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海洋防污染国际公约(MARPOL),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吨位丈量和载重线公约(LoadLme)等等,此外还有专门用于管理商用船舶建造的船级法规等,均交替适用于港口国管理当局实施的商用船舶安全检查。为了确保船舶达到和保持国际公约标准,船籍国必须做好具体安排,定期检查船舶,及时更新船舶证书。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船舶防污染的公约颁布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及相关修正案、《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和《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BWM公约)等国际公约,并且对公约进行持续更新,这些公约对船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出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3.
面对有关船舶能效管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和“船舶石棉控制”等三大国际公约生效日期日渐迫近,中国航企履约准备已然展开。  相似文献   

4.
张丽颖 《水运管理》2008,30(7):23-25
阐述船舶压载水的危害和国际公约的建立以及我国为之付出的努力,明确完善船舶压载水有关公约建议,并提出加入公约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工作;(2)明确公约履约主管部门;(3)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包括港口国监督程序、船舶压载水取样和分析标准、船舶沉积物接收设施配备、港口国检查官培训、有害水生生物及病原体的风险评估等。  相似文献   

5.
《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国际公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26年和1967年,国际上就曾有过《1926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和《1967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以前称为海事抵押权和留置权公约,现统一称为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公约。我国海商法已经采用了公约的有关规定,但在新公约生效之前,处理海事案件仍然是执行1967年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早在1926年和1967年,国际上就曾有过《1926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和《1967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以前称为海事抵押权和留置权公约,现统一称为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公约。我国海商法已经采用了公约的有关规定,但在新公约生效之前,处理海事案件仍然是执行1967年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巴黎和东京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第三次部长联席会议总结了自2004年第二次部长联席会议以来港口国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航运业新动向,明确未来进一步消除低标准船舶的措施,指明了两大备忘录组织未来发展新动向。一、提升航运安全和加强环保(一)重视法律实施,强化全面监督自2004年第二次部长联系会议以来,《海事劳工公约》《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渔船人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等公约已经生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是为保障、海上航行船舶上的人命安全,在船舶结构、设备和性能等方面规定统一标准的国际公约。根据公约规定,各缔约国所属船舶须经本国政府授权的组织或人员的检查,符合公约规定的技术标准,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从事国际航运。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23日,《船舶燃料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简称“燃油公约”)在国际海事组织(IMO)主持召开的“2001年燃油污染损害责任与赔偿国际会议”(简称“外交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进入新世纪后诞生的第一部海事国际公约。该公约继承了以往有关船舶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基本制度,同时又有所创新。傅国民、徐庆岳撰文就该公约的制定背景、制定和通过过程、公约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前签署《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已达40个随着汤加和刚果近期宣布批准国际海事组织的《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又称《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目前签署该公约的国际海事组织的成员国已经达到40个,这些国家共占世界总登记吨位的30.25%。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近日宣布,日本和土耳其已经颁布了批准《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国家法律。日本和土耳其共占世界船队总登记吨位的2.28%,占所有缔约国总吨位  相似文献   

11.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2,(11):3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2.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5):5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3.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7,(3):73-75
公约与法规无害拆船公约有望2008年出台国际海事组织近日在中国珠海透露,由该组织起草的《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有望在2008年正式出台,届时国际拆船安全和环保管理将更加规范。《公约(草案)》涉及到船舶设计、建造、营运以及拆解的全过程,对船上有害物质的处理、船舶拆解设备的要求、船舶拆解过程的控制、拆解工人的安全与培训以及应急反应措施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4.
欢迎投稿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  相似文献   

15.
SOLAS公约是涉及海上人命安全的各种国际公约中最重要的一个公约,它与MARPOL、STCW等一起组成了船舶安全管理的基础。相比国内航行船舶要求的法规,SOLAS公约要严格与复杂不少,在远洋航行的船舶,我们的驾驶人员应对之有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才能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准,从容应对各类安全检查,最终达到“使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之目的。1SOLAS公约的历史与组成  相似文献   

16.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9):56
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环境保护【注】(航运减排、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管理等),航海技术【注】(船舶操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汤加和刚果近期宣布批准国际海事组织的《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又称《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目前签署该公约的国际海事组织的成员国已经达到40个,这些国家共占世界总登记吨位的30.25%。  相似文献   

18.
欢迎投稿     
《世界海运》2013,(1):24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环境保护【注】(航运减排、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管理等),航海技术【注】(船舶操纵  相似文献   

19.
欢迎投稿     
<正>本刊主要栏目:航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船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航运政策分析与建议,国际航运企业战略与经营分析等),海事管理(港口国监督、国内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航行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环境保护【注】(航运减排、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管理等),航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船舶通过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原体,IMO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及相关导则。根据该公约和导则的相关要求及目前船用压载水管理系统研发、批准和型式认可现状,对公约及相关导则实施中船舶将面临的公约D2标准适用日期、压载水管理系统选型以及船舶履约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