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以均质黏土边坡为例,应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强度折减法,研究了边坡边界范围对FLAC3D数值模拟稳定性计算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当L_1、L_2和L_3(L_1为坡脚至其左方边界距离,L_2为坡肩至其右方边界距离,L_3为坡脚至底部边界距离)同步以边坡高度倍数增加时,计算边坡稳定系数偏大;当固定L_1、L_2和L_3中的某两个量为定值时,边坡稳定系数会随着另一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且L_3为变量时引起的计算边坡稳定系数增长速率和增幅最大;采用FLAC3D开展边坡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时,建议将边坡边界长度L_i取为约2H(H为边坡高度)。  相似文献   

2.
FLAC^3D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FLAC3D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步骤。根据AD INA建立的某工程边坡三维模型,采用JAVA语言编写了AD INA-FLAC3D的接口程序,实现FLAC3D快速建模,并用FLAC3D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经计算,开挖后,安全系数有所降低,但整体上趋于稳定。与AD INA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两种软件在计算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用于分析时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以地铁车站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合适的模型对基坑采用超载距基坑长边和短边远近不同的三种工况进行分层分步开挖,根据FALC3D软件计算的结果分别对三种不同工况在各层开挖过程中的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超载距基坑长边和短边远近对支护结构安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上海某海塘位于隧道上方,由于渗透破坏和堤身土流失等原因,造成坡面塌陷,栅栏板悬空、错断,亟需进行维修加固。为保障施工安全,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海塘维修加固施工对于下部隧道位移的影响。计算过程分为抛石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两个阶段,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对于隧道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杜嘉林  王斌  黄盛男 《路基工程》2011,(4):69-71,76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四个土体主要物理参数对支挡物水平位移、坑底最大隆起量、地面最大沉降等基坑开挖变形效应的影响程度。通过正交化设计将256次FLAC3D数值试验,简化设计为16次试验;应用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这16种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了每种情况下基坑开挖的变形效应。正交试验结果得出了各个参数在影响基坑开挖效应中所占的权重,对基坑工程的预测和支护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并为土体参数反演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实例,阐述了运用数值计算模型的剪切应变增量图及速度矢量图计算边坡稳定最薄弱面,分析了高速公路边坡破坏形态,据此处治的高速公路边坡其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表明基于FLAC3D计算的评价方法具有可靠性,能为边坡病害处治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表变形计算及处治范围确定,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尤其在缺乏观测资料地区,目前的经验及理论公式都难以解决.以垄茶高速采空区为背景,基于ansys有限元程序构建FLAC3D计算模型,分别对开采前、开采后未注浆和经注浆处理的多层采空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路基、桩基变形响应和应力响应特征,确定了地表变形警戒边界和注浆处理范围,这对注浆处理和路面及桥梁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FLAC3D软件对室内岩爆模型试验进行模拟,验证岩爆模型试验成果,得出以下结论:1.FLAC3D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岩爆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表明岩爆模型试验结果是准确与可行的;2.通过对FLAC3D模拟软件设置与室内岩爆模型试验的相同的边界条件,可较为准确的模拟岩爆现象。本文提出的室内岩爆模型试验和采取FLAC3D数值模拟验证室内岩爆模型试验的方法可作为研究岩爆产生机理的一种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地层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3D如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对堡镇隧道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监控量测取得大量数据和信息.为该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FLAC^3D在软土基坑开挖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岩土专业计算分析软件FLAC3D,对西江特大桥72号墩基坑开挖进行分析计算,并与基坑开挖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用以检验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