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以玉溪市元江县干热河谷地区高速公路项目选线为研究背景,对干热河谷地区地质特征及其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充分分析了地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选线及减灾选线理念,考虑路线走廊内工程地质特点、环境敏感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路线比选,提出了干热河谷地区地质情况下的路线选线原则和选线方法.成果可为同类地区地质...  相似文献   

2.
以经乌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前人地质选线思路的分析,总结研究了沿线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制定地质选线原则,针对各线路的实际特点从多角度对路线方案进行地质选线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重庆忠县至万州高速公路地质选线过程阐述,以及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进行的方案比选和优化,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施工及运营的技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山岭区复杂地质高速公路地质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涛  雷刚  李永红 《公路》2012,(5):32-35
地质选线是山岭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重庆酉阳~黔江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永段、重庆秀松高速公路、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四川遂资眉高速公路、四川成德南高速公路等项目工程地质选线实践,分析了山岭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工作方法及重点,提出了“八宜八不宜”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对类似工程路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选线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地质灾害成为选线的控制因素之一。不稳定斜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因选线阶段未能及时避让或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常常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阶段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结合保神高速公路在不稳定斜坡区选线的经验,归纳总结了在不稳定斜坡地段选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结合凤大高速公路的建设,介绍了地质勘察、地质选线、岩溶处理方案、桥型选择等设计中地质选线的要点,并结合施工过程对设计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地质选线与方案综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承凯  孙永红 《公路》2003,(11):79-80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应引起高度重视。该文从地质选线和方案综合设计等方面,就如何保证设计质量、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品 《公路》2022,67(3):26-31
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地质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难度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技术要求高,设计单位都意识到地质选线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目前研究山区地质选线的学者较多,但对于构造地质选线的研究较少。设计中由于对构造地质的认识不足及不全面,引发的设计变更不在少数,凸显研究构造地质选线的必要性。结合罗望高速、金仁桐高速、昆楚高速、惠罗高速,归纳总结了构造地质选线的工作核心点,创新性提出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地质构造类型及构造地质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9.
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处于浙江省西部山区,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不良地质类型多样,潜在地质灾害严重。在该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理念,进行多方案比选,对不良地质采取避让、处治等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姜来峰 《路基工程》2007,(2):136-138
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桥隧工程比例大,地质条件复杂,比选方案多。以常规初测工作,难以控制测区复杂的地质条件,线路方案难以稳定,选线问题突出。本文从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对广昆线一平浪至双湄越岭地段地质选线进行分析,为线路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山区铁路选线理论与方法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无人机遥感及GIS技术在公路地质选线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入手,利用ArcGIS Engine和C#集成开发法构建了集地质灾害解译、信息录入、属性查询、线路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公路选线系统,并为路线带三维可视化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在桂柳高速公路改建项目中的应用,直观展现了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情况,极大提高了选线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尼泊尔北部公路地质选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不同成因的重点地质灾害线路的四种方案比选研究,合理避绕大型不良地质体,不能绕避地段针对性地采用K线方案并在局部地段优化防治措施,确保线路方案合理,工程可行。  相似文献   

13.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型桥梁工程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往往是关键控制性工程,桥梁工程方案中桥址地质的稳定,直接关系线路方案的可行性。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必须坚持“线路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的选址原则。以林歹至织金(新店)铁路为例,采用地质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峡谷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综合比选确定桥址及线路方案,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方面对桥梁选址及桥型布置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鹤 《路基工程》2021,(5):40-44
通过分析既有资料并与实际工作案例验证相结合,梳理出采空区铁路选线野外地质调查评价具体工作方法,理清重点问题及解决对策。该方法在实际案例中有较好的实用性;应重视在采空区铁路选线中野外地质调查的重要作用。建议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交通工程地质选线工作前移至区域路网规划阶段,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平  辛理敏  孔祥岁  刘学增  师刚 《隧道建设》2018,38(10):1630-1636
为解决滨海地区跨海隧道选线难题,依托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在分析影响海底隧道建设安全的地质因素的基础上,从隧道线位地质适应性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等因素,基于打分制提出选线快速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平面曲率半径、纵坡坡度、抗浮安全系数、隧道埋深、与平面控制因素水平距离、差异沉降6项评价指标。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前5项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一票否决制,差异沉降指标考虑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土层厚度、先期固结压力、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依据分层总和法计算隧道沉降; 同时,结合经验法推导出沉降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并将沉降曲率半径划分为5个等级,从而构建出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到三维参数化选线分析平台,实现隧道地质参数快速选取和隧道线位快速评价。采用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对妈湾跨海通道3条盾构线位进行选线评价,评分分数分别为79.3、71.3、84.1,对隧道选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复杂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案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如何有效利用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对关键节点进行合理布设是确保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文中以实际山区公路工程为例,提出基于BIM+GIS技术的地形、地质、环保选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BIM+GIS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审视路线方案,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量统计校核;②BIM+GIS模型融入地形、地质、环保等控制因素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比选,减少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