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电石 《当代汽车》2007,(1):81-81
马路越来越宽,车越来越多,因车速过快汽车失控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聪明的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应对,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先用警示牌警示是最先尝试的方法,什么“前方事故高发路段,请减速行驶”,“前方长下坡,请减速行驶”,“前方有急弯,请减速行驶“,不过这一招并不奏效,驾驶员们视而不见,照常轰着油门飞驰而过。于是这些地方又竖起了新的警示牌“电子摄像路段”,不过买帐的也没有几个人,似乎对交管部门此类纸老虎的做法并不在意。无奈之下,道路上多了一层层的障碍,这就是减速带了。 减速带可是个好东西,没有谁再敢轻视这玩意儿.谁要是再加速冲过去,除了车狠狠的腾一下外,人也会被颠得个五脏移位。于是很多车都规矩了.看不过呢,还是有些精灵古怪的司机,觉得正常驶过减速带有些颠簸,就尝试用各种驾驶方式去绕过。尝试很多种办法以后,觉得绕到减速带一边,单轮骑着通过不光是舒适性提高了,通过时速度也可以快些。不过作为一个老司机,我想告诫大家的是.千万别用单轮过减速带,因为这样会让人的感觉产生误区,导致车悬挂系统的变形损坏。不信?那么就请往下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为弥补交通标志标线对机动车驾驶员减速效果的不足,在对交通平静化的减速措施——减速带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无破损减速带,分析减速带控制驾驶员行驶车速心理,提出了减速带设计流程,确保车辆以低速通过减速带设置区域并保障车辆通过的安全性。最后在南方某城市几条道路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减速带试点工程,进行尺寸设计以改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外公路》2021,41(2):338-343
为了能够使驾驶员识别到更多的信息获取充足的道路环境状态来保证安全行驶,驾驶员在行驶时需要关注道路上的各种目标,驾驶员视线点在其视野范围内呈一定分布规律,视错觉减速标线的应用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实车试验的方法对设置纵向减速标线的鹅公岩匝道路段和未设置标线的匝道路段的交通流量、区间速度、驾驶员瞳孔指标和轨迹横向偏移量等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再结合鹅公岩大桥的道路线形等数据,分析试验路段的交通流特性、驾驶员生理行为指标和轨迹规律,得到在鹅公岩匝道路段设置纵向视错觉减速标线后对驾驶行为及交通流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匝道路段设置纵向减速标线可以使区间速度的均值降低8.48%,大部分车辆轨迹偏移量一般为0.5~1 m,小于对比路段的1~1.5 m;利用聚类分析结合车辆结构和道路线形,将驾驶员前方视野平面划分为左前方、右前方、左远前方、右远前方、近前方和远前方6个区域。  相似文献   

4.
<正>你是否经常过减速带不减速?停车时总忘了拉手刹?车没停稳就急着挂挡?有没有在开车时经常把油箱开空了才记得加油?这些不恰当的操作,都会长期损害您的爱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毁车的坏习惯!一、过减速带不减速许多司机对路况、车况不熟悉,不知道通过减速带时应该降到合适的速度。这样很容易伤到减震设备,甚至会导致油门失效,非常危险。二、"飞跃"马路牙子喜欢飞驰的司机,车速一提起来就容易忘记前面的沟沟坎坎,比如遇到马路沿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5.
基于汽车动力学的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汽车动力学,考虑车辆在长大纵坡下坡路段加速性能,假设减速带减速效果已知,以车速不超过道路设计车速为前提,进行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的研究,得出了在不同的设计车速、不同纵坡坡度下,振动减速带的设置间距.分析显示,车速越高,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与纵坡的关系越明显.并以武汉长江隧道为例,比较了普通路面、防滑路面及设置减速带后汽车行驶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减速带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速.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山区道路中减速带布设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选择在重庆市主城区江南立交开展减速带布设区域的实车试验,采集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以此分析试验路段的运行特征。结果表明:①速度分布带宽在减速带两侧各40 m左右达到极小值,在减速带位置速度带宽出现反弹,表明在减速带布设位置车辆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追尾风险;②减速带对驾驶员的速度选择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且2个减速带相隔越近对速度选择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强,减速效果更好;③通过减速带之前的初速度越大,所需的减速长度越长,应越早采取减速措施;85th百分位减速长度值和加速长度值分别为225,212 m;④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加速度、减速度与制动初速度、加速前初速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道路环境越复杂,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减速度与加速度曲线的差异性越显著;⑤减速带对车辆的速度折减率上限可达0.9,下限随初始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09,(11):94-94
李先生问: 一次,我驾车通过十字路口,绿灯亮时,我随其他车辆由西向北左转弯正常行驶,当已经转过路中央即将进入南北路段时,突然发现由东向西一辆出租车不减速径直开来,一瞬间,我已进入南北路段,但车尾部被出租车撞了一下,新车被碰掉一大块漆。交警判我负事故全部责任,说是“拐弯没让直行”。我对此觉得有点冤,拐弯车正常行驶中,被直行车撞后,就一定是拐弯车的责任吗?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5,(9)
<正>斑马线,道路交通最常见的一个标志,是行人穿越道路的保障线。可是,当机动车驾驶员对斑马线熟视无睹的时候,斑马线就毫无安全可言了,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源在于驾驶员对斑马线的漠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所以,为了提前让司机有所准备,在前方有斑马线的时候,行车道上都会有白色菱形预告标识、路边会有避让行人的警示牌,看到这些警示,司机就应该做出  相似文献   

9.
减速丘是常用的速度控制设施之一。在对比国内外减速丘应用及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测量车辆通过减速丘全过程的速度变化情况,对减速丘的速度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常用的大尺寸减速丘能够有效地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且行驶舒适性比一般减速带要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现有路面减速带的设计,对减速带进行了类别划分,并采用实车试验的手段,研究了车辆通过不同类型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辆振动、噪音警示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噪音增量值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运行速度与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噪音增量值均呈线性关系;减速带的高度是影响振动警示作用的关键因素;A类减速带适用于低速路段,B类减速带适用于高速路段。  相似文献   

11.
正车型:一辆奔驰E300,底盘号LE4212154,装配272发动机、722.9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78830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仪表上有多个系统报警。故障诊断:接车后尝试启动车辆,能够顺利着车,着车后仪表上立即依次出现"左前侧故障,请去特许服务中心","右前侧故障,请去特许服务中心","预防性安全系统停止运作,参见用户手册","驻车引导功能停止运作"等一系列报警,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甘肃酒泉市大货车车主王春遇到了大麻烦。他的车因为行驶证丢失不能补领,车辆已经停驶3个月了。他虽想尽了办法,也于事无补。2007年底,他这辆车的行驶证不慎丢失。直到今年1月到车管所补办时才知道,这辆车2007年9月在湖南郴州京珠高速396公里路段有低速行驶的电子眼记录,必须处理完才能补证。而王先生当时雇佣的司机早已辞聘不知去向。王先生自己不开车,也没有驾驶证。于是委托一位司机出车时绕路郴州  相似文献   

13.
正堵车时的节油小技巧慢起步堵车时最常见的就是频繁起步,由于堵车时司机通常会有些急躁,所以一旦堵车情况好转,有些司机会猛加油起步。在这里奉劝司机朋友稍安勿躁。起步时最好缓慢些,急速起步不但伤车,而且还浪费燃料,通常车急速启动一次油耗在10毫升以上。起步时保证车辆能够向前行驶即可,若是手动挡汽车则可尝试只把离合器抬起让车辆前进。别空踩油门有些司机在堵车时习惯脚踩油门,空踩油门是很费油的,通常空踩油门一次耗油在6毫升左右。  相似文献   

14.
罗那德 《驾驶园》2016,(4):14-15
对于车主而言,减速带并不少见,不管是在小区,还是在学校等路段都有它的存在。但车主也许不知道,过减速带时,要是不注意,对车辆的悬挂系统是非常容易造成伤害的,还容易导致车辆出现异响、松散感等情况。那么,减速带该怎么过才不伤车呢?1.不要斜着过不少车主都有这样的体会:垂直过,车辆的颠簸、弹跳感比较大;而斜着过颠簸、弹跳感就  相似文献   

15.
<正>一、如何通过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果发现信息板上显示前方某公里处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按照信息板上的要求减速行驶,或者在就近的出口驶出高速公路。在就近没有出口的路段,应提高警惕,降低车速,在现场交通民警的指挥下,稳妥地避让、绕行,通过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通过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时,不要停车围观,否则不但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和交通民警勘查现场,而且存在再次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超车需谨慎     
超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现象.是指同一车道行驶的车辆,后车从左侧超越前车的行为。但是.超车易挡住司机的视线.形成盲区。北京司机孙某驾驶一辆本田小客车,行驶到密云县穆家峪镇荆梢坟村前时,觉得前方一辆内蒙古牌照大货车开得太慢.便向左猛一掰轮,强行超了上去。  相似文献   

17.
张明 《驾驶园》2013,(3):75
我们在路上,经常能看到很多司机并线时犹豫不决;或是在较窄路段,不是紧靠左侧就是紧靠右侧行驶,一般这都是新手对车身位置感不明确所致。如何正确掌握车与车、车与路边的距离呢?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查看车距的小窍门,或许对您有所帮助,但我们不能准确到每个车型当中,这也主要受车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0,(1)
为了解决汽车通过减速带时影响车内乘员舒适感、轮胎磨损、汽车悬架损伤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活塞式智能可调节液体减速带。本减速带采用结构钢作为材料,承载能力强,环境影响较小,使用寿命长。减速带下方设置装有剪切增稠液的活塞缸,当车辆以高速或低速通过减速带时会使剪切增稠液呈现出固态或液态,从而迫使机动车在通过减速带时降低车速,达到减速的目的。本减速带还具有超高速智能防护功能,当车速过高时,本减速带也会降下,防止过大冲击对乘员造成伤害。借助MATLAB仿真软件,分别探讨了圆弧形和梯形减速带在相同高度和宽度的振动分析,得出在不同车速下机动车通过减速带时的纵向加速度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相同速度下,圆弧减速带和新型梯形减速带对车带来的影响较小,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减速带。本文设计的活塞式智能可调减速带既克服了圆弧减速带高度不可调整的弊端,又克服了梯形减速带高速通过时受影响较大的弊端,可为未来先进智能减速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肖洁 《驾驶园》2013,(11):82-83
"非常喜爱《驾驶园》杂志,它伴随着我的工作、生活……"陈恒峰在采访中感慨地说道。目前任职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的陈恒峰,从事驾驶工作近25年,累计安全行驶里程约有150万公里,多次获得安全嘉奖。本期,记者带您走进这位驾驶员的平凡生活,记录他驾驶中的点滴"安全经"。过减速带减速慢行减速带也叫减速垄,在国外也叫"躺着的警察",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  相似文献   

20.
老车 《汽车知识》2010,(8):74-77
<正>68过隧道时应注意什么?汽车从洞外路段驶入时,人眼对黑暗适应时间大约需要七八秒,此时驾驶人的视力下降,因而必须减速。夜间隧道行车,由于隧道内有照明灯,隧道内比外部明亮,驾驶人也不要提高行驶速度。在隧道内行车不能凭直觉判断车速,一定要通过车速表来确认行驶速度,同时还应注意保持相应的车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