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不同时速等级铁路视频采集点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区间综合视频的带宽需求,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区间视频组网方案,分别为:基于SDH的MSTP传输网组网方案、部分SDH MSTP传输网+部分数据网组网方案和基于数据网组网方案,并对三种组网方案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三种不同的区间视频组网方案为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实现高清视频全覆盖,结合杭黄高速铁路工程,介绍区间数据传输采用GPON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数据业务需求也不断增长,SDH作为当前铁路通信系统主要传送体制,正在逐渐从传统的TDM传输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融合的多业务平台,又称MSTP。本文由数据业务采取何种承载方式这一问题展开,回顾了SDH传输网的演变过程,并对第二代MSTP的三种传输方式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高速铁路设计实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MSTP 可同时支持数据和语音业务,正逐步成为城域传输网的主流技术。新一代 MSTP 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对数据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输能力。是理想的城域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增强型MSTP技术是目前较成熟、先进的技术,增强型MSTP设备可提供丰富的接口和服务质量保证,给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和增强型MSTP的技术优势,介绍了增强型MSTP在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传输网,主要采用MSTP、RPR、OTN 3种方式.对这3种方式进行分析比较,认为MSTP RPR组网方案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网络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准铁路骨干通信网采用SDH多业务传送设备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构建,可以提供以太网业务处理功能,在此基础上搭建信息平台,对多种以太网业务在SDH平台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定位,以及通信网络数字化趋势下传输系统承载业务接口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传统的OTN(开发式传输网络)技术、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重点阐述以PTN(分组传输网络)技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展望PTN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工业以太网的介绍和分析。探讨工业以太网在高速铁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前端摄像机的设置原则,根据区间摄像机设置数量对区间视频传输带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别依托传输网及数据网的2种综合视频区间组网方案,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铁路区间、电码化的控制逻辑及站间联系还停留在继电水平的问题,提出了研制一套车站区间统一控制、区间控制设备计算机化的站区一体化系统,介绍了该系统设计的结构原理和车站区间一体化技术方案,以提高信号安全控制技术,为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先进的信号安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铁路传输网的现状,着重从基于SDH多业务平台(MSTP)的应用策略、互联互通、设备选型、通道组织、工程测试五个方面,对铁路MSTP网络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准铁路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THDS)数字化传输网络的建立,分析数据传输网络方案,简要介绍了以太网接口板等主要接入设备的基本功能和网络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4.
内嵌RPR技术在青藏线视频监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青藏线视频监视系统传输网络的基本需求,分析MSTP内嵌RPR技术的特点及在视频监视系统中应用的优势,总结RPR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出RPR技术是铁路线路视频监视传输网络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静 《中国铁路》1999,(4):12-15
在遵循高速铁路区间渡线基本设置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沪宁线的实际站间距离,站坪长度等情况,通过设定沪宁高速铁路区间渡线铺设方案,对各方案往返渡线间列车保留数量,故障时间内往返渡线间可通过的列车对数,以及往返渡线间的距离对高速列车越行中速列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沪宁高速铁路区间渡线合理设置位置与数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的大量增加,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网络的主要业务逐渐由传统的TDM(时分复用)业务向宽带以太网数据业务转变。通过对主流技术和新技术的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传输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在轨道交通传输网络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推荐轨道交通领域对传输网络的建设方案,构建健壮、多业务、弹性的传送平台,提出构建弹性可重购(3R:Reconfigurable,Resilient,Reliable)、高效性价比、统一的多业务传递平台的解决方案.对主流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比较,认为弹性可重购3R多业务传送平台满足轨道交通分拆和延长分期建设的要求.展望了未来的承载网技术,分析和比较了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和IP传送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从传输网络建设背景出发,介绍传输网东南环波分系统的工程建设,重点比较技术方案,选择第一种方案进行组网,满足业务增长带来的带宽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北京铁路局通信传输网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设北京铁路局传输网局干1号环的必要性;对MSTP与OTN技术方案进行比较,确定采用OTN技术构建局干1号环;并对节点设置、保护方式、中继距离和波道规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概述弹性分组环技术的结构及技术特点,介绍基于MSTP的弹性分组环技术,并对其体系结构和应用进行分析,说明基于MSTP的弹性分组环技术的优势,及其符合高速铁路数据网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