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康定市稻子坝坡面泥石流为例,对坍滑引发型坡面泥石流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坡面泥石流计算的基础参数,从而计算求得坡面泥石流基本特征值,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10):38-43
针对重庆綦江~万盛高速公路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形成的坡面泥石流,采用消费级无人机航拍生成坡面泥石流点云数据。采用C++编程语言对点云数据进行切片、投影、排序、深度计算、体积计算等操作,提出了基于点云切片提取泥石流各断面侵蚀-堆积极值点平面/剖面分布、侵蚀-堆积体积等地貌特征的方法。结合该研究区进行分析可知,坡面泥石流内部存在侵蚀-堆积优势区域;该坡面泥石流侵蚀-堆积体积与平均侵蚀-堆积深度重合度高,与坡面泥石流宽度大、侵蚀深度浅的特点有关。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坡面泥石流形态特征提取方法可从不同角度对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对坡面泥石流侵蚀-堆积关系与其产流-汇流-堆积演化过程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喇嘛溪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焕然 《路基工程》2013,(3):190-194
雅安—泸沽高速公路途径汉源县境内文武坡喇嘛溪沟的昔格达地层,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该流域坡面受水长期冲刷,形成多条冲沟;沟道纵比降大,且侧壁松散固体物质丰富,侵蚀严重,在暴雨的诱发下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直接对高速公路的修建与运营造成影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喇嘛溪沟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对流速、冲击力、总量等进行了计算,并评价了该泥石流的易发性,结果表明:喇嘛溪沟泥石流的类型属于暴雨型稀性泥石流,相应设计概率下的暴发规模属小型,泥石流流量很小,基本以水土流失形式存在。建议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勇  胡盛  卫晓 《公路》2012,(5):95-98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山地地质灾害,应在研究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其发生及危害进行预警及预报,在必要情况下应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整治措施.通过对典型坡面泥石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泥石流的防治措施;通过对防治措施进行比选和分析,选定较为合适的防治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结构设计和验算;最后借助工程模型试验对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验证和分析,使得该措施更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3)
以拉萨市城关区为中心,对周边G318、G109和S202等3条重要生命线工程进行了累计282km野外地质调查,主要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泥石流和滑坡,分别占60%、24%和16%。其中崩塌主要沿G318分布,以滑移式、倾倒式和错断式为主;泥石流沿G109和G318分布较多,以暴雨型的沟谷泥石流为主;不稳定斜坡数量相对较少,以公路切坡形成的不稳定斜坡为主。同时也常见溜砂坡、碎屑流和坡面滑塌现象。地质灾害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群发性和集中诱发特征,且极易由一种灾害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层岩性和人类活动是导致调查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平川沟泥石流体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12):45-50
泥石流沟内松散物质(岩土体)在降雨作用下,由吸水→强度衰减→蠕变而构成初始泥石流体,形成机制包括降雨冲击机制和吸水软化机制。初始泥石流体运动诱发沟岸冲蚀、沟底掏蚀而补给构成泥石流体,补给机制包括岸坡切割机制和沟床物质启动机制。构建了由粒径为6.31cm的均质颗粒固相和均质浆体的等效泥石流体,为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钢桥的疲劳贯通裂纹在面外变形作用下的发展规律,对其扩展行为进行研究。制作双轴对称长方形钢板试件进行面外变形疲劳试验,选取5种应力比(0、-0.25、-0.5、-0.75、-1)进行加载,得到应力比为-1时的裂纹前沿为V形,其他应力比时裂纹前沿基本以1/4椭圆状为主。将得到的裂纹前沿引入到数值模型中,对应力比为-1与0时的裂纹扩展情况进行数值分析,通过J能量积分法计算得到沿不同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结合既有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和数值计算结果,提出基于实际裂纹前沿的面外变形作用下的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修正系数,针对不同的裂纹长度建议在0.43~0.54取值。  相似文献   

8.
张鹏  田建文 《路基工程》2009,(3):102-103
根据毛乌素沙漠自然环境和公路边坡冲刷的调查成果,分析自然状态下降水对风沙坡面的影响以及风沙路基边坡冲刷的一般原因。将风沙路基总结为坡面整体冲刷、冲沟形成发展和冲沟扩展破坏三个典型阶段,并说明风沙边坡冲刷具有历时短、发展快、破坏大的特点,建议在工程建设中应予及早预防,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降雨冲刷和面流冲刷室内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直径、不同间距下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的表面降雨冲刷形态特征及面流冲刷规律,分析椰纤维网生态防护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坡面冲刷规律。结果表明,椰纤维网防护能降低边坡的降雨冲刷,减少细沟形成与扩展;椰纤维网能增加坡面抗冲刷能力,在其防护下,泥砂冲刷总量比裸坡减少40%以上,坡面水流速度降低20%以上;椰纤维网网孔距离越小,坡面冲刷量及坡面水流速度均越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面外弯曲作用下的贯通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以某公铁两用钢桥的工字形横梁腹板为对象,运用公路加载的方式,对横梁腹板竖向加劲肋焊端的应力进行荷载试验,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横梁腹板模型,将疲劳裂纹引入模型,利用位移外推法计算裂纹前端应力强度因子,结合最大能量释放率法对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腹板的面外弯曲是该部位出现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贯穿疲劳裂纹是Ⅰ型为主的混合型疲劳断裂;等效应力强度因子随着裂纹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小,裂纹的扩展角度随着裂纹的增长有所增加,预测角度与实际观测到的裂纹扩展角度近似一致。因此,利用位移外推法和最大能量释放率法可有效预测钢桥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了解马颈子沟泥石流孕灾环境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查明了沟域内物源分布及其稳定性,分析了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结果表明:马颈子沟泥石流物源丰富,主沟纵坡大且地形易于汇水,易发泥石流。通过对堵河计算表明,马颈子沟在发生频率P=5%以上的泥石流时,就会挤占、堵塞南桠河。  相似文献   

12.
九龙县大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伟 《路基工程》2011,(5):181-183
大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溪古水电站库区右岸,1998年形成区陡坡坍滑后发生了一次粘性-过渡性泥石流,物质堆积在形成区和流通区内没有冲出沟口造成地质灾害。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沟泥石流的成因和动力学特征作了分析计算,并对其危险性做了评价。大沟的地势、物源与水源条件均满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且条件充分。同时其危险程度高,有进一步发展趋势,建议采取措施予以防治,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永州排砂坪隧道出口泥石流成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永州排砂坪隧道出口泥石流的成因分析,介绍了泥石流发生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全药冲冲沟的泥石流采用坡脚回填反压,改沟、顺坝,并结合排水进行治理;对石门漯冲沟泥石流,则设置拦挡坝等措施治理,并关闭采石场。  相似文献   

14.
蒋礼  朱煦 《路基工程》2013,(6):187-190
以清平乡11条泥石流沟为依据,分析其泥石流形成条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判。选取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关联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每条泥石流沟作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泥石流危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内虽然整体泥石流发灾频率低,但由于低频泥石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不为人们了解,其造成的灾害往往远高于高频泥石流。以2010年5月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的泥石流理论计算为依据,探讨低频泥石流的特征。对低频泥石流的防治进行工程措施、预防措施相结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丽君  李琦 《路基工程》2013,(2):103-107
在现场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毛尔盖水电站俄恩沟泥石流的成因,描述了泥石流沟的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方法对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计算了不同概率下泥石流的峰值流量及总量,对俄恩沟泥石流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胡婷 《路基工程》2017,(2):225-228
泥石流具有较大粘滞性,且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其搬运堆积能力及冲击能量远大于一般水流,对山区穿越泥石流的道路交通线破坏性较大。以滇西北地区丽香铁路项目海巴洛泥石流为依托,结合工程特点,对泥石流沟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泥石流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