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桥梁结构的气动导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构的抖振响应由结构上的的抖振力决定,而结构上的抖振力又由结构的气动导纳函数和阵风谱决定。基于片条假设的Sears‘气动导纳函数未能反映阵风在桥跨方向上的相关特性,三维气动导纳(3DAAF)的分析表明气动导纳函数受结构的特征尺寸,阵风场特性和折算频率影响,拉条模型试验也表明三维气动导纳函数更符合工程实际 。  相似文献   

2.
桥梁抖振响应中联合承载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机翼升力面理论分析了桥梁抖振升力沿跨向的相关函数。结果显示,该相关函数大于脉动风沿跨向的相关,表明片条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片条理论的联合承载函数低估了结构对风力的响应。提出了桥梁抖振响应中计算联合承载函数应采用的升力相关函数。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描述气动导纳对抖振的影响,针对我国现行规范气动导纳函数局限性的问题.通过对气动导纳函数的全面理论分析,提出了影响气动导纳的各种因素;并通过编程计算实例和风洞试验证明了现行气动导纳函数的局限性,指出了需要一个完整的气动导纳理论体系。研究结果为较好把握桥梁抖振的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描述气动导纳对抖振的影响,针对我国现行规范气动导纳函数局限性的问题.通过对气动导纳函数的全面理论分析,提出了影响气动导纳的各种因素;并通过编程计算实例和风洞试验证明了现行气动导纳函数的局限性,指出了需要一个完整的气动导纳理论体系。研究结果为较好把握桥梁抖振的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动导纳函数是桥梁抖振分析中的重要气动参数,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气动导纳函数的来源、历史研究及经验公式等.并对作者在气动导纳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并阐明了用于结构抖振分析的气动导纳函数的概念,讨论了目前采用的导纳函数并指出其局限性,导出了不同情况下适用于薄板的导纳函数,指出三维气动导纳函数能反映结构外形、脉动风场特性及折减频率的综合影响,是符合工程实际的,最后,总结了风洞试验中进行气动导纳函数研究的2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桥梁抖振响应, 以采用刚构体系的某带大挑臂钢箱结合梁独塔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施工阶段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有限元建模中重点讨论因塔梁固结处节点刚性区建模方法不同而导致的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差异;随后运用二维不可压非定常雷诺平均URANS数值模拟方法,识别大挑臂钢箱主梁断面静力三分力系数和气动导纳;最后基于Davenport准定常理论在ANSYS中开展桥梁抖振时域分析,所得结果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施工阶段的独塔斜拉桥结构动力特性及抖振响应受塔梁结合处有限元建模方式影响十分显著,结构基频差异最大可达21.3%,进行此类桥梁动力分析时应予以足够重视;主梁断面的气动导纳识别结果表现出对来流风场参数的依赖性,抖振计算时应合理使用;主梁悬臂端抖振位移响应计算值大于风洞气弹模型试验测试值,该计算结果用于设计参考时是偏于保守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山区风环境下悬挑式人行桥梁抖振响应及风荷载,以某单悬臂观景廊桥为背景,通过风洞试验对结构的静力三分力系数以及不同风参数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测量,并将结构横桥向最大等效风荷载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山体地形对结构三分力系数及抖振响应影响较大,二者最大值均未出现在常规风向角;结构抖振响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受小幅风攻角的影响较小;横向抖振响应受一定程度紊流度变化的影响不敏感,但竖向及扭转响应整体随紊流度的增加呈明显增大趋势,在紊流度增大约40%的情况下二者均增大15%左右;竖向抖振响应随紊流积分尺度的增大(增幅约20%)而增大,增幅在9%左右,但积分尺度对横向抖振响应几乎无影响,对扭转响应的影响随风攻角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随着积分尺度的增大,3° 攻角下扭转响应增幅约为8%,0° 攻角其受积分尺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比横桥向最大等效风荷载试验值,利用桥梁规范计算的结果偏于保守,静阵风系数的取值有待修正.   相似文献   

9.
斜风作用下桥塔施工阶段抖振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风速、风偏角在施工阶段对桥塔抖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虑塔吊共同作用的桥塔联合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桥塔的抖振位移响应可近似地表示为风速的二次函数,桥塔抖振响应随着风偏角的增加呈非单调变化,施工状态中桥塔顺桥向和横桥向抖振位移响应最大值会出现在非正交风作用下;在施工阶段设计风速下抖振位移响应最大值为0.2746m,在工程可接受范围内,试验得出的抖振位移响应均方根值显著大于抖振时域分析计算值,说明桥塔风洞试验应考虑施工状态和施工机械对其抖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非线性时域抖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脉动风速场模拟,获得了桥梁结构时域化风荷载,在此基础上,采用大跨度桥梁抖振的时域分析法,以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抖振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中综合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气动非线性,其中结构几何非线性因素包括拉索垂度、内力引起的梁-柱效应及结构大变位等,气动非线性因素包括攻角效应、自激力等.非线性运动方程采用双重迭代法求解,以提高迭代的收敛性.非线性时域抖振分析和线性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非线性因素会增大结构的抖振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山区非平稳强风下大跨悬索桥静风及抖振响应,以云南普立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该桥址处实测风速样本,对大跨桥梁展开风致响应分析.首先,根据实测风速样本确定了时变平均风并且估计了脉动风谱.然后,在考虑了恒载结构初始内力状态下进行了非线性静风响应分析.最后,采用虚拟激励法分别针对实测风谱与规范风谱对该桥进行了抖振响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大桥的抖振以竖向振动为主,并且其位移响应比静风突出; 10 min常值平均风会低估该桥的静风响应;由规范风谱得到的主梁抖振响应偏于不安全.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山区大跨桥梁风致静力及抖振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uned mass dampers (TMDs) on wind actions, an aeroelastic model with a scale of 1:60 was constructed.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an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wind tunnel to investigate the buffeting response of the pylon with a TMD fixed by a wire rope instead of a spring. The model was tested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damping.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TMD in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buffeting response was reduced by 47%.  相似文献   

13.
斜拉桥独塔施工状态风载内力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均匀流和紊流风场中的桥我洞试验所测得的桥塔空气力静系数及塔顶抖振响应的位均方根,采用线性叠加法及有限法反演,给出设计风速塔底控制截面的顺风向静风及抖振动内。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耸结构的日益高大和轻柔化,由紊流风引起的结构抖振响应问题显得格外重要.通过静力三分力试验及气动弹性模型试验两种不同的途径分别实现高耸结构时域内的抖振分析,并以算例分析证明两种方法的可靠性,明确不同途径工作的难点所在,有利于设计者更好地选用合适的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15.
某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的抖振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桥梁结构抖振响应计算原理,并以某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态为工程实例计算了结构的抖振响应,然后分别对增设抗风临时拉索和利用塔旁托架两种减振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跨斜拉桥的施工阶段,增设抗风临时拉索和利用塔旁托架是两种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抖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3-D MUSI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lassical 3D-MUSIC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near-field source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far-field assumption of actual near-field, two algebraic relations of the loca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actual near-field sources and the far-field ones were deriv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nd polynomial-root methods, the elevation and the azimuth of the far-field were obtained, the tracking paths can be developed, and the lo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near-field source can be determined, then the more accurate resuits can be estimat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algorithm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near-fields is more accurate, effective and suitable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下,由于结构刚度尚未完全形成,脉动风将会引起的结构较大的抖振响应,势必会对结构本身以及施工安全造成影响。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在对抖振计算反应谱法进行适当简化的基础上考虑了背景响应的影响,获得了连续刚构桥在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下抖振响应的实用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振动减速带是公路上常用的一种强制减速设施,对控制车辆车速,提升行车安全有重要作用.为了合理设置振动减速带,文中根据车辆行驶速度,以车辆竖向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对减速带外形进行优选;并利用错视觉原理对减速带的尺寸和色彩进行了新的设计.后期利用3D Studio Max软件制作视频,引入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振动减速带采用抛物线圆弧相切形状比圆弧形的竖向振动更小,行车舒适性更高;同时采用错视觉安全色,具有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等特点,视觉减速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减速带.  相似文献   

19.
以某特大悬索桥为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定性地分析了几何非线性因素对桥梁结构风致抖振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刘家峡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钢桁架梁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改进谐波合成法模拟了脉动风荷载,结合大跨桥梁颤抖振分析的基本理论,计算了对应于桥梁各节点的静风力、抖振力和自激力.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将计算所得的各类风荷载施加在全桥有限元模型的节点上,对刘家峡桁架梁悬索桥进行了颤抖振时域分析,以精确求解不同桥面基准风速下,桥梁各关键部位的抖振扭转角、抖振侧向位移、抖振竖向位移,进而研究了风速变化对悬索桥最大颤抖振响应的影响.与全桥模型风洞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对大跨桥的颤抖振分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可为同类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