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7年国家决定通过加快发展轿车工业来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轿车工业进步较快。1991年轿车供不应求,流通环节门庭若市。结合我国汽车工业“八五”发展方针,通过对“三大三小”轿车基地建设情况,轿车热销以及四川省1992年轿车市场需求趋势分析,笔者认为搞活流通,培育我国轿车市场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饶达 《上海汽车》2003,(5):14-15,29
2002年为什么轿车市场预测不准,与经济的相关因素关系不大,而与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对2002年轿车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2003年的轿车市场进行研究,指出轿车技术水平将继续向国外先进国家的轿车技术水平靠拢,轿车降价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英国经济情报局(EIU)最近预测,世界轿车未来销售量将由1995年的3390万辆增至2000年的3700万辆。据此,EIU警告,世界汽车工业将进入一个持续的低速增长期。 EIU指出,1896年(第一辆轿车问世)至1990年期间,世界轿车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8%,而1990年至2000年期  相似文献   

4.
杨再舜  刘元 《汽车情报》2004,(26):26-26
在国产轿车市场,中高级轿车价格一贯相对平稳,尽管普通级、经济级、微级轿车市场的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但中高级轿车市场基本上波澜不兴。然而2004年一开年,中高级轿车市场就风云突变,预示出国产中高级轿车多年构建的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大厦即将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5.
饶达 《汽车与配件》2001,(31):24-25
对2001年上半年轿车市场要说的话很多,我仅把研究的最重要的结论用简单的文字介绍如下。 轿车市场增幅超过了 汽车市场的增幅 1999年和2000年轿车市场的增幅都低于汽车市场的增幅,但两年多来,两次下降轿车进口关税,带动了轿车价格的下降;国家一系列  相似文献   

6.
从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八五”及“九五”)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及现状分析,预计2005年、201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846万辆、1472万辆;轿车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14万辆、197万辆。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内轿车市场风云突变,长期备受不公正待遇的小排量轿车开始“翻身农奴把歌唱”。起因于国内油价的不断上涨,国家汽车相关政策开始对小排量轿车“一路绿灯”,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产销两旺,以天津一汽夏利、奇瑞QQ为代表的小排量轿车成为国内轿车市场的“明星”,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作为小排量轿车的高端产品——1.3L黄金排量经济型轿车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8.
2007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在国内轿车市场上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产销量增长幅度都在国内轿车市场中名列榜首,市场份额达40%,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成为2007年国内轿车市场的最大看点。市场总是向强者致敬,原本对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竞争力"不屑一顾"的合资企业,对于自主品牌的认知也  相似文献   

9.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8,(11):13-17
在国内CPI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南方暴风雪袭击、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股票市场风雨漂泊的背景下,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个别媒体甚至爆出2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环比下降27%的耸人标题,使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大幅走弱,股票市场汽车板块遭受重创,投资者甚至是投资基金出现了恐慌性抛售。事实是,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仍然保持着销售两位数增长,各轿车细分市场仍然保持着活跃态势,并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特点:值得高兴的是,在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微型轿车细分市场却逆市走强,好于2007年的市场表现,也让未来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将要崩盘的预言“不攻自破”。国内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走势,南京菲亚特旗下派力奥、周末风和西耶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一、2003年一季度轿车市场概况 近年来,尽管人们购买轿车越来越理性,但轿车市场的增长似乎越来越疯狂.如果说2002年全国轿车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的话,2003年一季度的轿车市场则是"爆炸式"增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6年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和政府保护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国内轿车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新一轮竞争即将展开而轿车市场发展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轿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现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产业组织角度出发,对中国轿车市场品牌结构现状进行细致描述,旨在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目前市场的轿车品牌结构状况并得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霞 《天津汽车》2010,(7):20-23
回顾过去的10年,我国轿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及产销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对2000—2009年各年度的轿车市场状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各年度轿车市场的特点及各品牌轿车的贡献。指出从2009年上半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状况来看,2010年我国轿车产销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幅小于2009年,增幅将在20%左右;2010年将迎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  相似文献   

13.
DRI国际汽车组在它对30个国家近七年的预测中提出,世界轿车市场需求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1990年以前将每年递增2%。 DRI的统计表明,汽车工业受不景气的折磨要少得多,北美不断提供支持力量,使世界范围的轿车销售,从1982年的谷底到1984年底上升12%,然而事实上多数地区的市场仍表现相对的停滞。  相似文献   

14.
1 2008年国内轿车(基本型乘用车)市场综述 由于中国轿车市场的总体特征全面影响着中高级轿车市场,所以首先要对轿车市场总体特征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主要的轿车市场中,西欧在恢复到从1994年开始的增长模式之前,1993年是轿车销售连续下降的第二年。1993年也是日本轿车销售下降的第三年。对于从1992年开始经济复苏的美国来说,预计到1994年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轿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增长,但产品多为国外已有车型,车型较为陈旧,高技术含量低。目前,国产轿车价格一降再降,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进口轿车数量也在不断下降。轿车市场存在着消费政策不完善等矛盾。从长远看,我国轿车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国家支持轿车工业发展等积极因素,但目前也受到人们收入水平和道路条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预测到2000年,我国轿车市场需求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轿车物流的意义近 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的轿车消费热情日益高涨。这种惊人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轿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轿车产业日益成熟,并俨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轿车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高效、稳定的物流系统来作支撑,轿车物流已经成为轿车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轿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增加,轿车生产商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三大应对措施:降低单车生产成本,柔性化生产以及提高用户满意度。这三大战略举措的成功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取决于轿车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要在未来的全球轿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迅速发展轿车物流业,使之发展成为我国轿车业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杨桦 《上海汽车》2001,(6):13-15
1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轿车市场的发展靠轿车消费来实现,而轿车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人民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认识国情是我们判断轿车市场走势的重要前提.与轿车市场发展有重要关系的诸因素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996年我国轿车生产和销售情况,分析了1996年中高级轿车市场需求结构特点,对1997年中高级轿车市场走势和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轿车市场在2000年1-2月份严惩滑坡之后,从3月开始基本恢复正常。销售量稳定在每月5万辆左右或更高的水平上,且各月波动情况完全符合多年统计的月波动曲线。在1-2月销售损失2万多辆的情况下,全年轿车市场仍增长了7%,如果再考虑到风神轿车和六字头轿车高速增长的销售量,对轿车市场的冲击,实质上轿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并不慢。因此不存在存在年轿车市场过冷的问题。这一切炒作只能说明某些媒体报道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