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文章围绕汽车通风盘式制动器,开展制动盘结构参数对热翘曲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盘式制动器复模态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加权尖叫倾向性作为稳健性设计指标的方法,以摩擦系数的波动为干扰因素,采用田口方法进行了制动盘弹性模量、帽部高度、帽部直径和通风散热筋数量的尖叫稳健性设计。分析表明,制动盘的弹性模量对制动尖叫稳健性的影响最大且采用所建立的方法能够获得可有效控制试验制动尖叫的稳健的制动盘设计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3.
选择具有不同厚薄差和端面跳动的制动盘,利用制动器特性试验台对其进行发热温度和几何形变的测量.分析了制动压力大小、制动盘温度变化及制动盘初始几何特征对制动盘厚薄差与端面跳动动态变化的综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制动温升快慢受制动压力影响,制动温升导致制动盘发生翘曲;制动盘厚薄差的波动量与制动盘初始厚薄差及发热温度有关,存在明显的热-机耦合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制动盘初始厚薄差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具有初始厚薄差的通风盘式制动器瞬态热机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初始厚薄差最大值及其方向对盘面温度、法向应力、热弹性变形的分布特性及特征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厚薄差使盘面温度、法向应力和厚度变化在圆周内均呈现出显著的2阶正弦特征,周向梯度增大,径向分布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5.
制动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盘式制动器来讲,制动盘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制动器的安全性。通过设计一款制动盘的参数并建立其三维模型,在ANSYS的基础上,使用耦合场瞬态分析模块对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热耦合分析,得到刹车后制动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云图。热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刹车后该设计制动盘的温度变化及分布规律是合理的,研究结论为制动盘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欧洲,盘式制动器在重型车上的应用日渐普及,其具有的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和热衰退性是解决车辆在山区道路连续下坡过程中造成的汽车制动失灵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国内重型车在盘式制动器的应用上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制动盘在高热负荷下的使用寿命比较低,因此,盘式制动器虽然在公路车上的应用被市场和用户认可,却在山区的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本文通过分析重型车制动盘热疲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对常态制动盘进行了改进,使制动盘的热疲劳性能大幅提升,满足了重型车的使用要求。经过台架和用户试验验证,在同等条件下,新型制动盘的使用寿命是常态制动盘的3~5倍,相比制动鼓的使用寿命也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探讨了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和制动盘之间的热负荷-接触应力-磨损耦合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建立了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然后研究了应力-磨损耦合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且模拟了摩擦片和制动盘的磨合过程;最后分别对热-应力耦合条件下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摩擦片磨损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拟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论文主要基于复特征值法,建立了某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包括从频率、振型、负阻尼比、模态参与系数、模态应变能等仿真结果进行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为汽车盘式制动器系统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汽车盘式制动器系统在8 337 Hz频率附近发生制动噪声的可能性最大,在8 337 Hz时复特征值实部为最大值45.5,负阻尼比为最小值–0.545 6%,Z方向的参与系数值最大,制动盘和制动块的应变能比值较大,且该不稳定模态主要是由于制动盘和制动块之间发生模态耦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设计和制造的第一指标,而汽车的制动可靠性是衡量汽车安全标准的重要因素。全文基于汽车制动理论,通过CATIA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制动盘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有限元原理,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对影响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主要对制动盘做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制动盘的性能基本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制动盘直接与空气接触,又有很大的散热面积,不易发生热衰退现象,具有抗热衰退和热衰退恢复特性,特别适用于高速运动摩托车;制动盘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使盘式制动系统保持良好的水恢复特性,特别适用于于越野型摩托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