轮之都》的全国首发式,偃师市市委书记刘尚进与《摩托车信息》杂志总编李学平共同揭开了专刊的神秘面纱,精美的装帧、优美的文字、精致的图片,牢牢锁住了大家的眼光。一问世,《中国偃师三轮之都》便受到了三轮摩托车行业人士的热烈追捧。《中国偃师三轮之都》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编写、出版。全书共计180余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中国偃师三轮之都",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山城重庆,骄阳似火,我们广大摩迷朋友也有一颗如同这阳光一样火热的心,共同祝愿我们的老朋友——《摩托车信息》25周岁的生日。我做为一名铁杆摩迷,有责任和义务拿起笔,写下我与《摩托车信息》相伴的点点滴滴故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信息》2014,(1):24-24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视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为沃土,以《摩托车信息》为锄犁,客户部的这份耕耘,可谓是豪情万千,但这豪情背后的辛劳与汗水,却始终饱含着对中国摩托的不变坚守。客户部是以客户总监谭志斌为核心,集结蔡媛、李建华、王思涵3人所组成的战斗团队,客户部信奉的真理是: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相似文献   

4.
大概是9年前的一次偶然,我在一开摩托车维修店的朋友处看到了《摩托车信息》,除了广告是彩色,那黑白印刷的文字和图片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味。被里边的内容深深吸引,我就把它借回家,读完了大部分文章。从此,我几乎每期必读。我自己都有点奇怪,我既不是摩托车发烧友,更不是摩托车经销商,甚至连一辆摩托车都买不起,那时一辆国产150太子车要上万块呀!  相似文献   

5.
信念与坚守     
一直在幕后,今天走到台前,不为别的,只想表达信念与坚守。时光荏苒,不觉间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已然走过30余年,与之相生相伴的《摩托车信息》杂志也创刊27年了。至今,原中国摩托车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立三同志的谆谆教导仍在耳边回荡:创办《摩托车信息》杂志,是因为中国摩托车行业需要信息平台,需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6.
首先,感谢《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提供了一个企业与媒体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共同回顾和分享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和摩托车行业2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有机会参加行业这样一个盛会,感到由衷地高兴,《摩托车信息》杂志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纂成了《中国摩托30年报告》这本巨著,等于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历史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首先,《摩托车信息》社长兼总编李学平以中国宗申车队见证人的身份,讲述了中国宗申车队从诞生至今的10年历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他说:“在中国摩托车行业能够如此执着投入摩托车运动的只有宗申,而取得如此辉煌的也只有宗申。”他坦言,一个企业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企业家的眼光,更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宗申产业集团能够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这与左宗申先生的战略眼光和专注投入密切相关。中国宗申车队“只有征战、永不停息”的征战精神,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14日,全摩网第四届六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中国摩托30年报告》首发式在广州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由全摩网和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发起的纪念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30年系列活动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中国摩托30年报告》的问世,也为中国摩托车工业30年历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切从头开始,我们将迎来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又一个30年。  相似文献   

10.
聊聊摩托车     
王广松 《摩托车》2004,(1):18-19
我骑摩托车已经有6年了,认识《摩托车》也有5年了。这几年,《摩托车》是期期必买,摩托车也是换了一辆又一辆。从幸福XF90、长洪CH100、CH90、嘉吉JL125T-5,到现在的嘉陵JH125E,每一辆摩托车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 说来有趣,我是先有车才学会驾驶的。第一辆车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姐夫送给我的一辆XF90小太子,我每天往返近20km的路程,节约了时间不说,更是免去了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11.
大太阳 《摩托车》2007,(6):84-85
2007年4月底的一天,当我接到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打来的电话.让我报名去重庆参加建设集团举办的“走进建设,走进雅马哈”,参加重庆市二运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庆典活动。我很疑惑,不太相信这是一个事实,直到拨通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类刊物——人民邮电出版社《摩托车》杂志李健社长的电话,我才相信,这原来是真的。  相似文献   

12.
1988年10月,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摩托车技术》杂志在全行业的期待中创刊,与当时方兴未艾的摩托车行业形成呼应之势。也就是从那时起。《摩托车技术》拉开了与中国摩托车行业风雨同舟的大幕。时光荏苒,伴随着我国摩托车行业几度浮沉,《摩托车技术》度过了20个春秋,在金秋十月迎来了二十华诞。  相似文献   

13.
在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我负责客户工作。作为拥有近30年历史的老牌行业杂志,一直以来,《摩托车信息》在国内外摩托车行业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众多国内主流摩托车企业、经销商家与摩托车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这也为杂志社客户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面对“家电下乡”,摩托车企业热情高涨,但传来“摩托车下乡”因“汽车下乡”而延后的消息时,沮丧和失望传遍了整个行业,难道“摩托车下乡”就是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那根救命稻草吗?是的,除此之外,中国摩托车企业很难看得到前路上的光明。这让我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注定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浮,2009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或许不得不因为伤了脚而在奔跑中停下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各主要摩托车媒体的政策导向作用,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于8月10日~12日在青岛召开了全国主要摩托车媒体(有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刊号)有关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名誉理事长王立三及《摩托车信息》、《摩托车》、《摩托车趋势》、《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摩托车世界》、《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等报刊的主要领导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6,(11):3-3
读者朋友们,《摩托车》杂志就要改版了,改版后的杂志将会更精彩,将会有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图片,在版式上也会更加活泼。明年的《摩托车》杂志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您的面前。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也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我们杂志的成长。改版后的杂志各栏目  相似文献   

17.
我本人是通过《摩托车信息》与摩托车行业建立起的认知和亲近感。这25年来,媒体环境、产业环境、营销模式都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行业媒体的《摩托车信息》依然长青。无需我赘述,已经能说明她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信息》2014,(1):18-18
开拓是从无到有,从平凡到辉煌的必经之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开辟新的疆土,这需要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勇气,而支撑着《摩托车信息·三轮车》不断前行的,是对中国摩托的不变坚守。这是一本行业权威、极具影响力的年轻杂志。  相似文献   

19.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满怀希望和喜悦迈入龙年之际,《摩托车技术》杂志社全体成员向长期支持我们的新老客户和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感谢一年来大家对《摩托车技术》杂志的支持和厚爱,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摩托车行业在2011年虽然走得并不轻松,但总体而言没有太大的波折和动荡,既没有让行业皆大欢喜的利好政策,也没有让人措手不及的突发性事件,已经习惯了在平淡中坚持的摩托车企业基本都沿着既定轨道平顺前行,在坚守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向新能源领域开拓扩展,寻找新的商机和突破口,宗申、五羊一本田等先行者已经成功进军电动摩托车领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摩托车行业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摩托车信息》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接到编辑部约稿,希望我能为这个重大庆典写点什么之后,摩托这两个字就萦绕在我这个退休赋闲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勾起了我埋藏在心灵深处那一丝丝永远无解的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