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旅客列车纵向冲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福汉 《铁道车辆》2007,45(5):10-13
介绍了自铁路提速以来影响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基本因素;从旅客列车编组辆数、速度以及基础制动形式、车钩类型、制动装置的制动波速、线路情况、司机操纵情况等方面,分项研究了对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提速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提速旅客列车对于旅客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应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分析影响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比较不同装备条件的仿真研究结果,说明提速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提速旅客列车为分析对象,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纵向冲动过大的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充分考虑了制动前车钩的纵向状态,缓冲器类型,制动初速度,制动波速,减压量,制动缸压力上升特性曲线,风挡类型,列车编组辆数和线路纵向条件等主要因素,针对各因素进行了计算求解,对于不同类型的风挡和车端阻尼进行了详细计算分析,以对比装用不同风挡时车辆的冲动结果,提出了加装不同车端阻尼装置对改善车辆纵向冲动的不同效果。并通过试验结果证明了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研究(待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大炜 《铁道车辆》2001,39(5):20-24
应用制动动力学理论对旅客列车的纵向冲动作用进行研究,文中分别介绍了应用仿真方法的电算结果、最大纵向力的简化计算结果和制动试验的实测结果,说明三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探讨旅客列车提速对纵向冲动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速客车纵向冲动和车钩磨耗加快的原因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克兴 《铁道车辆》2000,38(12):28-30
结合国内外及作者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我国提速客车纵向冲动及车钩摩耗加剧的原因,并根据工作经验和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提速线路列车运行平稳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影响提速线路运行平稳的因素,提出了提速线路养护中应重视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三维精确定位系统在京哈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维定位系统用来观测轨面高程(高低)、横距(线路方向)和纵距(钢轨纵向位移)位置的变化,通过分析测量点数值变化,及时发现线路三维变化情况.本文介绍了三维精确定位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在既有提速线路上用于线路的精确养护维修,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货运列车通过变坡点时纵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列车纵向动力学原理,用计算机语言编制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程序。用该程序对列车在通过变坡点时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缓解工况的纵向性能进行研究。以列车在平直道上的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缓解工况的纵向冲动计算值作为基准值,将列车在凹形线路纵断面的紧急制动纵向冲动计算结果和凸形线路纵断面的常用制动缓解纵向冲动计算结果与基准值比较,用以确定列车通过变坡点时最不利的变换工况位置。从而对列车运行的优化操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客运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提速对机车乘务员生理、心理的影响,观察分析了客运机车乘务员工作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 H R V)。结果表明,频域指标:在总运行时间内, 观察组 L F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H F 值、 L F/ H F值略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自身比较 L F 和 R 值提速状态下显著高于普速,而 H F 值提速状态下低于普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时域指标:无论是总运行时间内,还是各种不同速度下,观察组自身提速与普速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普速状态下对比,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提速对机车乘务员的交感神经有轻度影响,对迷走神经影响不大,也就是说提速对机车乘务员的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旅客列车平稳操纵纵向冲动的传统的测试手段是用冲动测试棒或冲动加速度来度量。笔者提出了用加速度变化率参数来测试列车纵向冲动的方法。介绍了纵向冲动速度变化率测试仪的研制与结构。还介绍了对该仪器试验数据的分析,包括列车纵向冲动加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率的相关分析,频率分布、子样的数字特征及其正态分布的检验。最后获得旅客列车平稳操纵纵向冲动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