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本田雅阁轿车上采用的点火系统均为电磁式有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统。该电磁式有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统与电磁式电子点火系统基本类同。其点火正时完全由ECM控制,ECM根据TDC、CKP、CYP、TP传感器、ECT传感器、MAP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确定最佳的点火时刻。蓄电池电源经点火开关将电源提供给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模块(ICM)。当到达ECM确定的点火时刻指令时,它触发  相似文献   

2.
一、HEI点火系统简介 大宇希望高能点火(HEI)系统的特征是使用了HEI分电器。在HEI(EST)分电器中所有点火正时调整是由电子控制模块(ECM)完成的,ECM可从各种发动机传感器测到信息,计算出正确的点火正时,并传递信号给分电器,相应地改变点火正时。另有辅助点火提前系统,可在ECM失灵时为点火模块发送信号,不再使用真空或机械式点火提前装置。 二、HEI点火系统的检修  相似文献   

3.
汽车点火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点火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故障诊断常采用经验法、换件法,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台微型汽车点火系检测仪,可以帮助我们对绝大多数点火系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判定。一 常用点火系的类型 目前汽车点火系统可分为分电器式电控点火(DI)系统和无分电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子点火(EI)系统。在DI系统中又可分为电磁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的几种常见点火系;EI系统是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所产  相似文献   

4.
大宇赛手轿车点火系统的核心是带微机的电子控制模块(ECM)。 1.主要元件 该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有分电器、点火线圈、电子控制模块(ECM)、真空传感器、缸体温度传感器以及编码插头。 2.点火模块 电子控制模块(ECM)从感应传感器接受到发动机转速信号。真空传感器将记录的发动机负荷(进气管真空度)转化成电信号并传送到控制模块。另外,输入数据还包括从发动机机体温度传感器传来的电压信号。 3.点火提前程序 起动后,微处理器程序检查点火点,使其与各种发动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摩托车上,传统的点火装置一般采用分电器点火。由于点火时间须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点火提前,有的在分电器上设置了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有的设计了真空点火提前装置,来满足发动机点火提前的需要,以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晶体管点火被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上。由于晶体管点火具有无触点、火花强、故障率低等优点,因此在汽、摩上被广泛推广使用。在晶体管点火系统中,没有像  相似文献   

6.
丰田5A型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利用装在分电器内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产生信号传送给ECU,由ECU发出点火信号IGT给点火模块,点火模块点火成功后,产生一个反馈信号IGF给ECU用于控制喷油,点火系统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君王、纽约客、LHS及前景牌轿车的3.3L、3.5L V6发动机均采用无分电器点火系。该点火系统由点火线圈组件、曲轴位置传感器、动力控制模块(PCM)、继电器等组成。介绍了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检测与利用故障码诊断技术。另外,介绍了点火线圈的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火花塞的检查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二、有分电器的点火正时电子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原则上可采用上述两种曲轴相位信息传感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不过实际上有分电器的点火正时电子控制系统几乎都采用霍尔传感器而不采用脉冲盘感应传感器。ECU根据传感器提供的负荷和转速等信息确定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并结合由分电器中的霍尔传感器提供曲轴相位信息,在相应的时刻以电子方式切断点  相似文献   

9.
无触点点火系统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发动机制造厂对无触点分电器的触发方式、点火模块和安装方式等方面提出的诸多要求,从火花参数、可靠的点火正时、能量转换效率、可靠性和生产成本方面,对无触点分电器点火系统进行了综合评述,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0.
数字式点火模块自适应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在常规汽油机上仅利用分电器输出的点火触发信号进行点火提前和点火能量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了自适应点火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经道路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点火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车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上海别克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是一种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它主要由点火控制模块(ICM)、点火线圈、7X曲轴位置传感器、24X曲轴位置传感器、动力系统控制块(PCM)及其全部连线组成。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基本组成皇冠3.0轿车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点火模块、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如图1所示,图中只标出了曲轴位置传感器,它用于产生点火基准信号)。2.工作原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ECU不断地检测各传感器的信号,用于判断发动机工况,并产生与发动机工况相对应的最佳点火时刻,向点火模块发出控制指令,使点火模块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点火控制包括点火提前角控制(ESA)、通电时间控制(EST)和爆震控制(KNK)三个方面。1)点火提前角控制(ESA)①点火提前角的确定ECU根据有…  相似文献   

13.
一、点火系组成与原理凌 志400轿车采用IUZ-FE型V8发动机.其点火系为电脑控制有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原理如图1所示。点火系主要元件有:发动机控制电脑ECU、两个点火器(各控制左右四个气缸点火)、两个点火线圈、两个分电器、两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个曲轴转速传感器、火花塞及缸线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均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  相似文献   

14.
宝来1.8T轿车采用直接点火系统,其点火线圈和输出放大器组装成1个部件,每缸1个点火线圈,安装在各缸火花塞上方,点火系统的电路如图1所示。该点火系统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能量传导损失及漏电损失极小,没有机械磨损,而且各缸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装配在一起,外部用金属包裹,大大地减少了电磁干扰,使发动机点火更加安全可靠,可以保障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发动机工作时,ECU按各缸工作顺序向点火控制模块发出点火信号,点火控制模块内相应的晶体管截止,使对应气缸点火线圈一次侧线圈电路断开,在二次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已被压缩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15.
该车是美国原装进口切诺基,4.0L,电控自动变速器。该车电路已相当零乱,是由多名修理工修理而没有修好造成的。电子控制系统与1992款切诺基截然不同,点火系统是靠曲轴位置传感器给控制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控制电子点火器的信号线使点火线圈的次级产生高压电。故障诊断:先测量外围的一些传感器和点火器的信号,发现发动机ECM没有控制输出,拆开ECM外壳检测,发现里面有多处被电流击穿的痕迹。由于该车年代久远,一些配件很难买到。经过仔细检查决定把该车改成普通化油器式供油方式,把分电器改变成普通的点火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皇冠3.0轿车装备的2JZ—GE型发动机采用了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其控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它由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火花塞以及曲轴转速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其工作受ECU的点火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17.
JIMMY 《汽车杂志》2003,(12):136-137
分电器是车辆点火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点火系由发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和火花塞等装置组成。车辆在起动发动机时是靠点火系来帮助起动的,如果点火系出现了问题,会造成发动机不能起动,而给用车带来麻烦。分电器也是点火系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部分,尤其是过去一些旧式没有采用电控式分电器的汽车,所以分电器也是我们日常保养汽车时要注意的一个部件。  相似文献   

18.
韩国大宇王子轿车发动机的点火系为无分电器的直接点火系统,它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直接点火模块、曲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点火线圈、火花塞以及各种有关传感器等主要机件组成。其中,直接点火模块监视曲轴转角位置信号,并依据该信号向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发出喷油参考信号,以保证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使发动机保持正确的喷油量和点火时间。当点火线圈导通后,直接点火模块还控制流过一次线圈的电流大小。直接点火模块由壳体、内部电路和连接器等组成,其中内部电路又由输入信号处理部分、信号输出部分、稳压器及两个驱动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上止点、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主要是用来向电脑提供发动机点火信号的,对于有些车型来讲,它也是进行燃油喷射的触发信号。 我们知道,现在的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分电器的点火系统;另一类是无分电器的点火系统,即直接点火系统,而它又分为一个点火线圈对两个火花塞点火和一个点火线圈对一个火花塞点火两种。前者发动机控制电脑一般至少需要上止点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才能进行触发点火,而直接点火系统则三种传感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切诺基吉普车的点火系是采用电磁感应式的电子点火系统.与电子点火器相区配的传感器是磁脉冲式,它安装在分电器壳体内。电子点火器(又称点火ECU)对外有六个接线端子(见图1所示)。分为四位插接器和二位插接器。在四位插接器上,C4与点火线圈负接线柱相连.它通过ECU控制点火线圈低压电的通断,以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通过分电器和火花塞,点燃混合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