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软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软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Coons曲面模型的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软件的开发过程。本软件能够实现平交口的竖向设计和绘制等高线和三维曲面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浦东几个开发区竖向设计实例.阐述平原地区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巢湖市湖光新区的竖向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地势低洼区域的竖向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及控制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优化竖向设计提出了合理的方法与建议,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常聚友 《路基工程》2010,(5):104-106
高速铁路桥梁基桩设计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大,而承载力的大小是由静载试验确定——目前规范规定其静载试验的最大荷载为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对于嵌硬岩基桩静载试验,建议最大荷载取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1.3倍。经论证、试验,嵌硬岩基桩静载试验的最大荷载,取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1.3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高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9-281+28
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了城市宏观格局,市政团队的提前介入,可从城市微观方面考虑,论证宏观格局下微观竖向的合理性,完善区域竖向设计,为后续区域路网设计、后续地块开发等提供完善的竖向和排水规划,构建区域规划设计一体化。应对全球极端暴雨天气,调研周边地形地貌、现状路网、水系、排涝等方面,使用ARCGIS进行大区域宏观竖向梳理,使用EICAD、DICAD软件进行微观路网竖向设计,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整体的土方计算,对道路、排水、规划多专业进行协同论证区域竖向规划,为后续建设的适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设计大跨铁路和公铁合建桥梁的竖向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营纵坡控制的竖向刚度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保障列车安全通行、乘客乘坐舒适性为目标,选取最大牵引纵向坡度、最小溜逸纵向坡度、纵向坡度差、曲率半径以及车-桥动力响应为控制指标,对桥梁的竖向刚度进行控制,采用该方法对某公铁合建三塔斜拉桥方案进行竖向刚度设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大跨铁路和公铁合建桥梁的竖向刚度设计,在保障结构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桥梁设计的经济性。算例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各控制指标要求,竖向刚度合理。该方法还可根据运营纵向坡度反推合理的成桥纵向坡度和桥面线形。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混凝土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进行研究。以不出现主拉应力和最佳应力比为界限,确定合理竖向预应力值的范围,并给出竖向预应力设计步骤。分析了腹板开裂与否竖向预应力与纵向下弯预应力2种布束方式的优劣。竖向预应力筋合理布置间距建议值为30~50 cm。  相似文献   

8.
立体交叉中匝道与主线连接处畸形交叉的几个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座城市半互通式立交周围的三个交叉口为实例,从交通组织设计、竖向设计及水泥砼路面板块划分等几方面,详细讨论了畸形交叉口竖向规划和水泥砼路面分块设计的基本构思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影响桩基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现场静载荷试验得到PHC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PHC管桩竖向承载力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桩长。根据夏皮洛-威尔克(Shapiro-Wilk)检验方法探究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分布特征,发现单桩竖向承载力R在随桩长l线性拟合预测值两侧呈正态分布,得到在95 %保证率条件下单桩竖向承载力下限解方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城市边缘地带沟壑纵横、地形高差大的特点,以太焦高铁长治南站为例,提出了山区高铁站周边路网竖向设计的原则及思路.提出山区高铁站周边路网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现状地形、高铁站选址、高铁站与路网的衔接,以及交通组织、排水流向、管线覆土、土方平衡等各个方面要求,采取交互反馈设计的形式,最终实现路网竖向设计高程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进行仿真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包括桩体几何尺寸(桩长和桩径)和土体参数(土体黏聚力C、桩侧土体刚度和桩端土体刚度)的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总结了各设计参数对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陆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102-104,11
当人行天桥的竖向自振频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减振设计,采用协调质量阻尼器(TMD)进行竖向减振设计是实用且有效的方法。该文介绍了竖向人群激振荷载的选取和TMD参数的计算过程。最后以某人行天桥为例,计算了安装TMD之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申苏浙皖高速公路连续箱梁进行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了解应力损失情况,研究竖向预应力损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检验竖向预应力筋的实际使用效果,为竖向预应力在箱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对了解该类桥梁运营条件下的内力状况有极大帮助;对于国内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楚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22-124,383
该文旨在困难重丘地形条件下,结合现状建设条件及区域规划,分析片区路网竖向设计重要的控制要素,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前提下,优化区域路网竖向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设时序,减少大量土方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合理详细的竖向规划做指导。该文以武汉四新地区为例,针对武汉四新地区水系发达、地势较低等特点,详细地介绍了片区竖向的规划过程,为片区道路和场地竖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孟两国所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值确定方法的差异性,将国内外竖向抗压试验设备、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单桩竖向承载能力特征值确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载试验方法与理论计算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依托孟加拉达卡地区电网扩容和升级项目,将孟加拉国使用的循环荷载试验法所确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特征值、中标采用经验参数法与孟加拉国采用标贯法确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设计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孟两国所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设计值相近,而理论计算结果相较于孟加拉国项目采用循环荷载试验法确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特征值偏小,提出了中孟两国理论计算方法与试验法所得结果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设置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箱梁腹板斜裂缝对竖向预应力的敏感性分析出发,阐明竖向预应力有效削减腹板主拉应力的力学机理,探讨现阶段国内外竖向预应力设置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用碳纤维力筋CFRP取代传统的精轧螺纹钢建立有效预应力的新方法,尝试设计其专用锚具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时对腹板竖向预应力损失进行的实桥测试,对不同长度箱梁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并与规范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为同类桥梁今后的竖向预应力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城市运行等情况,提出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区域高程进行整体设计,对区域排水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以北京市通州文化旅游区竖向设计为例,介绍了区域竖向设计研究的工作思路、技术路线及具体步骤,并通过模型验证分析对设计成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腹板空间分析模型,分析了竖向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各项力学效应,重点研究了弹性压缩损失、扩散角.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设计计算中没有完全把握箱梁应力分布特征,竖向预应力各项损失估计不足是腹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桥梁施工中应对竖向预应力采取二次张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对竖向预应力效应进行适当折减等方法确保腹板不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